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八寶箱之謎

  • 碧海藍(lán)天林徽因
  • 韓石山
  • 5470字
  • 2023-03-31 11:30:54

托付給一個(gè)女人的重任

1925年3月,徐志摩去歐洲找泰戈?duì)柷埃瑏淼搅枋迦A家,將一只小提箱托凌保管,半開玩笑地說:“若是我有意外,叔華,你得給我寫一傳記,這里面有你需要的證件。”

這個(gè)小箱子,徐志摩稱之為八寶箱或文字因緣箱。凌叔華、陸小曼也都這么說。

四個(gè)月后,徐志摩平安歸來,未將小提箱取走。

第二年十月,徐志摩與陸小曼在北京結(jié)婚,赴硤石故里省親后,定居上海,亦未將小提箱取回。直到1931年11月徐志摩乘飛機(jī)遇難,這個(gè)小提箱一直在凌叔華處。

說“一直”,是統(tǒng)指。實(shí)則,中間曾一度拿走。凌叔華致胡適的信上曾說:“后來我去武昌前交與(卞)之琳,才物歸原主……今年夏天(沈)從文答應(yīng)給他寫小說,所以把他天堂地獄的‘案件’帶來與他看。”

凌叔華去武昌大學(xué)任教在1929年。“今年夏天”系指1931年夏天。也就是說,有兩年的時(shí)間,八寶箱不在凌叔華處。此中又有蹊蹺。凌說將小提箱交給了卞之琳,轉(zhuǎn)交徐志摩,然而,卞不承認(rèn)有這回事。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上,卞說:“凌叔華致胡適信,說曾把‘文字因緣箱’交與我,是她記錯(cuò)了,我從未聞此事,不知道她究竟交給了誰。”

該信誰的呢?凌給胡適的信寫于徐志摩遇難后不久,卞給友人的信寫于五十多年后的1983年。不必爭論誰是誰非,可以肯定的是,這個(gè)小提箱后來又回到了凌處。對此,凌叔華從不否認(rèn)。這就行了。

至于內(nèi)裝何物,又為何不取走,凌叔華當(dāng)年致胡適的信上說:“因?yàn)橄鋬?nèi)有東西不宜小曼看的。”具體說,除部分文稿外,主要是徐志摩的兩三冊英文日記,還有陸小曼的兩冊日記。陸的日記上,牽涉是非不少,尤以罵林徽因?yàn)槎啵匀徊荒芙涣直9堋6斓娜沼浬希浀挠质钱?dāng)年跟林徽因的戀情,自然不便讓新婚夫人看到。

何不銷毀?凌叔華的解釋是,“這是志摩愛惜羽毛,恐防文字遭劫,且不愿世上添了憎惡嫉妒的苦衷吧”。

徐志摩是個(gè)自視甚高的人,他要留作寫傳的資料。赴歐前對凌叔華說的那句話,還可說半開玩笑,遇難的那年夏天,他真的行動了。沈從文答應(yīng)給他寫小說體的傳記,他帶沈來凌家看過這批資料,并將前因后果講給沈聽。

為何要交給凌叔華保管呢?這就牽涉到兩人之間特殊的關(guān)系了。

凌叔華,原名凌瑞棠,1900年出生于北京一個(gè)書畫世家。1922年考入燕京大學(xué)外文系,在《現(xiàn)代評論》上發(fā)表作品,成為嶄露頭角的青年作家。以《現(xiàn)代評論》編輯、北大教授陳源之介,與徐志摩結(jié)識。

若僅僅是這種平淡的關(guān)系,徐志摩是不會將這樣寶貴的東西托凌保存的。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當(dāng)時(shí)已有物議。從后來留存下來的一些文字記載中,也能尋出一些蛛絲馬跡。比如徐志摩去世數(shù)年后,凌叔華在武漢編《武漢日報(bào)》現(xiàn)代文藝副刊時(shí),刊出了幾封徐志摩當(dāng)初給她的信,內(nèi)中就有這樣的話——

準(zhǔn)有好幾天不和你神談了,我那拉拉扯扯半瘋半夢半夜里裊筆頭的話,清醒時(shí)自己想起來都有點(diǎn)害臊,我真怕厭煩了你,同時(shí)又私冀你不至十分的厭煩,×,告訴我,究竟厭煩了沒有?平常人聽了瘋話是要“半掩耳朵半關(guān)門”的,但我相信到是瘋話里有“性情之真”。

文中的×,為凌叔華發(fā)表時(shí)所改,原文想來是凌名字中的一個(gè)字,可說是徐對凌的昵稱。一對彼此可用昵稱通信的青年男女,該是怎樣一種親密的關(guān)系,外人是不難想象的。再如,徐志摩遇難后十?dāng)?shù)日,凌叔華所寫的那篇悼文《志摩真的不回來了嗎?》,其情感之真摯,真可與四周年時(shí)林徽因?qū)懙哪瞧都o(jì)念志摩四周年》比并。

