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姜文煥見餐廳之外,居然是一片闊大的演武場,自覺與帝辛十分親近,便開口道:“陛下,小弟聽聞陛下十多年前便能力拽九牛,堪稱人間第一強者?!?
“但小弟自幼勤學苦練,自覺東魯已無人可敵,懇請陛下指點一二?!?
看著戰(zhàn)意昂然、躍躍欲試的小舅子,帝辛細細的回想了下現(xiàn)實模擬,他這小舅子姜文煥脾氣火爆,武功也極為了得,雖無異術(shù)傍身,但也是絕頂武將了。
只是練武太過,腦子似乎不太聰明。
現(xiàn)實模擬中,他被自己逼反之后,便一直被困在游魂關(guān)之外,二十多年不得寸進。
若非金吒、木吒使計,定然破不了竇榮執(zhí)掌的游魂關(guān)。
現(xiàn)在,他居然敢向自己發(fā)起挑戰(zhàn)。
也罷,正好讓他看看,這所謂的萬人敵能不能接下他一分力。
帝辛便開口道:“文煥吾弟,朕聽聞你有萬夫不當之勇,亦是難得的少年英雄。”
“恰好朕也許久未曾動武,難得有人挑戰(zhàn),那朕就讓你讓你百招!”
姜文煥聞言,臉色一紅。
帝辛的強橫他早有耳聞,但他向來未曾遇到過敵手,不覷任何人。
只覺帝辛所言的讓他百招,對他而言,是小覷了他。
但帝辛是商王,亦是他姐夫,他也不好多說什么,便帶著三分惱怒,選了一把斬將刀。
帝辛隨手拿了一根熟銅棍,靜候姜文煥出手。
先前同黃飛虎切磋,沒料黃飛虎已經(jīng)接不住他才使三分力的一招。
如果現(xiàn)在他先出手,怕又要給小舅子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了。
讓他一百招,施展平生所學,再敗他,才能讓他輸?shù)梅?,更無怨言。
見帝辛未動,姜文煥刷了個刀花,便道:“陛下,那我就先出手了!”
姜文煥運刀如飛電,連連劈砍數(shù)十招,而帝辛輕松挪動腳步,卻始終沾不到帝辛分毫。
眼見百招已過,想到帝辛所言的讓他百招,姜文煥面子有些掛不住,便施展家傳絕學,人刀合一,化作一道旋風,向帝辛擊來。
帝辛也這招來勢洶涌,怕不是姜文煥最強一刀了,便丟了熟銅棍,伸出兩指,輕輕松松的夾住了刀鋒,讓姜文煥這道人形龍卷風止住了腳步。
姜文煥拼盡全身氣力,卻無法拔動斬將刀,只能無奈認輸。
但反倒是輸了,姜文煥臉色惱紅之色盡退,一臉坦然,道:“陛下高明,無論是速度,還是力量,小弟都差之遠矣!人間至強,果然名不虛傳!”
帝辛笑了笑。
姜文煥雖然年輕,但也輸?shù)锰故?,臉色居然沒有半分沮喪。
難怪他無論如何都攻不破游魂關(guān),卻還能屢敗屢戰(zhàn),一打就是二十多年。
就憑這性子,也得好好培養(yǎng)培養(yǎng)。
帝辛便拍了拍姜文煥肩膀,以示親近,道:“文煥,日后常進宮看看你姐姐吧!”
姜桓楚想勸阻,姜文煥卻一口就答應了。
送走東伯侯父子之后,帝辛便又去看了下北宮三女,如今正在干啥。
結(jié)果未到北宮,便能聽到鑼鼓喧天之聲。
走近一看,方才發(fā)現(xiàn),妲己正如他所言,將北宮宮女使喚了起來。
力氣大的粗使丫頭,便由王憐兒教著敲鑼打鼓;身材婀娜的,便由妲己教著舞蹈。
卻是妲己給她們姐妹打包票,已經(jīng)將帝辛迷惑得死死的,只要伺候好帝辛,必能完成娘娘的任務。
而帝辛也經(jīng)常宿于北宮,時不時還來個大被同眠。
胡喜媚和王憐兒便信了她們大姐頭的話,按照妲己的要求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歌舞編排中。
但帝辛卻瞧著不對勁,這音樂,這舞蹈,用作新人結(jié)婚倒挺合適,但放在祭祀典禮上,未免太過輕浮。
便令妲己她們停下,讓宮女散了,說道:“美人啊!歌舞雖妙,但朕覺得這委實不適合放在祭祀之中?!?
妲己聞言,小嘴翹得老高,“陛下,妾身都排練了三天,你卻和妾身說不合適!妾身不答應!”
胡喜媚和王憐兒也湊了過來,搖著帝辛的臂膀。
三個妖精!
帝辛哪能忍得???
翻云覆雨之后,帝辛對心滿意足的三女道:“此次劦祭,乃是朕自掃滅東夷之后,舉辦的最盛大的一次典禮,要向先祖告慰朕在東夷的斬獲!待劦祭結(jié)束,新年來到,便能冊封妲己為妖后,封你們兩為妃了!”
“這劦祭所祭的乃是大商列祖列宗,向來要求莊嚴肅穆。倘若你們以這歌舞登場,怕不是滿朝文武、八百諸侯都要笑你們:到底只是妖類,不知人間禮數(shù)!”
妲己聞言,粉拳捶打著帝辛的胸口,氣道:“他們要笑便笑!妾身盡力了,我妖族又不需要祭祖,若非嫁給你,我哪里需要這般頭疼?”
胡喜媚卻道:“姐姐,也并非所有妖族都不祭祖,妾身傳承記憶中有些肅穆的歌舞,似乎可用!”
帝辛道:“可以一試!如果排練好了,喊朕來看看,便知是否能行了!”
西岐。
姬發(fā)原本英俊的面龐,都蒼老了幾分。
本就是六十七歲高齡,如果沒有年輕之時兄長伯邑考分享的仙丹,他怕不是早已垂垂老矣。
但現(xiàn)在,他的幾個兒子看起來都比他要衰老。
但帝辛推恩令之事,讓他苦惱不已。
壓是壓不住了。
雖然最小的弟弟還在襁褓之中,但已經(jīng)成年的弟弟們手中掌握的勢力,卻已經(jīng)超過了姬發(fā)十個同母兄弟的勢力之和。
而且,同母兄弟,也一樣動了分家的念頭。
西岐,畢竟不比大商。
邊陲之地,氣候干旱,比不得大商物產(chǎn)豐饒。
就連房子,都同大商不同,以穴居為主。
如果西岐基業(yè)由一人繼承,那姬發(fā)的這些庶兄弟便分不了多少家產(chǎn)了,日后怕是連吃肉都吃不到,數(shù)代之后,怕是與平民無異了。
就連姬發(fā)的叔叔,虢仲、虢叔都起了分家的念頭,不時向姬發(fā)施壓。
如今的西岐,也不復過往的平和,各家緊閉門戶,無事不敢外出。
來此養(yǎng)老的諸國士大夫也感受到了氣氛的不對勁,許多人選擇了離去。
在姬旦的建議下,姬發(fā)最終以姬考未歸為由,拖著此事,只言待姬考歸來,必然會照帝辛旨意,公平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