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烘焙設備
- 首富重生之有錢當大爺
- 君熾
- 2096字
- 2023-05-29 14:44:11
對于生產汽車,他并不是專業的。
只見到這里面的機器挺大的。
基本都比自己還高。
陸毅還看到了一些自動化的設備。
“這些是?”
趙東偉仔細看了看,最終搖頭:“我也不清楚。”
“可能是生產的某個環節所需的吧。”
陸毅笑了笑:“是聽你剛剛介紹,好像聽懂行的。”
“還以為你干過這行。”
趙東偉也跟著笑了:“怎么可能。”
“我要賣這些產業,起碼要知道一些基礎的東西。”
“具體的,我就不清楚了,你還得找人來專門看過。”
“不過我可以打包票,這里面的東西,絕對沒有大問題。”
“之前還在投入生產,倒閉后都還有人日常維修。”
“我們總不能賣給你壞的東西。”
陸毅點頭。
既然濱海是想要做這個行業,讓他帶動周邊。
肯定不會賣壞的機器給人。
不然修機器都要花費一大筆,再加上這么苛刻的條件,誰還來投資。
“現在我肯定是拿不出這么多錢的。”陸毅明說道。
趙東偉當然清楚:“這個我知道。”
“也就是帶你過來看一下。”
“其實我也不希望你買下來,就算買,你也等到你甲子食品廠做大之后再說。”
“就算前期只付一千萬,你起碼也得有三千萬的啟動資金,才能夠開啟這個行業。”
“最少,你得再過兩年再做這一行。”
“如果你有心,我盡量和上面說,為你保存下來,兩年來,這里的生產線不會搬出外省。”
陸毅認可趙東偉前面所說的。
但兩年時間。
陸毅也等不起。
“明年,我應該就能買下這汽車廠了。”
“你只需要幫我保存到明年年初的時候就行。”
“嗯?”趙東偉驚了。
明年?年初?
現在距離過年也就三個月的時間了。
就算是年初末尾。
頂多也就是四個月。
甲子食品廠還在發展壯大之中。
才成立不到三月。
雖然可以賣出七百五十萬。
可這是整體的價格。
趙東偉在國資委做了許久,經常和商人打交道。
耳濡目染之下,他其實也知道商人要買下一個東西,會怎么樣算利潤。
基本上價值七百五十萬的工廠。
其年利潤大概在整體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當然還會有其他因素決定。
不過這也能讓趙東偉大概估算出,甲子食品廠現在的利潤情況。
一年大概在一兩百萬左右的利潤規模。
就算擴大生產,也就多賺一些。
怎么可能四個月就拿出兩三千萬來。
陸毅微微一笑。
“別人沒可能,但我不一樣。三個月時間,我能空手做出甲子食品廠來。”
“四個月時間,我現在已經有資本了,還不能翻幾倍?”
趙東偉愣了下,仔細一想,還真是。
現在的陸毅已經有資本了。
四個月,其實也不短。
況且趙東偉也就是隨口一提。
說不定陸毅能在半年時間湊夠三千萬。
他笑了笑:“看你了。”
“但要是有其他人想要買下這工廠,我也沒辦法阻止。”
“不過這也難說。”
陸毅又和趙東偉繞著工廠內部走了一圈。
陸毅還發現了,這工廠還有一半的區域沒有設備。
反而是建設成了籃球場體操廠一樣的區域。
還有一些辦公室也在另一邊。
就這樣,還有不少地方控出來。
想來應該是想著等三條生產線做起來。
再引起其他設備,這里的初始計劃就很大。
可惜,這里連原本的基礎都沒做起來。
但這更吸引陸毅了。
這么大的區域,就算這里不生產汽車,改成生產其他行業。
光是這地盤,就足夠讓他開好幾家廠子了。
當然,濱海也不會讓陸毅改變生產。
畢竟這里就是規劃來專門撥給汽車行業的。
他們還指著這里壯大起來帶動周邊。
不過陸毅要是提出,將這家汽車廠的剩余的地方,留給汽車行業的其他部件生產,應該是可行的。
陸毅有了規劃。
便告別了趙東偉,回去繼續想著這里該如何發展。
只過了兩天。
陸毅買下的那個小煉糖廠,已經可以投入生產了。
但這里還是在生產干脆面。
畢竟蛋黃派需要烘焙設備。
而原本的這個煉糖廠并沒有這些設備。
就算是甲子食品廠的大廠,里面也只是加緊買來了兩臺。
還是淘汰貨。
要想大規模生產,還得去找新的烘焙設備生產廠。
甚至要定制。
畢竟烘焙廠的設備也沒想到,他們是要工廠使用。
現在的烘焙基本還都是一些蛋糕店亦或者家庭使用。
達利公司也是在明年才將烘焙的蛋黃派徹底帶入零食面包市場。
想到生產設備。
陸毅首先就去找了江古喬的父親。
江滿林仍然在經營他原本的哪家設備店。
現在的江滿林面色要好多了。
且陸毅剛進店就看到了一臺制作干脆面的機器。
顯然江滿林已經將干脆面設備當做自己店鋪里面的招牌了。
干脆面全面在濱海普及。
甚至濱海隔壁省市都鋪開了。
這些都不是甲子食品廠做的。
只要有一類食品生產出來。
其他品牌上都會仿制。
而哪些小作坊,會自己偷偷做。
干脆面的配方并不算深奧。
只要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就能知道,甚至會有通過其他生產方式生產出啦愛的。
哪些大品牌大公司,如同旺旺這樣的,可能還要考慮一下甲子食品廠這邊申請專利保證。
怕被告和打官司。
可哪些小作坊就不管那么多了。
要是被查出來,頂多換一個地方繼續干。
機器不被查封就行。
甚至哪些小作坊的法人都不是他們自己人。
隨便陸毅去告。
當然陸毅也不會閑得蛋疼去告他們。
這種經歷是必然的。
哪些小作坊也只能占據一小部分市場,陸毅總不可能將所有市場全部吞光。
不然還會面臨另一個問題,壟斷。
現在壟斷法不完善,可之后完善了,自己要遭殃的。
就算能夠告,陸毅也沒經歷投入進去。
和哪些小作坊打官司基本是吃力不討好。
讓利,這是商人的必要手段。
而且這些小作坊生產的干脆面,還能將甲子食品廠干脆面的品牌給打出去。
這其實是雙贏的局面。
而江滿林的店鋪,也會將這些機器賣給哪些小作坊。
見陸毅來了,江滿林驚了片刻,隨后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