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的物理世界
- 趙世洲
- 1109字
- 2023-03-24 17:53:56
總序
葉永烈
放在你面前的這套“中小學科普經典閱讀書系”,是從眾多科普讀物中精心挑選出來的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科普經典。
少年強,則中國強。科學興,則中國興。廣大青少年,今天是科學的后備軍,明天是科學的主力軍。在作戰的時候,后備力量的多寡并不會馬上影響戰局,然而在決定勝負的時候,后備力量卻是舉足輕重的。
一本優秀、生動、有趣的科普圖書,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這門科學的“招生廣告”,把廣大青少年招募到科學的后備軍之中。
優秀科普圖書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這套“中小學科普經典閱讀書系”的作者之一高士其,是中國著名老一輩科普作家,也是我的老師。他在美國留學時做科學實驗,不慎被甲型腦炎病毒所感染,病情日益加重,以致全身癱瘓,在輪椅上度過一生。他用只有秘書、親屬才聽得懂的含混不清的“高語”口授,秘書記錄,寫出一本又一本膾炙人口的科普圖書。他曾經告訴我這樣的故事:有一次,他因病住院,一位中年的主治大夫醫術高明,很快就治好了他的病,令他十分佩服。出院時,高士其請秘書連聲向這位醫生致謝,她卻笑著對高士其說:“應該謝謝您,因為我在中學時讀過您的《菌兒自傳》《活捉小魔王》,愛上了醫學,后來才成為醫生的。”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就拿著名科學家錢三強來說,他小時候的興趣變幻無窮,喜歡唱歌、畫畫、打籃球、打乒乓、演算算術……然而,當他讀了孫中山先生的重要著作《建國方略》(一本講述中國發展藍圖的圖書)后,深深被書中描繪的科學遠景所吸引,便決心獻身科學。他屬牛,從此便以一股子“牛勁”鉆研物理學,成為核物理學家,成為新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
蔡希陶被人們稱為“文學留不住的人”,盡管他小時候酷愛文學,寫過小說,但是當他讀了一本美國人寫的名叫《一個帶著標本箱、照相機和火槍在中國的西部旅行的自然科學家》的記述科學考察的書后,便一頭鉆進生物學王國,后來成為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著名的俄羅斯科學家齊奧科夫斯基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宇宙航行事業,那是因為他小時候讀了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從地球到月球》,產生了變幻想為現實的強烈欲望,從此開始研究飛出地球去的種種方案。
童年往往是一生中決定志向的時期。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苗壯方能根深,根深才能葉茂。只有從小愛科學,方能長大攀高峰。“發不發,看娃娃。”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將來是否興旺發達,要看“娃娃們”是否從小熱愛科學。
中國已經站起來,富起來,正在強起來。中國的強大,第一支撐力就是科學技術。愿“中小學科普經典閱讀書系”的廣大讀者,從小受到科學的啟蒙,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長大之后成為中國方方面面的科學家,擔負中國強起來的重任。
2019年5月22日于上海“沉思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