對此事,凌叔華晚年在一篇文章中曾做過解釋,“我對志摩向來沒有動過感情,我的原因很簡單,我已計(jì)劃同陳西瀅結(jié)婚,小曼又是我的知己朋友。況且當(dāng)年我自視甚高,志摩等既已抬舉我的文藝成就甚高。”至少后一個(gè)理由,是不能令人折服的,無論如何,總不能說陳西瀅的文學(xué)造詣比徐志摩高吧。

說了這么多,只想強(qiáng)調(diào)一點(diǎn),凌叔華是徐志摩可以信賴的一位女友,于是便將那個(gè)八寶箱托付給她了。

關(guān)系到一個(gè)女人的名聲

徐志摩去世后,這個(gè)八寶箱成了許多人關(guān)注的焦點(diǎn),尤其是里面的徐志摩日記。

最想得到的有兩個(gè)人,一是徐的妻子陸小曼,一是他當(dāng)年的戀人林徽因。相比之下,林的心情更迫切些。陸要得到,不過是為了搜羅丈夫的遺著,以便編輯徐志摩的日記集。而這些日記若公之于眾,必然會影響到林的名聲。

林徽因志在必得。

林徽因,原名徽音,后改為徽因,福建閩侯人,1904年出生。天生麗質(zhì),聰慧過人,有中國第一才女之譽(yù)。1919年隨父赴英國,1920年徐志摩由美抵英后,兩人相識遂相戀。陳從周在《徐志摩年譜》1922年志摩離婚條下特加按語說:“是年林徽因在英,與志摩有論婚嫁之意,林謂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后始可,故志摩出是舉,他對于徽因傾倒之極,即此可見。而宗孟曾說:‘論中西文學(xué)及品貌,當(dāng)世女子舍其女莫屬。’后以小誤會,兩人暫告不歡,志摩就轉(zhuǎn)舵追求陸小曼,非初衷也。”這是對徐林戀情關(guān)系的最早記載。

后來其父將女兒許配給梁啟超之子梁思成。林梁相戀期間,徐志摩仍窮追不舍。當(dāng)時(shí)梁啟超任松坡圖書館館長,該館分兩部,一部在北海公園內(nèi),二部在石虎胡同七號。星期天照例不開館,梁思成因特殊關(guān)系,自備鑰匙可自由出入,常邀林徽因去北海公園的一部里談天。據(jù)梁思成后來對梁實(shí)秋說,徐志摩亦時(shí)常至圖書館找林徽因,梁思成不耐騷擾,遂于門上貼一紙條,大書: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擾)。志摩只得怏怏而去。

林徽因也難忘舊情。1924年春,泰戈?duì)栐L華,徐志摩與林徽因都參與接待,時(shí)常見面,又引發(fā)了舊情。5月20日夜,當(dāng)泰戈?duì)栆恍袉⒊谈吧轿鲿r(shí),徐志摩陪同前往,胡適、林徽因等人送行。就在火車將要開動前,徐志摩仍在匆匆地給林徽因?qū)懶牛醇巴昶疖囈褑樱枷蜍囄玻獙⑦@封信遞給林,多虧了泰戈?duì)柕拿貢骱裰畽C(jī)警,將徐的信奪下。信中有這樣的話:“這兩日我的頭腦總是昏沉沉的,開著眼閉著眼卻只見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著我們不愿意的車輛,遲遲的向荒野里退縮。”于此可知,林與徐在5月17日有一場互訴衷腸的談話。

與梁思成結(jié)婚后,林徽因仍與徐志摩保持著一種親密的朋友關(guān)系。

徐志摩活著,即便知道他的日記里有彼此戀情的記載,林徽因也不會有什么提防:愛她既深且切的徐志摩,不會做出對不起她的事。徐志摩去世了,這些日記又保存在另一位女人手里,林徽因不能不憂心如焚了。

林徽因何等聰明,她知道,由她本人出面向凌叔華索要這兩冊日記,對方是不會交出的。她搬來了一個(gè)大人物,這便是他們這些人的老大哥,也是盟主的胡適。

當(dāng)時(shí)凌叔華正在北京度假,胡適讓凌交出八寶箱的具體情節(jié),如今已不可考。能看到的,僅是凌、胡間來往的信件,還有凌事后的追述。

交信的情形,凌叔華在1983年5月7日致陳從周的信中說:

