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法律適用統一視域的類案檢索及運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裁判文書被集中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便利地比較案件的裁判結果,法律適用不統一的現象進一步加劇,而且日益受到實務界和理論界的高度關注。此點可由最高人民法院近年來制發的若干司法性文件得到印證:

一是在一些改革性文件中對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提出要求,例如:(1)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提出,“23.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的審判指導方式,加強司法解釋等審判指導方式的規范性、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改革和完善指導性案例的篩選、評估和發布機制。健全完善確保人民法院統一適用法律的工作機制”。(2)2019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2019-2023)》提出,“26.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制。加強和規范司法解釋工作,健全司法解釋的調研、立項、起草、論證、審核、發布、清理和廢止機制,完善歸口管理和報備審查機制。完善案例指導制度,健全案例報送、篩選、發布、評估和應用機制。建立高級人民法院審判指導文件和參考性案例的備案機制。健全主審法官會議與合議庭評議、賠償委員會、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的工作銜接機制。完善類案和新類型案件強制檢索報告工作機制?!保?)2020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9.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制。進一步完善關聯案件和類案檢索機制、專業法官會議機制和審判委員會制度,確保各項機制有機銜接、形成合力。通過類案檢索初步過濾、專業法官會議研究咨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有效解決審判組織內部、不同審判組織以及院庭長與審判組織之間的分歧,促進法律適用標準統一。承辦法官應當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對于應當類案檢索的案件,在合議庭評議、專業法官會議討論和審理報告中說明情況,或制作專門的類案檢索報告。各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類型、所涉事項,視情召開跨團隊、跨庭室的專業法官會議。上級人民法院為推動法律統一適用,可以就類型化案件組織轄區法院召開跨審級、跨地域的專業法官會議。對于依法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但不存在內部分歧的案件,可以不提交專業法官會議討論。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務實管用的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探索建立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反映法律適用不一致問題的渠道,配套完善監測、反饋和公開機制。各高級人民法院應當進一步規范辦案指導文件、參考性案例發布程序,及時向最高人民法院備案,杜絕不同地區辦案標準的不合理差異”。

二是專門出臺有關法律統一適用方面的文件,即:(1)2019年10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分歧解決實施辦法》);(2)2020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類案檢索意見》);(3)202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工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統一法律適用意見》)。

這無疑屬于改革推進過程中出現或者突顯的問題,自然需要繼續通過改革思維和辦法來加以破解。此處主要立足于法律統一適用的視域,重點結合《類案檢索意見》對類案檢索及運用相關問題進行分析。[1]

一、類案的界定及判斷標準

類案同判既是法律統一適用的內在要求,也是人們衡量司法公正的重要標準。但是,對于類案的判斷標準,當前理論界和實務界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個別觀點甚至以“世界上不存在兩片相同的葉子”“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為由否認類案的存在。實際上,類案在司法實踐中大量而廣泛地存在,這些案件雖然在具體情節上千差萬別,但總是在法律適用過程中的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存在相似之處?!额惏笝z索意見》將這些案件稱為類案,既是著眼于一種相互參酌的裁判方法之考慮,又是服務于法律統一適用的整體目標之所需。

對于類案的界定及判斷標準,目前國內理論界和實務界提出七種觀點:一是類似案例,指與待決案件具有類似因素的案例,包括案件事實相類似、法律關系相類似、案件的爭議點相類似、案件所爭議的法律問題相類似[2];二是對類似案件的判斷有四種途徑,即案件爭議焦點的比較、案情的比較、關鍵事實的比較以及是否屬于狹義的指導性案例[3];三是“同樣案件”,指在定性分析中確定待決案件的事實與指導性案例的事實在整體性質上是否涉及相同的法律問題,以及在定量分析上看兩個案件的具體情節是否可以視為相同[4];四是案件相似性比對,主要從案件事實構成和所涉法律關系入手[5];五是判例的三個重要元素為要點事實、裁判規則、結論,一般以要點事實來識別同類案件[6];六是案件類似,指比對先例與待決案件訴訟爭點所陳述的事實特征,并加以相同或相似性判斷,而不是籠統地認定全案事實類似[7];七是類似案件的判斷,既有事實問題,又有法律問題,既不是單純的事實比較,也不是單純從定義、概念出發進行類比的邏輯作業,而是更多地從案件和法律的意義,從法律擬規范的生活事實的本質中得出[8]。

