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料植物之旅
- 徐龍撰文 孫英寶繪圖
- 635字
- 2023-04-20 17:46:18
06 草豆蔻
Katsumada galangal
草豆蔻是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直立;花萼鐘狀,頂端不規則齒裂;唇瓣三角狀卵形。果球形,熟時金黃色,被毛。花期4—6月,果期5—8月。


香料草豆蔻是姜科山姜屬植物草豆蔻的干燥種子團,因其果實里面有很多種子,其外形又似豆子,故名“豆蔻”。草豆蔻還有很多別名,如海南山姜、漏蔻、草蔻、大草蔻、草蔻仁、大果砂仁、偶子、彎子、土砂仁、假砂仁等。草豆蔻因呈球形,外殼較硬,內有細籽,外觀如一顆小地雷,故還有一個小名——飛雷子。
草豆蔻食用歷史悠久。在做鹵湯、鹵菜的時候,總要加入香料包,其中有一種不可缺少的香料就是草豆蔻。它也可以單用作燒、燉等菜式的香料。草豆蔻可去除肉類的腥氣,如“栗子燒牛肉”“黃燜雞塊”“草果豆蔻煲烏骨雞”“草蔻肉桂鴨”“五香脫骨雞”“花仁兔丁”等美味佳肴中都有草豆蔻的身影。此外,它還經常用于配制復合香料粉,及熬制川菜干鍋類菜肴中的老油和火鍋老湯。由于草豆蔻香味濃郁,故用量不宜多,在使用時最好研成碎末,待主料加熱后加入,香味更加明顯。

鹵鴨頭
草豆蔻主要分布于我國的臺灣、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山地林中,它特殊的香氣來源于種子中的揮發油。
古代人認為草豆蔻有除穢驅邪的作用。比如,一些古董商人常常將草豆蔻的種子團掰散,將其中的顆粒與丁香、桂枝等混合制成香包,置于古董之內,以期去除晦氣。
草豆蔻也是一味傳統中藥材。清代藥學家張秉成在《本草便讀》中記述:草豆蔻性味較白蔻為猛,暖胃溫中,有療心腹之寒痛、宣胸利膈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