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父親就很少在身邊。盡管周圍的人都很尊敬父親,并不停地稱贊父親的功德,阿圓卻不能感受到一絲一毫父親的溫暖。
自小母親一直在身邊陪伴,父親只是偶爾出現的陌生人。
——————
稞麥熟了。
天涼了。
風一吹,帶來了稞麥成熟的香味。
母親帶著幼小的阿圓守在渡口。來來往往的人,認識的向母親打個招呼,不認識的就匆匆地走過去。阿圓累了就讓母親抱一抱,休息好了就下來走一走。他不明白,為什么母親要在渡口等父親。他只知道在河岸旁跑來跑去玩的比在家開心。
等了很久。
父親終于來了,一上岸,母親就抱著阿圓快步走過去迎接父親。
父親從母親身上接過阿圓,攜手一同回家。
一路母親笑容滿滿,這是母親半年來笑的最開心的時候。阿圓多希望父親能夠在母親身邊,這樣母親就能天天有笑容。
父親帶了很多東西回來,家人每個人都有一份。父親在的時候,家里比平時熱鬧多了;族長和各個長輩都過來看望父親;還有很多陌生人過來跪拜在父親面前,請父親幫他做主。
阿圓很希望他們都走開,這樣父親就能陪母親和他;可是,一些人走了,另一些又來了。
能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在夜晚,其他人都走了,家里只剩自家人。父親抱著阿圓與家人說著家里的事,雖然阿圓聽不懂大人們在說些什么,可是他感到很幸福,因為父親抱著他,他喜歡父親。
——————
父親離開后,家里和往常一樣冷清。每個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只有母親在陪伴阿圓。
母親教阿圓認識一些簡單的字,偶爾獨自在廚房給阿圓做些糕點解饞。
當母親和祖母在紡線織布時,阿圓喜歡一個人在院子里玩;爬容易上去的樹,看小螞蟻在草叢中忙忙碌碌地走著,躺在竹椅上無聊的看著天空。
翩翩起舞的蝴蝶,給他帶來歡樂;飛來飛去的密封,給他帶來樂趣;偶爾跳來的蚱蜢,同樣讓他高興半天。
父親在不在身邊,對阿圓來說似乎沒有任何影響。
——————
母親經常坐在房內,呆呆看著燃燒的蠟燭。
阿圓在母親懷里,沒過多久,便睡著。
當阿圓醒來時,已是天亮,叫喚幾聲母親。母親便從外進來,幫著阿圓穿衣起床。
——————
阿圓懂事后,終于知道父親回來次數少的原因。
他想著自己快快長大,長大后他就可以照顧母親和祖父母。
——————
在夜里醒來時,阿圓經常看著母親房內的燈還是亮的。阿圓催母親早些睡,母親告訴他,不累沒事再紡些紗。
阿圓知道,母親在思念父親。
——————
祖父的身體舊疾復發,本地的藥師表示自己沒有能力治好。于是,家里托人傳信給父親,隔七八日,父親匆匆趕回,帶了一名醫士。那名醫士醫術高深,喝他的藥后,祖父的病逐漸好轉。隔了幾個月后,祖父母隨著仆役到父親那邊去了。
祖父母離去后,偌大的家只剩下阿圓與母親,顯得更冷清。
不久,父親為家里請了一名女傭來照顧阿圓與母親。女傭的到來,給家里增加了一絲熱鬧,卻終歸還是冷清。
——————
母親的白發在增加,人也逐漸消瘦。醫士說,是情志所傷、心氣郁結,開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阿圓每天想著法讓母親開心,可是母親笑過后,又眉頭緊鎖。
就這樣過了幾年,阿圓腦袋都要想破了,還是沒有找到方法讓母親開心。
父親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也許,父親將他們遺忘了。
——————
母親開始變得神志不清。
剛開始,只要阿圓出現,人就恢復正常。到后來,阿圓出現,也不恢復正常。
阿圓心里很難受,讓女傭緊緊跟隨母親。女傭累了,他繼續跟著;所幸母親只是在若埭若隰,沒有到更遠的地方。
縱然心如刀割,日子還是要一天天的過。
阿圓感覺自己長大了,自己可以照顧好母親。他不想去發現這個現實,自己能照顧母親的心嗎?
母親的病癥越來越重。
一個夜里,母親離去了,永遠的離去了。
他雖然做好了準備,還是感覺很突然。
——————
若時光能靜止,那應該有多好!
時光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