上述觀點雖然對類案的判斷標準認識不一,但多數認為案件事實、案件爭點、法律問題是判斷是否構成類案的重要因素?!额惏笝z索意見》在綜合考慮國內外各種觀點的基礎上,采用了相對客觀的定義方式:一是圍繞案件的主要特征,將案件基本事實、爭議焦點和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是否具有相似性作為類案的判斷標準;二是考慮類案的可參考性和檢索的現實性,將類案范圍限定于“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將正在審理中的案件排除在外。

二、類案強制檢索的具體情形

近年來,“類案不同判”的現象在民商事、行政、刑事審判中時有發生,如對“知假買假”行為的不同法律認定、對“許霆案”等類案的不同處理、對借名買房中房屋產權的不同歸屬等。這些案件高度相似卻得到不同處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進而使司法的公正性備受質疑。實際上,所謂“類案不同判”或“類案異判”,只是民眾對裁判不公的一個形象說法,實質是法律適用不統一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除了加強司法解釋和案例指導工作外,近年來日益重視發揮類案檢索的作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提出,“通過類案參考、案例評析等方式統一裁判尺度”。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審判監督管理機制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審判監督管理機制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司法責任制試行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2019-2023)》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對創建類案檢索機制提出工作要求。

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判例雖不具有正式的法源地位,但對于法官審理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導或參考價值。因此,類案檢索對案件裁判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類案檢索是一種輔助法官作出司法判斷的重要裁判方法。一般而言,對于大多數案件,法官完全可以依照法律和自身的審判經驗作出正確的判決;但對于一些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法律適用問題存在爭議的案件或者新類型案件等,法官自身可能難以作出正確裁斷,有必要通過類案檢索,進而參照或參考在先案例作出妥當判決,以提高司法裁判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另一方面,類案檢索有助于統一法律適用,促進司法公正。與判例法相比,成文法既具有很多優點,也具有自身的模糊性、不周延性和滯后性等缺點。受此影響,不同法官在司法過程中可能對同一法律產生不同理解和認識,從而導致法律適用不統一。類案檢索制度在堅持我國成文法體系的前提下,借鑒英美法系及大陸法系其他國家判例制度的優點,旨在充分發揮類案的指導或參考作用,規范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使法官在類案檢索的基礎上作出更加慎重妥當的裁判,促進法律的統一適用和司法的公平公正?;诖?,《類案檢索意見》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規定了類案強制檢索的四種情形,即擬提交專業(主審)法官會議或者審判委員會討論的;缺乏明確裁判規則或者尚未形成統一裁判規則的;院長、庭長根據審判監督管理權限要求進行類案檢索的;其他需要進行類案檢索的。

三、類案檢索的平臺及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隨著司法工作與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融合發展,法律法規、裁判文書、法律觀點、審判案例等法律檢索平臺不斷涌現。目前,可供類案檢索的平臺既有官方平臺,又有非官方平臺。官方平臺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建設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及地方人民法院創建的檢索平臺,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建立的“睿法官系統”、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建立的“類案智能專審平臺”、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建立的“類案裁判標準數據庫”、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建立的“類案指引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辦案系統嵌入的“刑事案件智能研判系統”“法律資源服務系統”“法智羅盤操作系統”等。非官方平臺有北大法寶、Alpha案例庫、Openlaw、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庫等。

