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要奏報
- 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
- 問煙不是天
- 2067字
- 2023-03-28 17:00:00
朱由檢無奈,又伸手幫王體乾擦拭著淚水。
話說怎么都這么容易哭呢,合著做了這么久的宦官,什么沒學到,就把哭這一招精髓給學到了嗎。
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哭竟然還成為了政治手段。
朱由檢當即開口安慰道:“體乾吶你可要保重好身體,日后啊這司禮監諸多大事小事可離不開你呀”
“朕相信憑著你的才能,可不會比那些內閣大臣或者各部尚書侍郎什么的來得差”
不過此時朱由檢又想到那崇禎皇帝的勞累,都那么勤政了,也沒見有太大改變。
于是繼續說道:“所以遞上來的奏折都是一些尋常小事的話,就由你代朕處理了,只有涉及到重要大事的時候,你再上報于我”
朱由檢還想到,崇禎皇帝太過于多疑。
總是覺得這個會背叛他,那個會背叛他。
弄得最后是‘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為寇仇’。
這樣的君臣關系又能做成什么事呢,到頭來都落了個國破人亡的下場。
所以朱由檢決定,要大力發揚疑人不用疑人不用的精神。
既然信任就應當充分放權,而不是這也擔心那也擔心的,這樣苦了自己也害了所有人。
當然了,這也離不開夢境的背書。
朱由檢相信,憑借著王體乾的才干,他完全可以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至少一般性政務奏折是難不倒他的。
如此一說完,王體乾的情緒就變得更加激動了。
口口聲聲的就喊著要為陛下誓死效忠,要為陛下留光最后一滴血之類的言語。
整得朱由檢都不好意思插嘴。
說著,王體乾似乎猛然想起了什么事情,連忙說道:
“啟稟陛下,老奴在前日看到一封奏報,是從薊鎮傳來的,老奴不敢妄下決斷”
“奏報上寫著什么?”
王體乾聞言連忙從袖兜中拿出此奏折,恭敬的呈交給陛下。
朱由檢當即接過,深深的看了王體乾一眼。
這奏折都帶來了,看樣子是有備而來呀。
但也從側面說明這事兒肯定不簡單,竟然引起了王體乾的高度重視,而且還在這樣的氣氛之下交給了他。
他當即翻開奏折,仔細觀閱起來。
上面的內容實屬平平無常,大概意思就是說。
在簡單描述了事情的一系列經過以后,位于遼河套的察哈爾部,準備帶著數萬眾西遷。
察哈爾部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之一,號稱蒙古中央萬戶,在北元時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屬部落,到了如今實力依舊不俗。
遼河套在遼東的西北方向,最重要的是,有了遼河套察哈爾部的存在,建奴想要南下就只能去啃堅固的關寧錦防線。
而現在的問題是,察哈爾部不在遼河套玩兒了,想要往西邊跑。
如此這一塊地界就空了出來,這樣的話建奴想要南下,就可以從遼河套繞道蒙古,再從薊鎮區域翻入長城,最后就能直接殺入京師腹地。
是的,朱由檢想起來了。
這不就是在崇禎二年時,所發生的最為恥辱的己巳之變嗎。
建奴頭子黃臺吉親率大軍繞道蒙古,避開了寧遠和錦州的防線。
分兵三路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如此再無什么可以阻擋他們的地方。
在援軍到來之前連克數城劫掠了大量的物資,甚至還直逼京師城下,最后還能安然無恙的揚長而去。
朱由檢意識到,原來己巳之變,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冒出了苗頭呀。
或者說,在這個時間點,在察哈爾部離開遼河套的時候,就應該想到建奴會繞道蒙古南下入關的。
而且朱由檢保證,崇禎皇帝在這個時間點上,并沒有看到過這封奏折,等崇禎皇帝知道此事后,恐怕都已經為時也晚了。
朱由檢當即看向王體乾問道:“體乾,你對此事如何看呢,你認為察哈爾部離開遼河套后,對我大明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王體乾聽后認真的想了想,在思索片刻后沉聲說道:“老奴不敢妄下斷言,只是認為這察哈爾部一旦離開遼河套,那么關外的左翼地區恐怕會變得很不安穩”
朱由檢又問道:“你可有辦法讓察哈爾部繼續待在遼河套,守好我大明關外的左翼地區呢”
近年以來,隨著建奴的強勢崛起,這不僅僅使大明傷透了腦筋,也讓蒙古深受其害。
因為有了共同的敵人,所以在這些年來大明和蒙古各部的關系也還行,從萬歷時期就開始有了頻繁往來。
不過現在嘛,察哈爾部也頂不住建奴帶來的壓迫感了,在故地混不下去了就想要跑路。
這讓朱由檢又有了緊迫感,因為這察哈爾部也不是個好東西。
雖說察哈爾部日子過得艱難吧,但也還能湊合,但他們非要往西跑,一路沿著長城就跑到了宣府地帶。
然后做什么呢,再收拾整合了當地的各個部落以后,就開始找大明朝廷要錢了。
美名其曰‘市賞’,俗稱保護費。
崇禎皇帝“盡革其賞”最后沒給。
沒給就打唄,沒過多久這察哈爾部就開始大舉入侵大同,殺死明朝軍民數萬人,還差點就攻占了大同城。
無奈,朝廷只能繼續給錢。
可盡管如此,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里該搶該殺的依舊繼續。
再后來這察哈爾部想重新殺回故地,只可惜此時此地的各個部落都已經服從了建奴。
這打狗還得看主人呢,建奴當然不能眼看著有人欺負自家狗子了,建奴頭子黃臺吉當即就率兵出擊,打跑了察哈爾部。
說來好笑,將宣府攪得雞犬不寧的察哈爾部。
最后還是被建奴頭子黃臺吉一路遠征,閱過大半個長城,一口氣將其給趕到青海去了。
一想到這里,朱由檢就不禁嘆了一口氣。
眼看著異族在自家門口打得這么熱鬧,而明朝廷卻只能眼巴巴的就這樣干瞪著。
這若是讓永樂皇帝知道竟然有異族在自家門口跳得如此歡快的話,不知道得氣成什么樣子,反正這棺材板兒多半是蓋不住了。
面對陛下的問題,王體乾不太確定的建議道:“陛下,咱們要不先試著與察哈爾部交涉交涉,也好穩住他們繼續待在遼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