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6章 安石碎金

  • 革晉
  • 郎君知否
  • 2306字
  • 2023-05-22 21:48:28

聞言,劉操之不禁和謝文相視一笑,然后微笑道:“常言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能迷途知返,幡然悔悟,也不枉做老夫一回‘學生’,只要你回去將一切事情處理妥當,讓老夫感到滿意,老夫不僅會對你既往不咎,還會看在山伯的面上,對你們祝家多加照顧,你可不要讓老夫失望才是!”

話音一落,祝遠只覺心頭萬斤的壓力頓時消散了大半,連忙十分恭敬地道:“劉公放心,學生一定將此事辦得妥當如意。”

“那你就即刻動身,回去準備吧。”

劉操之朝祝遠點了點頭,吩咐一聲,然后看向梁山伯道:“山伯,你去送你未來岳父一程。”

“是。”

梁山伯連忙起身,躬身一禮,然后同祝遠一起走出了廳堂。

這時,謝文才一臉敬佩地道:“師尊今天可真是又給弟子上了生動的一課,讓弟子感觸良多,收獲頗豐。”

劉操之卻正色道:“雖說這么做是為了成就一樁美事,但頗有些仗勢欺人,不到不得已,文度不可效仿。”

雖然孔夫子就曾說過,待人待事,要“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但仗勢欺人的事情做多了,就會讓人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我有勢力,就可以為所欲為”的偏激想法,容易將一個本來正派的人往邪路上引。

只不過對于祝遠這種本來就在邪路上的人來說,這樣的方法恰好是“最對癥,見效也最快的治病良方”,劉操之自然不會舍此而尋他。

“謹遵師尊教誨。”謝文微笑道。

雖然他一時并不清楚劉操之這么說的深意,但是他也不是一個喜歡仗勢欺人的紈绔子弟,當即答應了下來,并沒有多問什么。

“現在山伯之事,應當是再無需擔憂了,你和彤云既要暢游會稽,老夫也該回府了。”劉操之忽然話頭一轉道。

“如果師尊不嫌,不妨和弟子一道出游?”

謝文當即發出了邀請。

“會稽山水,我已陪友人游覽過無數遍,早已看得膩了!更何況你夫妻二人攜手而游,我一個老朽之人,何必再來讓你們徒添拘束!等你們游玩結束,再來我府上接我同去建康城便是。”劉操之笑道。

“既然如此,那弟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謝文微微笑道。

……

另一邊,梁山伯和祝遠一起走出了謝家別墅,祝遠才頗為好奇地道:“賢婿既然是劉公弟子,何不早說,使咱們翁婿徒增這許多誤會!?”

“師尊教授弟子,從來是以立身為先,授業之時,每每警戒弟子,不可隨意借其聲名行事,故而山伯不敢為一己私事而害師尊之名。”梁山伯一本正經地解釋道。

這個時候,他自然不會“犯傻”,說自己根本不是劉操之的弟子。

“嗯……”

祝遠不禁一愣,然后連忙笑著贊道:“劉公育人有道,果然名不虛傳!”

話音剛落,他就轉過身看向正滿臉疑惑的祝威,一臉嚴肅地道:“方才山伯所言,你可聽清楚了?”

“啊?”

祝威一愣,像是才從沉思之中回過神來,連忙道:“聽……聽清楚了。”

“以后要多向山伯請教為人處世之道,明白嗎?”祝遠又目光閃爍著叮囑道。

“是,孩兒一定常向妹夫請教。”祝威連忙答道。

聞言,祝遠眼中閃過一絲笑意,然后回過頭來,對梁山伯道:“英臺這個兄長,頗是不成器,讓我操心不已,他日賢婿還要多多提點他才是。”

梁山伯聽了剛才祝遠的話,心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祝遠這是故意做給他看,要試探他的真假。

他雖然暫時還沒有想好應對之策,但卻一點不慌張,從容地道:“伯父吩咐,山伯豈敢不從。”

聞言,祝遠笑道:“賢婿怎么到了此刻,還稱呼我為伯父?”