類案檢索的過程就是對法律適用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為方便法官進行類案檢索,《類案檢索意見》明確了類案檢索的平臺,即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數據庫等平臺。中國裁判文書網是最高人民法院主導的全國法院裁判文書統一公布平臺[9],初步具備案由、案號、法院名稱、法院層級、法律依據等多個信息項及關鍵詞檢索,已成為法官、律師、當事人、學者及社會各界檢索案件的重要平臺。審判案例數據庫是各地方人民法院正在積極探索建立的檢索平臺,實踐中業已成為法官進行類案檢索的重要工具。此外,從文義解釋角度看,《類案檢索意見》規定的檢索平臺不僅包括官方主導的檢索平臺,也包括非官方創建的各種平臺。當然,在類案檢索中需要注意在非官方平臺檢索到的類案的真實性、準確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僅具有初步的檢索功能,尚不具備精準檢索及智能推送功能,審判案例數據庫也尚在探索之中,檢索的便捷化、智能化有待提升。因此,開展類案檢索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積極推進檢索平臺及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各級人民法院要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培訓,提升類案推送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各高級人民法院要建立審判案例數據庫,為建設全國統一、權威的審判案例數據庫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各級人民法院還要注意類案檢索情況的歸納整理,將類案檢索報告或類案裁判規則上傳檢索平臺,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檢索平臺的內容,實現類案檢索的便捷化、系統化。

四、類案檢索的范圍及順序

為確保類案檢索工作取得實效,避免檢索過泛、過濫,《類案檢索意見》規定了類案檢索的范圍。

一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2018年修訂的《人民法院組織法》明確了指導性案例的法律地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以下簡稱《案例指導工作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案例指導實施細則》)明確賦予了指導性案例拘束力,要求對于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例時應當參照。因此,指導性案例對法官審理案件具有明顯的拘束力。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本?。ㄗ灾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多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十分重視案例指導工作,除公布指導性案例以外,還編輯了以下案例類書刊:《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人民法院案例選》《人民司法·案例》《中國審判案例要覽》以及有關業務庭編輯的其他典型案例書籍。這些案例對全國法院的審判工作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做好案例指導工作,近年來各高級人民法院還編有參考性案例,這些案例一般經各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并公開對外發布,對本轄區審判工作也發揮著一定的指導作用。

三是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此種案件代表了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對類似案件的裁判意見,受審級制度及本院(專業)主審法官會議制度、審判委員會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一般會成為法官裁判案件的參考依據。

實際上,我國司法實踐中遵循判例的習慣一直客觀存在,遵循上級人民法院的判例是保證法律統一適用和司法權威的必要條件,其作用及約束力自然而然地產生于司法的結構和過程中。[10]

一般情況下,類案檢索可在以上范圍內進行檢索,但也不限于以上檢索范圍,比如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中沒有檢索到類案的,也可以從外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中進行檢索;在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中沒有檢索到類案的,也可以在其他先進地區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中進行檢索。

除檢索的案件或案例范圍外,《類案檢索意見》還規定了檢索的時間范圍及檢索順序,明確“除指導性案例以外,優先檢索近三年的案例或者案件;已經在前一順位中檢索到類案的,可以不再進行檢索”。這一規定主要是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方面,隨著社會生活的快速發展,立法觀念、司法理念在不斷更新,一些遠期案例或者案件的裁判觀點可能因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修改而失去參考價值,優先檢索近期生效的類案可能更有助于對待決案件的審理。另一方面,類案檢索的目的主要是幫助法官辦案,不能給法官帶來過多工作負擔,因此有必要明確類案檢索的順序,適當壓縮檢索的范圍。當然,這一規定屬于倡導性規定,只要有助于公正高效地辦理案件,必要時法官除檢索近期的類案之外,也可以檢索遠期的類案;在前一順位中檢索到類案的,也可以繼續在后順位中檢索。

五、類案的判斷

類案的判斷是類案檢索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檢索結果運用的基礎和前提。實踐中,法官可能會檢索到大量案件,這些案件與待決案件是否構成類案,則需要進行認真判斷。從比較法的角度看,在判例法國家,法官主要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通過比對案件的相似性來決定是否援用判例;而我國以成文法為主,法官主要運用演繹推理的方法,遵循“法律規范—案件事實—裁判結論”的三段論模式適用法律,而不習慣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裁判案件。《類案檢索意見》在充分考慮我國司法實際的前提下,適當借鑒判例法國家的相關做法,以列舉的方式明確了類案比較的多個維度,即案件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為案件相似性識別和比對提供了比較的基點,為類案的判斷提供了基本指引。