至于志摩墜機(jī)后,由適之出面要我把志摩箱子交出,他說要為志摩整理出書紀(jì)念。我因想到箱內(nèi)有小曼私人日記二本,也有志摩英文日記二三本,他既然說過不要隨便給人看,他信托我,所以交我代存,并且重托過我為他寫“傳記”。為了這些原因,同時(shí)我知道如我交胡適,他那邊天天有朋友去談志摩事,這些日記,恐將滋事生非了。因?yàn)樾÷沼泝?nèi)(二本)也常記一些事事非非,且對人名也不包含,想到這一點(diǎn),我回信給胡適說,我只能把八寶箱交給他,要求他送給陸小曼。以后他真的拿走了……

從后來胡適的信中看出,凌叔華并不是這樣一整箱都送過去的,她將徐志摩與林徽因相戀時(shí)的那部分日記,也即不便讓陸小曼看,也不便讓外人看的英文日記,單獨(dú)給林徽因。然而,并未全送,僅送去半冊。林徽因當(dāng)然不依,將這一情況告訴胡適,于是便有了胡適1931年12月28日給凌叔華的信——

昨始知你送在徽音處的志摩日記只有半冊,我想你一定是把那一冊半留下作傳記或小說的材料了。

但我細(xì)想,這個(gè)辦法不很好。第一,材料分散,不便研究。第二,一人所藏成為私有的秘寶,則余人所藏也有各成為私有秘寶的危險(xiǎn)。第三,朋友之中會因此發(fā)生意見,實(shí)為最大的不幸,決非死友所樂意。

在緊接其下的第四條里,胡適為凌叔華陳明利害,多少帶點(diǎn)威脅口吻說:“你藏有此兩冊日記,一般朋友都知道。我是知道的,公超和孟和夫婦也皆知道,徽音是你親自告訴她的。所以我上星期編的遺著略目,就注明你處存兩冊日記。”意思是我已給你記錄在案了,你一日不將這兩冊日記交出,我一日不會給你銷案的。畢竟是胡適,為他人著想,是他一貫的作風(fēng),接下來編了一個(gè)小情節(jié),說,昨天有人就此事問他,意謂凌可將八寶箱里的東西全部交出,他對來人說:“叔華送來了一大包,大概小曼和志摩的日記都在里面,我還沒有打開看。”

“昨天我已替你瞞過人了,往后不能再瞞了。所以我今寫信給你,請你把那兩冊日記交給我,我把這幾冊英文日記全付打字人打成三個(gè)副本,將來我可以把一份全的留給你做傳記的材料。如此則一切遺留材料都有副本,不怕失散,不怕藏秘,做傳記的人就容易了。”胡適對凌叔華考慮得很仔細(xì),很體貼。

末后說:“請你給我一個(gè)回信。倘能把日記交來人帶回,那就更好了。”

事已至此,凌叔華只好將那兩冊英文日記交來人帶去。

胡適自然將其轉(zhuǎn)交給了林徽因。這一結(jié)果,可從趙家璧《徐志摩和〈志摩全集〉》一文得知,趙說:“據(jù)陳從周說,后由林徽因保管。”

不光是這兩冊徐志摩的英文日記,幾乎八寶箱里的全部東西,都交給林徽因了,包括陸小曼的日記。至于讓人全部打印,將一份最全的副本交凌叔華的話,不過是一句誑話。

不久,凌叔華就發(fā)覺上了當(dāng),當(dāng)即給胡適寫信,表示自己的失望與愧疚(對不起徐志摩)。信中說:“前天聽說此箱已落入徽音處,很是著急,因?yàn)閮?nèi)有小曼初戀時(shí)日記二本,牽涉是非不少(罵徽音最多),這正如從前不宜給小曼看一樣不妥。”然而,“木已成舟,也就不必說了”。(此信在《胡適來往書信選》中排在胡信之前,我以為有誤,待考。)

傷透了一個(gè)女人的癡情

可憐的是陸小曼,一直到多少年后,都在苦苦地期待著,以為丈夫生前的男女朋友,都會把他們保存的書信或日記交給她,讓她編成丈夫的文集,盡了這份未亡人的癡情。

陸小曼,名眉,江蘇武進(jìn)人,1903年出生于上海,少年時(shí)隨父母到北京,研習(xí)書畫,多才多藝,十幾歲便成為北京交際場中的名媛。1920年與王賡結(jié)婚,王長陸七歲,美國西點(diǎn)軍校畢業(yè),與艾森豪威爾同班。王與徐志摩為好友,難以分身時(shí),常讓徐陪陸跳舞游玩,二人遂墜入愛河。1926年與王離異后,即與徐成婚。

徐志摩去世后,陸小曼立即著手搜集出版丈夫的遺文,第二年便編成詩集《云游》,由新月書店出版;1936年又編成日記書信集《愛眉小札》,由良友圖書公司出版;抗戰(zhàn)爆發(fā)前,與趙家璧編成《志摩全集》八卷,未及出版;1947年,又勉強(qiáng)出版了《志摩日記》。她一直都想得到的,不是自己的兩冊日記,而是先存在凌叔華處,后又轉(zhuǎn)到林徽因手里的,徐志摩的兩冊英文日記。