“就是!眼看妹夫與英臺就要喜結連理,何必如此見外!”祝威也在一旁附和道。

他倆雖然在曾經指揮下人對梁山伯動手的時候,從未有過半點心軟,但是畢竟沒有親自露過面,更沒有親自下手,加上臉皮較厚,所以說出這般話來,倒是臉不紅氣不喘。

梁山伯當然知道祝遠態度轉變的緣由,他也不再客氣,當即拱手道:“伯父既然如此說,那山伯就不故作扭捏姿態了,岳父大人、兄長,小婿這廂有禮了。”

“哈哈哈……正該如此!正該如此!”

祝遠頓時開懷大笑了起來,就像是曾經發生在梁山伯身上的一切悲慘惡事,都已經煙消云散,與他毫不相關一般。

……

當謝文在會稽東山為成就“梁祝佳話”而“奔波忙碌”的這段時間里,謝安也再一次受命來到姑孰,請桓溫入朝輔政。

對于謝安來說,大晉“名義上的皇帝”司馬昱雖然駕崩,但手握實權,尚未表態的“未加冕的皇帝”桓溫卻仍然健在,且依舊生龍活虎,看不到半點暮年氣象。

所以,他對待桓溫的態度,依然還是很謹慎,也很恭敬。

而對于桓溫來說,經過一個來月的時間沉淀,再加上桓沖那一封勸他息怒的家信,他心中的怒火已經沒有剛看到遺詔時那般猛烈。

更何況從他獲悉的“先帝托孤遺詔”大事件中,謝安似乎并沒有明目張膽地做出不利于他的舉動。

所以,他對待謝安的態度,依舊更多的是愛其才,望得其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人的相見,同以往并沒有什么大的區別。

當著大司馬府的一眾幕僚,謝安在將朝廷召桓溫入朝輔政的詔書給桓溫看了之后,他又十分恭敬地詢問道:“群臣廷議,大行皇帝擬于十月初八安葬,陵曰高平陵,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桓溫不由得一愣,暗道:“高平陵?群臣難道不知宣帝高平陵誅曹爽之事?還是說這是群臣故意如此?”

而他的一眾幕僚,更是露出了驚異的神情,望著謝安,雖然沒有張口,但卻似乎在譏諷:“安石大才,原來諂媚!”

沉默片刻,他一本正經地道:“既是群臣之議,自然合符典故,我又如何能有異議!”

“合符典故”這四字,無疑是有所暗示。

但謝安卻像是充耳未聞,又道:“大行皇帝安葬之前,廟、謚之號不可不定,安不揣冒昧,先擬有一議,未知可否,請明公一覽。”

說罷,他當即遞上一張帛書到桓溫面前。

桓溫見狀,一臉好奇地接過,定睛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謹按謚法,一德不懈曰簡,道德博聞曰文。易簡而天下之理得,觀乎人文,化成天下,儀之景行,猶有仿佛。宜尊廟號曰太宗,謚曰簡文。”

看完,他不禁抬眼又意味深長地看了謝安一眼,然后將帛書朝離他最近的王珣擲了過去,一臉欣賞地笑道:“此是安石碎金,卿等當傳而記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石门县| 乐亭县| 静海县| 清水县| 濮阳市| 孟连| 潼南县| 宜昌市| 金阳县| 招远市| 安吉县| 都昌县| 舟山市| 湖北省| 海宁市| 淅川县| 沾化县| 平原县| 三都| 鄂托克前旗| 西宁市| 大悟县| 韶山市| 长沙市| 凤凰县| 广东省| 瑞昌市| 惠安县| 虹口区| 宝山区| 徐州市| 平谷区| 南投市| 雅安市| 天等县| 沁源县| 禄丰县| 安国市| 正镶白旗|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