類案的判斷不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維度,而是需要從多個方向、多個維度進行比較。首先,需要將檢索到的案件與待決案件的基本事實進行相似性識別和比對,這是判斷是否構成類案的基本比對點。[11]案件事實有法律事實和非法律事實之區別,基本事實主要是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事實,包括主體、行為、客體、事件、因果關系、主觀過錯等。實踐中,法官需要對案件的法律事實,尤其是對裁判結論有直接影響的主要事實進行比較,以判斷案件事實是否具有相似性。如果案件的基本事實相似,再對爭議焦點進行比較。有學者認為,“案件的爭議點是連接待決案件與指導性案例等的橋梁或中間項”[12]。爭議焦點是當事人之間形成糾紛的關鍵,是案件的核心問題,也是案件相似性識別和比對的核心點。法官在類案判斷中,需要重點對案件的爭議焦點進行比對。其次,分析比較兩案的法律適用問題是否具有相似性。法律適用問題是案件裁判中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也是影響裁判結論的關鍵問題。法律適用問題及其解決一般會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充分體現,類案檢索中需要對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認真比對,并對裁判觀點予以分析,以作為判斷類案的重要依據。

類案判斷是一個類比推理的過程。長期以來,我國法官的思維是演繹式的,習慣于“大前提—小前提—結論”的演繹推理,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較少。由于類比推理是一個“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因此相較于演繹推理“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前者在邏輯上面臨的問題更多,其可證成性需要克服邏輯上的困難。[13]在缺乏系統比較訓練和相關能力的背景下,我國法官普遍對案例識別的技術與方法相對陌生,對案件事實分析的框架、法律推理的起點等問題缺乏具體認知。[14]因此,我國法官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案例識別經驗、不斷增強類比推理能力,認真學習借鑒判例法國家的判例區別和援引技術,為類案的識別判斷及參考借鑒奠定堅實基礎。

六、類案檢索報告

類案檢索報告既是類案檢索結果及運用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類案檢索機制發揮作用的重要載體。201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責任制試行意見》,明確要求本院承辦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對相關類案進行檢索并制作類案檢索報告,為合議庭、主審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研究討論案件提供必要參考。2019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2019-2023)》,進一步提出完善類案強制檢索報告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類案檢索意見》結合審判工作實際,對類案檢索報告的制作、內容及應用等作出進一步規定。

一是類案檢索報告的制作。近年來全國法院案件數量不斷增加,法官辦案壓力加大,人案矛盾突出。考慮這一審判工作實際,《類案檢索意見》沒有對制作類案檢索報告作統一、強制的要求,而是明確類案檢索情況既可以口頭說明,也可以專門制作書面的類案檢索報告,并隨案歸檔備查。但無論哪種形式,都要力求客觀、全面、準確。

二是類案檢索報告的內容?!额惏笝z索意見》對類案檢索報告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要求檢索報告應當包括檢索主體、時間、平臺、方法、結果,并對類案裁判要點以及待決案件爭議焦點進行提煉,旨在真實反映類案檢索的過程和結果。對此,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制作了類案檢索報告的模板,進一步明確了檢索報告所應包括的內容。

三是類案檢索報告的應用。一方面,承辦法官在合議庭評議、專業(主審)法官會議討論中需要報告類案檢索情況,并對是否參照或者參考類案等結果運用情況予以分析說明。這對案件的公正裁判、促進類案同判和法律的統一適用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否則,類案檢索將失去其意義。另一方面,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定期歸納整理類案檢索報告,通過一定形式在本院或者轄區法院予以公開,供法官辦案參考;同時,要將整理好的類案檢索報告上傳本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的檢索平臺,不斷豐富審判案例數據庫等檢索平臺的內容,方便法官更加高效地進行類案檢索。

