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說《聊齋》

《種梨》是《聊齋志異》中最早走向世界的故事,于19世紀被翻譯成英文,刊登在外國刊物上。

在這個故事中,蒲松齡通過妙趣橫生的情節,成功塑造了一個吝嗇的賣梨人形象,對吝嗇的人進行了巧妙的諷刺。在中外文學作品中,有很多以吝嗇為特點的人物形象。比如《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他臨終時要看到燈芯被挑掉一根才安心;法國作家莫里哀筆下的阿巴貢,他愛財如命,為了錢甚至不惜犧牲兒女的幸福;巴爾扎克在《歐也妮·葛朗臺》中塑造的葛朗臺,他連一塊小小的方糖也要切成四塊來用。

《種梨》這個故事取材于干寶《搜神記》中的《徐光種瓜》。蒲松齡閱讀經典,學習經典,借鑒前人的作品并進行加工創作,最終也超越了經典。

有個鄉下人在集市上賣梨。他的梨特別好吃,但賣得很貴。這時,來了一個穿著破爛衣服的道士。【評】在蒲松齡筆下,經常出現一些“真人不露相”的奇人。他們往往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可能是出家人或者乞丐,但他們擁有神奇的力量,能懲惡揚善,主持公道。[*]

道士在賣梨人的車前哀求道:“請你給我一個梨吧!”

賣梨人說:“走開,別耽誤我做買賣!”

道士不肯走,賣梨人便大聲辱罵他。

道士笑嘻嘻地說:“你這一車有幾百個梨,我只要一個,對你來說也不算是多大的損失,你生什么氣呀?”

圍觀的人也勸賣梨人:“把最小的梨給他算了。”

賣梨人直眉瞪眼,堅決不肯。

旁邊一家店鋪的伙計看到他們吵得太厲害,就出錢給道士買了一個梨。

道士拜謝了伙計,然后跟圍觀的人說:“出家人從不吝嗇,我有好梨請大家吃!”

看熱鬧的人說:“你既然有梨,為什么不吃自己的,還向別人討?”

道士說:“我需要這個梨做種子?!?/p>

道士三兩口就吃了大半個梨。他手握梨核,取下背在肩上的小鐵鏟,在地上挖了一個幾寸深的坑,把梨核放到里面,蓋上土,對圍觀的人說:“誰能幫我找點兒熱水?”

一個喜歡湊熱鬧的人跑到旁邊的店里,提來一壺滾開的水。道士接過壺,把水澆到他挖的坑里。

圍觀的人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有什么奇跡發生。

不一會兒,一個嫩芽冒了出來,漸漸長大。

又過了一會兒,嫩芽長成樹了,生機勃勃。

接著,樹枝上長出綠葉、抽出蓓蕾,蓓蕾漸漸綻放,雪白的梨花開得滿樹都是,整個集市上彌漫著陣陣花香。

緊接著,梨樹結果了,大大的梨子綴滿枝頭,散發著甜甜的香氣。

道士把樹上的梨摘下來,對大家說:“請吃梨!”

很快,滿樹的梨就被道士分完了。他又拿鐵鏟砍梨樹。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

梨樹的樹干斷了,道士把帶著樹葉的樹干扛到肩上,慢悠悠地走了。

【評】常言道:“桃三杏四梨五年。”“梨五年”的意思是,種植一棵梨樹,從播種到結果,大概需要五年時間??墒窃诘朗康氖种校瑥姆N下梨核到收獲香噴噴的果子,用不了一個時辰。這是多么神奇的一幕啊!

道士作法時,那個賣梨人也很好奇,擠在人群里朝那兒看。等道士把樹上的梨全部分光,賣梨人再回來看自己的車時,發現車上一個梨也沒有了!他這才知道,剛才道士分給大家吃的,都是他要賣的梨!

“我的梨,我的寶貝梨,我的能賣高價的梨,一個也沒了!”賣梨人心痛不已,再一瞧,小推車的車把斷了一根,看樣子是剛剛被人砍斷的。他明白了:原來,車把就是道士種的那棵梨樹啊!

賣梨人非常憤怒,馬上去追道士,剛轉過墻角,就看到那段車把被丟在墻根下,道士早就不知道哪兒去了。賣梨人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集市上的人看到這么有趣的事情,不禁哈哈大笑。


[*]本書作者在講《聊齋志異》故事的同時,對書中人物、情節、線索或相關細節有所點評、議論,本書均以【評】的形式予以呈現,便于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內容和作者思想。以下不再注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达日县| 象山县| 广安市| 正安县| 泰来县| 兰考县| 兴海县| 宁津县| 郴州市| 夏河县| 环江| 金寨县| 黄平县| 屏东县| 南平市| 武冈市| 长春市| 杨浦区| 阜阳市| 靖远县| 正宁县| 临夏市| 黄梅县| 建阳市| 开阳县| 平昌县| 桐庐县| 张掖市| 天台县| 绥江县| 上杭县| 永靖县| 金秀| 金湖县| 商丘市| 锦州市| 吉林省| 鄂托克前旗| 高雄县|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