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星期五。
貝爾斯登與摩根大通簽署‘臨時借款協議’,以便在收購失敗的情況下,保證摩根大通的利益。
蘋果股價稍有回調,盤中沖高回落,報收143.01美元。
收盤后,李西安前往律所,與阮念薇的代理律師和會計簽訂投資協議,打款交割。
值得一提的是,阮念薇近期忙著畢業實習,時間緊張沒親自出面,避免了雙方在商言商談判的尷尬。
賬戶上一下子多了三百萬美元,讓李西安平添幾分緊迫感。
作為一位曾經的基金經理,看賬戶上趴著一串現金存款數額,就像保潔員看到廁所坑位里有一團怎么也沖不掉的謝特。
現金在賬戶上多趴一天,都是虧損。
還好接下有周末兩天時間,可以讓他從容考量這筆錢該怎么花掉。
首先扣除2%管理費,六萬刀,加上代購買包賺的一萬五千刀。
李西安私人賬戶入賬七萬五千刀,他沒第一時間把錢轉進股市,而是到華爾街附近的希爾頓酒店長租了一間套房。
或許是出于大學時代精窮的補償心理,他頗有小布爾喬亞追求享樂的調性,條件允許絕不會苦了自己。
之前沒錢跟阿三同住屋檐下,如今手頭稍微寬裕點就不愿忍受了。
而且其實住酒店不貴,現如今是酒店淡季。長租每日租金兩百刀,贈送早餐自助,免費洗衣服等瑣碎服務。
算一算天天面對阿三那張臭臉,吃喝拉撒付出的機會成本,比租房劃算。
“機會成本。”
李西安坐在酒店套間的書房里,寫下一個名詞。
所謂機會成本,對于手握三百萬現金的他而言,即是拿出計算器算賬,在許多投資賺錢機會中找到最優解。
前天他跟阮念薇約會,將目前這場危機籠統的描述為“金融危機”。
實際上,這場危機大致應該分成三個階段,當下:
貝爾斯登破產被收購,華爾街投行紛紛爆虧,是由房地產行業崩盤引發的‘次貸危機’。
其次,九月份雷曼兄弟轟然倒塌,掀起系統性風險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過后,風險隨著美元霸權,傳導蔓延至全世界每個角落,形成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
三個階段依次演變過度。
經濟危機中,最賺錢的投資機會毫無疑問是抄底優質資產;前兩個階段,賺錢的投資機會卻有些難以理清。
債權市場,電影《大空頭》主角原型利用CDS做空房地產行業,創造了數百倍的收益率神話。
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原油和黃金皆不同程度走出了暴漲暴跌的趨勢。
股指期貨,外匯指數,金融危機后同樣暴漲暴跌。
反倒是股市,某些個股走勢存在優秀的盈利空間,但市場總體行情不如前兩者那么可觀。
李西安炒股是因為本錢少,股市門檻低。
三百萬現金在手,基本所有投資市場都對他敞開大門了,因此便要權衡股市還是不是最優解。
“咔噠,咔噠。”
碳素筆敲擊紙面,發出有規律的響動。
李西安思索許久,最終扔掉碳素筆打開電腦,決定收集目前市場最新財經消息研究一下再說。
市場是動態的,不能完全按照記憶刻舟求劍,去計算某一波行情的盈虧。
他經常關注的新聞財經平臺有好幾個,華爾街日報和CNBC不用多說,前者是老牌權威媒體,門戶網站也搞得有有聲有色。
經常能看到一些真正的華爾街大佬出沒。
后者雖然小白了點,但架不住信息量大,全天候24小時都能看到最新消息。
除此之外還有investopedia和American兩個網站,invest上有個金融詞典功能很好用,直到他上輩子重生前還一直在用。
American偏向一級市場,常見關于并購、重點事件、政策之類的分析文章,有點類似國內的‘雪球’,或者加強版東財股吧。
散戶老哥們動不動文字激揚指點江山。
李西安花了兩個小時,幾個網站掃了一圈,沒找到什么有建設性的內容。
現在美利堅金融行業,就像躺在ICU里的患者,內行人都知道難頂。
可在失去全部生命體征,官方宣布生理性死亡的前一秒鐘,沒有誰敢認定患者死了。
個子高的頂在前面,竭盡全力對體格龐大的患者進行搶救。
個子矮的金融民工小嘍啰們,歌照唱舞照跳粉飾太平。
普通屁民眼睜睜看著ICU里的患者逐漸失血過多,卻不知道真正發生了什么。只能宛若地震前的螞蟻一樣,發自本能躁動不安,然而除了沒頭沒腦宣泄戾氣,什么也做不到。
總而言之,危機正在發生著,但需要時間醞釀才會變成滔天巨浪。
【美聯儲出錢挽救貝爾斯登,身為自由主義者,我想說請預防道德性風險。但不可否認,美聯儲這一舉措給予了市場信心;摩根大通吞并了一頭巨獸,在行業壟斷的道路上更進一步;至于普通投資者,重拾信心,去買回之前因為恐慌拋掉的股票、債券吧。你們火熱的市場又回來了。
PS:請允許我說最后一句,FXXXYOU貝爾斯登,以及華爾街所有投行……為了所有因這場事故而破產的普通投資者。】
李西安看著American網站上,一位標簽為個人投資者的賬戶發表的文章,戲謔地笑了起來。
眼下勸人投資炒股,跟那位想挖他去貝爾斯登的獵頭一樣,自以為是指點江山,實際上與49年忽悠人入黨沒區別。
“美利堅將再次偉大(大拇指表情)。”
李西安敲擊鍵盤,在文章下方陰陽怪氣評價了一句。
“FXXXYOU,來自高盛的騙子,美利堅因你而無法偉大。”文章作者在線秒回。
說起來華爾街的金融民工們,日常中使用的社交網絡軟件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很少。
李西安初入職高盛時,加了一個其他組同事組建的咖啡外賣群,第二天就被合規部門的同事找上門提示合規風險。
影視劇中常見,華爾街民工不管加班多晚,都要一堆人跑去酒吧嗨皮,更多的是為了交流關系,互換消息。
所以私下聯系要保持距離,American這樣公開的金融社區網站,就成了很多投行民工吹牛侃大山的首選地方。
玩的多了,不難確認個人身份。
“高盛讓你虧了多少錢?”李西安問道。
他能因為跟人吵架專門去學韓語,顯然在撕逼吵架這方面不是什么好鳥。
這一點并沒有因為年級增長而變好,反倒年輕時有些自卑放不開手腳,年紀越大越有斗志。
“你們跟貝爾斯登都是一路貨色,無數破產的普通投資者,有你們一份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