七、訴訟參與人提交類案與法官回應

近年來,隨著司法工作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類案檢索已成為現實。司法實踐中,一些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在訴訟中進行類案檢索,并向法院提交檢索的案件或者檢索報告,以支持自己的訴請或抗辯。從實踐效果上看,訴訟參與人提交類案,既有利于當事人對案件裁判結果有一個合理的預期,又能對法官公正裁判起到一定的監督和促進作用?!额惏笝z索意見》結合這一實際,對訴訟參與人提交類案及法官回應方式等作了兩個方面的規定。

一方面,明確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可以提交類案,作為控(訴)辯理由。提交類案的時間,可以是立案到結案階段的任一時間,既可以是庭審前,也可以是庭審中,還可以是庭審結束后案件裁判前。當事人在庭審前或庭審中提交案件或者檢索報告的,應當允許庭審階段對是否構成類案、能否作為案件裁判的參照或參考等問題進行辯論。提交類案的形式,既可以是一個或多個案件,也可以是類案檢索報告,但一定要確保提交案件的真實性。

另一方面,明確人民法院的回應方式。一是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提交指導性案例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回應是否參照并說明理由。這一規定延續了《案例指導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15],與我國的案例指導制度相配套。二是提交其他類案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釋明等方式予以回應。針對此種情況,法官既可以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回應,也可以在庭審中通過釋明等方式回應。這一規定對訴訟參與人提交其他類案的回應方式作出比較靈活的規定,既充分考慮了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訴訟參與人的訴求,又綜合考慮了我國的法律制度、法院的工作實際等因素,以增強裁判的可接受性。

八、類案的定位

判例是英美法系國家的主要法律淵源,這一點是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明顯區別。但是,隨著兩大法系的互相吸收和借鑒,近年來大陸法系國家日益重視判例在審判實踐中的作用,并建立起自己的判例制度。比如,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判例具有法定的約束力,聯邦所有憲法機關、州以及所有法院和機構都應當遵循;其他判例雖不具有正式的約束力,但在德國法中仍然扮演著主要角色。最高法院公布的大多數判決都會引用判例,如果一個法院偏離了自己的判例,則一般會注意到并且加以論證,下級法院通常遵循上級法院的判例。[16]又如,法國的判例制度對行政法、勞動法、家庭法和繼承法等法律的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胺▏ㄔ罕M管沒有正式的遵循先例原理,但仍像其他國家一樣,具有一種遵循先例的強烈傾向,特別是對高級法院的判決。下級法院對待法國最高法院判決的態度,實質上頗類似于普通法各國下級法院對待上級法院判決的態度?!?span id="f4fu97j" class="super">[17]

制定法是我國基本的法律淵源,法官依照法律而非判例對案件作出裁判。但是,與多數成文法國家一樣,在我國判例雖不具有法源性質,沒有正式的拘束力,但事實上會對法官裁判案件存在一定的約束性和參考性。近年來,隨著案例指導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案例對法院審判工作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额惏笝z索意見》在堅持我國現行法律制度體系框架的前提下,將我國的類案檢索定位為成文法體系下的具體制度,以充分發揮類案在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促進法律統一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基于指導性案例的現實地位,規定檢索到的類案為指導性案例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其作出裁判,但與新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相沖突或者為新的指導性案例所取代的除外。二是考慮其他類案的參考借鑒價值,明確檢索到其他類案的,人民法院可以其作為作出裁判的參考。當然,檢索到的類案是否可以作為裁判的參考,還需要合議庭或者獨任法官斟酌類案的案情、審級、裁判要點、裁判時間等因素,作出綜合判斷。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是,如果法院沒有參照檢索到的指導性案例或者參考其他類案作出裁判,應當如何處理,法院是否應當承擔責任,《類案檢索意見》沒有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但是,日本的判例制度已有相應規定。日本《裁判所構成法》第49條規定,“下級法院必須遵循上級法院的判例”。為了確保這一法律得以貫徹落實,日本將違反判例作為上訴的絕對理由,并規定最高法院要在一定程度上受自己在先判決的約束,從而賦予上級法院及最高法院在先判例實際約束力。這一制度值得我們參考借鑒。

