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小童
一 鼻涕鬼大人
我在前面指出,家喻戶曉的“五大御伽草子”不是各自獨立發展的,彼此之間存在著聯系。接下來要說明的一點是,在相隔甚遠的各地傳承下來的民間故事中,有些故事和“五大御伽草子”存在聯系,但這種聯系卻早已被傳承人遺忘。與傳說不同,民間故事的講述人并不相信、也不用讓聽眾相信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而且人們對民間故事的記憶往往都形成于兒童時期,所以過去很少有人給學者認真講述民間故事,導致其搜集工作遲遲沒有進展。但從另一方面看,正因如此,民間故事才有幸躲過了三流學者的胡編亂改。如今一旦發現新的故事資料,就會給學界帶來新的啟示。可問題在于,我們應該如何抓住這些民間故事尚能保存完好的機會,盡可能多地將其正確記錄下來。幸運的是,近十幾年來,陸續在一些令人意料不到的地區發現了幾位優秀的傳承人。其中,有些人幸運地遇到了熱情支持資料搜集事業的工作人員,有些人則親筆記錄了自己傳承下來的相關記憶。他們較早的記錄工作,都在彼此不了解對方記錄內容的情況下完成,沒有任何預設,卻純粹偶然地取得了一致,這顯然對未來的故事研究頗有意義。尤其是日本列島南北兩端的故事資料,從來都沒有人做過比較研究,而最近搜集工作的結果卻顯示,這兩地的民間故事十分相似,或者彼此之間存在著一些意蘊深長的差異。對我們而言,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好時機,絕不能白白浪費。否則,即使花費時間去搜集更全面的資料或者統一出版規格,也只能重蹈“五大御伽草子”的覆轍。
我們首先引用一個最出乎意料的例子,以此為開端,尋覓《桃太郎》的古老形式。這是流傳于九州熊本縣西北部的小山村、玉名郡真弓(現熊本縣玉名郡)[1]的一則古老故事,由該郡南關町出身的多田隈正巳記錄(見《旅與傳說》,第2卷,第7號)[2]。故事的主人公有個不普通的名字,叫“鼻涕鬼大人”,情節也未染上童話的色彩。但是,在神童的誕生奇跡、善良爺爺的幸福結局等方面,這則故事仍與那些以天賜的孩子為主人公的民間故事完全相同。此外,我們還能在細節上找到許多相似之處,可見這則民間故事并不像講述人以為的那樣獨有千秋。下面,抄錄其中的一個情節。
從前村里有個老頭,他每天上山拾柴,再拿到南關去賣,靠此勉強度日。
某日,老頭一根薪柴都沒賣出去。他無奈地坐在橫跨小河的橋上,但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忽然從背上卸下薪柴,邊向龍王祈禱,邊把薪柴沉入水中。做完后老頭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
這時,忽然從水中出現了一位美麗的貴婦人,懷里還抱著一個極小的孩子。
“爺爺,你善良誠實,每天勤奮工作,龍神非常高興,想把這位孩子賜給你當作獎賞。他叫鼻涕鬼大人,會實現你所有愿望,但他每天都要吃三頓醋拌生蝦,千萬不要忘記!”說完,美女又回到水里,消失不見了。
老頭萬分欣喜,懷里抱著鼻涕鬼大人回家,并請他坐鎮在神龕上,每天給他吃醋拌生蝦。
從此,無論是大米還是金子,只要老頭向鼻涕鬼大人祈禱賜予,鼻涕鬼大人就會捏緊鼻孔用力擤鼻子,之后老頭需要的東西就瞬間出現在眼前了。老頭再也不用進山辛苦拾柴了。他住的房子富麗堂皇,那也是鼻涕鬼大人擤了一下鼻子賜給他的。庭院里還建有好幾個倉庫,里面裝滿了糧食和金銀財寶。就這樣,老頭很快變成了百萬富翁。
老頭的工作不過就是每天到南關市場買些鮮蝦來做醋拌生蝦,可時間長了,他連這樣簡單的工作也懶得做了。有一天,老頭從神龕上請下鼻涕鬼大人,說道:
“我沒有什么愿望了,請您回到龍宮吧,替我向龍神問好!”
聽完,鼻涕鬼大人默默走出了門外。不一會兒就傳來了鼻涕鬼大人擤鼻子的聲音,就在那時,老頭的房子、倉庫,轉瞬間都消失不見了,剩下的只有一個老頭原來住的小破房。老頭匆忙跑出去,鼻涕鬼大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喚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