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六章 行于大道,唯他是畏

(今本53章)

【帛書復原本】

使我挈有知也〔一〕,行于大道,唯他是畏〔二〕。大道甚夷〔三〕,民甚好解〔四〕。朝甚除〔五〕,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食,貨財有余,是謂盜夸〔六〕。盜夸,非道也。

【今本】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對比說明】

復原本與今本有10處不同,突出的是:

1.“使我挈有知也”的“挈”字,帛書甲本為“”字,帛書整理小組釋文為“挈”,意為束縛,而帛書乙本為“介”字。這里取用“挈”字,與今本等版本的意思大相徑庭。

2.“唯他是畏”的“他”字,帛書甲本缺失,帛書乙本為“他”字,指大道旁邊的小道《老子帛書校注》,徐志鈞校注,學林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55頁。,意為歧路、邪路,這里取用乙本的“他”字。今本等版本改為“施”字,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是“他”更符合古貌。

3.“民甚好解”的“解”字,帛書甲本為“解”,帛書乙本為“”,今本等版本改為“徑”。“解”通“嶰”,即山谷間的意思。

【譯文】

假如我管束有頭腦的人,行走在大道上,唯一擔心的是他們走上邪路。大道很平坦,而民眾卻愛走山間小道。朝政極其腐敗,農田極其荒蕪,倉庫十分空虛,而王公仍然穿著錦繡衣服,佩帶鋒利寶劍,吃厭了精美飲食,搜刮富余財貨,這就叫作奢侈的強盜。奢侈的強盜,多么無道啊!

【注釋】

〔一〕我:指有道的人。挈:帶領、約束。

〔二〕他:他人、他們。

〔三〕夷:平坦。

〔四〕解:通“嶰”,指山谷間的小道。

〔五〕朝(cháo):朝政。除:敗壞。

〔六〕夸:奢侈。

【闡釋】

本章表現了老子對底層民眾陷入農田荒蕪、倉庫空虛、饑餓困苦的水深火熱現實的強烈同情,同時尖銳地控訴了統治者的橫征暴斂、肆意妄為,指責其終日過著奢侈無度、荒淫腐朽的生活。而這種兩極化的生活對照,正是統治者“無道”的結果。這里引用學者楊興順的評價。

楊興順在《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科學出版社,1957年5月第1版)一書中說,“盜夸”之人過著奢侈生活,而人民卻在挨餓,按照老子的學說,這類不正常的情況是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的,人類社會遲早會恢復它自己最初的“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統治者,他們永遠渴望著財貨有余,這就給自己伏下極大的危機。“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今本46章)他們違背了“天之道”的法則,而“不道早已”(今本30章)。老子讓早已忘卻先王的金科玉律的自私的統治者不要這樣,不要以為他們的力量是不可摧毀的,否則統治者將因自己的一切惡行而受到懲罰,因為在世界上,“柔弱勝剛強”(今本36章)。老子對于壓迫者的熾烈仇恨,對于災難深重的人民的真摯同情,以及對于壓迫人民、掠奪人民的政治制度必然崩潰的堅定信念——這些是老子社會倫理學說的主要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乌拉特前旗| 梁河县| 阳朔县| 赤壁市| 靖远县| 天柱县| 班戈县| 北辰区| 勐海县| 全南县| 厦门市| 尼木县| 钦州市| 兴安盟| 怀集县| 宜兴市| 千阳县| 扎赉特旗| 凤翔县| 白水县| 沾化县| 黄龙县| 申扎县| 亚东县| 安宁市| 扎兰屯市| 星子县| 永和县| 赤峰市| 广安市| 高唐县| 广水市| 喀喇沁旗| 万宁市| 澳门| 平乐县| 郑州市| 上高县| 新巴尔虎右旗|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