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十一章 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

(今本76章)

【帛書復原本】

人之生也柔弱〔一〕,其死也仞堅強〔二〕。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三〕,其死也枯槁〔四〕。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五〕;柔弱微細,生之徒也。”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

【今本】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對比說明】

復原本與今本有9處不同,意思大致相同。其中,“木強則折”的“折”字,帛書甲本為“恒”,帛書乙本為“兢”,其他版本有“兵”“共”等,爭議很大。俞樾、高亨等學者根據《淮南子·原道訓》《列子·黃帝》《文子·道原》所引,校勘為“木強則折”尹振環:《帛書老子再疏義》,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第1版,第204頁。,筆者認為有道理,且符合上下文意,故采納。

【譯文】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柔軟,人死后軀體就會變得挺直僵硬。萬物草木在生長時也是柔軟脆弱的,它們死后就會變得干硬枯槁。所以說:堅硬僵直的事物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細小的事物屬于生長的一類。用兵逞強是不可能取勝的,樹木高大挺直就會遭受砍伐摧折。強大隱藏著衰敗的趨勢,處于下位,柔弱積蓄著強大的力量,居于上位。

【注釋】

〔一〕柔弱:指人活著時身體是柔軟的。

〔二〕仞:挺直。堅強:指人死后身體變得僵硬。

〔三〕柔脆:柔軟脆弱。

〔四〕枯槁:干枯。

〔五〕徒:類。

【闡釋】

老子最擅長從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中觀察和總結事物的發展規律,并能用形象生動的實例給人講述道理。在本章中,老子將柔弱與剛強的辯證關系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提煉出了指導實踐的兩類事物的總體規律和運行法則。

老子開篇便以人體生時柔軟死后僵硬、草木生長時柔弱死后枯槁為例子,引發、推導出“堅硬僵直的事物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細小的事物屬于生長的一類”的大道理。接下來,老子由此引申擴展下去,說不論是社會中極端的用兵打仗,還是自然界中高大挺直的巨樹大木,只要過于強直就不可能長久,都可能被摧毀,更不用說其他社會事件和自然現象了。所以后人進行了總結,說:“故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前鑒不遠,覆車繼軌。”(李康《運命論》)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老子在本章最后給出了理由,說這是因為“強大隱藏著衰敗的趨勢,處于下位;柔弱積蓄著強大的力量,居于上位”。這個解釋不僅運用了“道”的自然衍化法則,而且還告誡人們需要研究事物轉化的辯證法與人生在世所必須遵循的重要規律法則。本章展現了老子深邃的思想和極高的智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天峨县| 襄汾县| 库伦旗| 佳木斯市| 东明县| 江门市| 茶陵县| 西吉县| 榆林市| 山阳县| 富平县| 定安县| 柳江县| 连云港市| 枞阳县| 和平区| 罗平县| 缙云县| 天祝| 博兴县| 玉屏| 宁津县| 鹰潭市| 凤山市| 灵川县| 永宁县| 建瓯市| 洛扎县| 泗水县| 都安| 宝山区| 博爱县| 马尔康县| 淳安县| 马山县| 惠州市| 博客| 珠海市| 扎囊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