九、類案裁判沖突的處理

類案裁判產生沖突,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在先類案的裁判尺度之間存在沖突;二是待決案件擬作出的裁判結果與在先類案裁判尺度存在沖突。在類案檢索中發現類案裁判沖突時如何處理,這是困擾人民法院的一個難題。

對于在先類案的裁判尺度之間存在沖突的,實際上是在先類案的法律適用不一致,這涉及法律適用分歧解決的問題。2019年10月28日正式施行的《分歧解決實施辦法》,對解決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之間業已存在的法律適用分歧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為各高級人民法院解決法律適用分歧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指導作用。與此相適應,《類案檢索意見》設置了一個引致條款,規定檢索到的類案存在法律適用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綜合法院層級、裁判時間、是否經審判委員會討論等因素,依照《分歧解決實施辦法》等規定,通過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予以解決。

對于上述第二種情形,《司法責任制試行意見》第40條已有規定[18],主要內容是:(1)在辦理新類型案件中,擬作出的裁判結果將形成新的裁判尺度的,應當提交專業法官會議討論,由院、庭長決定或建議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2)擬作出的裁判結果將改變本院同類生效案件裁判尺度的,應當報請庭長召集專業法官會議研究,就相關法律適用問題進行梳理后,呈報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3)發現本院同類生效案件裁判尺度存在重大差異的,報請庭長研究后通報審判管理辦公室,由審判管理辦公室配合相關審判業務庭室對法律適用問題進行梳理后,呈報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這一規定對待決案件擬作出的裁判結果與在先類案裁判尺度存在沖突的處理程序、處理方法等予以明確,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對此也作了嘗試和探索,如2020年8月,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的《關于規范法官裁量權行使保障裁判尺度統一的實施意見(試行)》第12條★★★《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規范法官裁量權行使保障裁判尺度統一的實施意見(試行)》第12條規定:“經檢索類案,對待決案件按照以下程序辦理:(一)擬作出的裁判結果與檢索到的類案裁判尺度一致,且案件不屬于監督案件的,承辦法官、合議庭作出說明后即可按規定制作、簽署裁判文書,承辦法官、合議庭也可以對意見分歧較大的案件提請專業(主審)法官會議討論;(二)擬作出的裁判結果與檢索到的類案裁判尺度一致,但案件屬于監督案件的,承辦法官、合議庭作出說明后按規定將案件報請院、庭長監督;(三)擬作出的裁判結果與檢索到的類案裁判尺度存在重大差異的,應當將案件報請院、庭長監督,由院、庭長提交專業(主審)法官會議討論;(四)在審理新類型案件中,擬作出的裁判結果將形成新的裁判尺度的,應當將案件報請院、庭長監督,由院、庭長提交專業(主審)法官會議討論?!?/p>

◆◆◆對此作了相關規定。這些制度、機制的建立,將有助于類案裁判沖突的解決,在更大程度上促進法律適用的統一。

結語

立足于我國成文法傳統和現行立法一司法體制的安排,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案例指導制度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非常必要的。為了確保案例指導制度的真正落地生根、切實發揮其在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的應有作用,除認真落實好《類案檢索意見》的規定外,還有必要建立健全裁判文書說理等相關配套機制。比如,從便于裁判文書說理和健全案例指導制度的角度出發提出有必要對現行裁判文書樣式進行調整的建言無疑是值得實務界考慮借鑒的[19],對此在本書第十一章有詳細的討論。

劉樹德

2021年3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绍兴县| 海林市| 托克逊县| 仙桃市| 绥阳县| 昭通市| 斗六市| 朝阳市| 山阴县| 阿鲁科尔沁旗| 麻江县| 罗甸县| 越西县| 灵台县| 东丽区| 青浦区| 招远市| 宁化县| 涞源县| 都匀市| 弥渡县| 南陵县| 宁晋县| 阿瓦提县| 龙川县| 海门市| 长子县| 汉阴县| 冕宁县| 阜城县| 南乐县| 铅山县| 莎车县| 闽清县| 陆良县| 信丰县| 江津市| 古交市| 阜宁县|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