凌叔華將八寶箱交給胡適后,就知道那兩冊英文日記難見天日了,不過,她以為陸小曼的兩冊日記,胡適還是會給陸的。孰料事出意外,她也無能為力。未能保存好八寶箱,又未能寫出傳記,她愧對徐志摩;來日方長,總得有所依恃,更不愿得罪胡大哥。跋前躓后,進(jìn)退失據(jù),真是難為了這個(gè)心里透亮的女才子。然而,畢竟是世俗中人,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屈服了胡適的“旨意”,后來甚至主動將徐志摩的一份遺稿交給胡適,而不是交給更為可靠的陸小曼。

晚年,凌叔華從海外致陳從周的信上說:“但胡不聽我的話!竟未交出全部。小曼只收回她的二部日記(她未同志摩結(jié)婚前的日記已印出來了!但許多人還以為另有日記)。”

在《徐志摩和〈志摩全集〉》一文中,趙家璧在引用了上面的話后,接下來說,根據(jù)這一線索,印在《愛眉小札》后面,由陸小曼親手交他發(fā)表的日記(1925年3月11日至7月11日),應(yīng)當(dāng)就是凌叔華那里交給胡適,而又由胡適交給陸小曼的。但這也僅一部,而且據(jù)趙的記憶,小曼從未對他說過,這部日記是志摩死后由北平友人交來的。

確實(shí)不是由北平友人交來的。在《愛眉小札》序里,陸小曼說了這兩本日記的來由:“說也奇怪,這兩本日記本來是隨時(shí)隨刻他都帶在身旁的,每次出門,都是先把它們放在小提包里帶了走,惟有這一次匆促間把它忘掉了。看起來不該消滅的東西,是永遠(yuǎn)不會消滅的,冥冥中也自有人在支配著。”

讓人不解的是,徐志摩剛?cè)ナ谰椭志庉嬈溥z文集,并草擬《遺著目略》的胡適,后來一反常態(tài),對此事甚是冷淡。趙家璧在他的文章中,說過這樣一件事——

1935年6月到北平,曾去米糧庫胡同拜見他。當(dāng)我提到接下去擬編印《志摩全集》時(shí),他反應(yīng)冷淡。10月中,我知道他到上海,就在北四川路味雅酒樓宴請他,并請陸小曼等作陪。席間,小曼就向胡適談了她和我已把《志摩全集》初稿編定就緒,要求他把志摩給他的信以及給北方朋友的信由他收集后早日寄滬,也談到留在別人手中的幾本日記的事,最后還要求胡適為這套全集寫一篇序。我看出胡適當(dāng)時(shí)對小曼的請求不置可否,似乎毫無興趣。

說穿了一點(diǎn)也不奇怪,原因就出在小曼那兩本日記上。如果說,凌叔華起初提醒胡適,“內(nèi)有小曼初戀時(shí)日記二本,牽涉是非不少”,胡適還不以為然的話,那么,當(dāng)凌叔華將八寶箱里的文稿全部交出,胡適看了,就不會不以為然了。內(nèi)中確有對胡適不恭的話。這一點(diǎn),在后來凌叔華給陳從周的信上也能見出,“小曼日記內(nèi)(二本)也常記些事事非非,且對人名也不包含”。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胡適在將徐志摩的英文日記交林徽因的同時(shí),也將陸小曼的日記交林處置,他為林徽因幫了那么大的忙,林徽因不會不為他考慮。

可嘆亦復(fù)可憐的是陸小曼。胡適這樣對待徐志摩,這樣對待她,讓她傷透了心,卻又不明就里。1947年2月,為紀(jì)念志摩五十歲生日,她搜羅家中的舊日記,勉強(qiáng)編起一本薄薄的《志摩日記》。在序中無奈地說:“其他日記倒還有幾本,可惜不在我處,別人不肯拿出來,我也沒有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林徽因任清華大學(xué)建筑系教授,1955年因病去世。

1965年,陸小曼去世。

凌叔華1947年隨陳西瀅僑居海外,1990年病中回到北京,不久即去世。

八寶箱之謎,怕永遠(yuǎn)不會解開了。

1996年3月2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中阳县| 淳安县| 普兰县| 芦溪县| 垦利县| 嘉善县| 永平县| 绥滨县| 西平县| 武定县| 石家庄市| 泰兴市| 宜昌市| 蕉岭县| 韶山市| 东阿县| 牡丹江市| 即墨市| 涿州市| 瑞金市| 介休市| 天峻县| 桂东县| 大石桥市| 成都市| 涟水县| 安塞县| 多伦县| 佛山市| 微博| 濮阳市| 黎城县| 夏津县| 马山县| 大丰市| 开封市| 应城市| 田阳县| 沈阳市| 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