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8章 求助于張氏

  • 革晉
  • 郎君知否
  • 4290字
  • 2023-05-14 23:52:10

而在謝文離開建康城的十余天時間里,姑孰城里的桓溫也被憤怒激得有些坐不住了。

他沒有想到司馬昱連發四詔,竟然是真的因為病入了膏肓,要請他入朝托孤。

他更沒有想到在朝廷安排了那么多的親信,竟然沒有一個能夠穩住大局,更沒有一個處事機敏,及時將消息傳給他,讓他能在這個皇帝新舊交替的關鍵時刻掌控朝局的走向,順利完成他一生的夢想。

特別是對他這一次委以重任的四弟桓秘,簡直失望到了極點!

然而盡管掌控朝政的士族公卿沒有請他回京主持扶立新帝這件大事,已經讓他雷霆大怒,但他還是克制著那顆躁動的心,沒有立刻將怒火轉化為“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不過他雖然暫時沒有動兵,不代表他就這么“窩囊”地接受了朝廷公卿的裁決。

他仍舊有展開報復的想法。

所以他首先將此前特意留在姑孰城的郗超遣回了建康,然后特地給遠在江州的桓沖寫了一封信,想聽一聽桓沖的真實想法。

此時,桓沖正獨自坐在江州刺史府后衙的書房之內,手里拿著桓溫剛剛寄來的一封家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書信中除了平常的兄弟敘舊抒情,有兩句特別的話讓桓沖每看一遍,那本已緊鎖的眉頭就皺得更深了一些。

一句是:“遺詔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

另一句是:“王、謝處大事之際,日憤憤少懷!”

這兩句話字面的意思,都很清楚明了,但其中所蘊含的深意,卻讓桓沖越想越感到擔憂。

作為桓溫親自培養,極為看重的弟弟,桓溫每次有大動作,幾乎都將桓沖給帶在了身邊,比如北伐慕容氏和討伐袁氏之叛,所以他對桓溫近年來的想法是十分清楚的。

他知道桓溫無比痛恨偏安江左、無心進取的朝廷公卿,更知道桓溫一心想要恢復中原、統一山河、改天換地,以求名留青史,為萬世所敬仰。

但朝廷公卿每每掣肘,使得桓溫常常切齒痛恨,每每將壯志難酬歸結于朝廷無能!

所以桓溫才會在北伐失敗、平定袁氏叛亂之后,立即回朝行廢立之事,給那些壞了桓溫大事的朝廷公卿當頭一棒。

只不過因為北伐失敗,威名有損,桓溫尚有憂懼,這才只是行了廢立之舉,便沒有再做突破性的舉動。

但現在,在司馬昱駕崩、新帝方才登基的這個敏感時刻,桓溫寫這樣一封信,很明顯是要有所舉動了。

可是桓溫所求的究竟是什么?

又要怎么做來達到心中所求?

看了好幾遍書信之后,他幾乎已經可以確定了。

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既然滿足不了桓溫的心理需求,那桓溫要的就只能是周公攝政和禪位這兩個突破人臣之限的結果。

而單獨將王、謝二族拿出來說,唯一的理由,就是桓溫要拿王、謝二族開刀,徹底征服那些朝廷中的士族公卿。

但是這兩件事,都與他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桓溫卻特地寫了一封信,將這樣的“秘事”暗示給了他。

其中的意思,無疑是要征求他的意見,讓他表明態度,是支持還是不支持。

按理說,他作為桓家人,桓溫的親弟弟,現在的所有功名利祿,都是桓溫給的,他實在沒有理由不支持桓溫。

但在這一刻,他心中的理智戰勝了他身體里的血緣牽絆。

他怕桓溫舉動過激,那些世家大族不會束手待斃,到時舉旗作亂,引發江南的暴亂,讓本來好不容易凝聚在一起抵抗北方蠻夷的江東天下,瞬間分崩離析,進而被北方越來越強盛的苻秦所吞并!

他怕他們桓家數十年奮斗得來的基業,在頃刻之間化為烏有,桓家人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千古唾罵,死后無顏見先父于地下!

所以,幾經思索之后,他終于還是提筆在回信上寫道:“愚弟沖謹言:朝中當政之士族,自北來南,數十年間,根深蒂固,一時不能盡除,若舉動失措,恐釀成大患,且弟探聞秦王苻堅已召王猛回長安任丞相,大有兼并之志,秦、梁密嚴戒備,窺視非常,一旦亂生于內,敵攻于外,天下分崩,悔之何及!”

寫罷,他放下筆,輕聲嘆息道:“也不知兄長看了信后,會發多大的火!”

“都說自古忠孝難兩全,沒想到,今天竟應在了我的身上,唉……”

……

次日,張清宅邸。

謝文和張彤云已經在客室等了半個多時辰,既不見有人前來接見,也沒有人出來引他們進去。

張彤云不由得有些微怒,一臉歉意地朝謝文道:“夫君,真沒想到家里人這般無禮,讓夫君受委屈了?!?

謝文微笑道:“咱們突然回來,也沒提前打個招呼,多等片刻,也不礙的。”

“可是明明……”

張彤云還想說明明已經通報了,還讓他們這么干等,著實不符常理。

但她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張允便堆滿笑容地走了出來,朝他們拱手為禮道:“讓文度和小妹久等了,實在抱歉。叔公在內等候,請隨我來?!?

“請!”

謝文當即起身,微笑著答應一聲,然后伸出手,牽著仍有些不滿的張彤云,跟著張允走了進去。

張清是張彭祖父親張澄的親弟弟,早些年間,也和張澄一起出仕為官,辭官歸鄉之前,做到過中書侍郎一職,回到吳縣之后,因為資歷名望在當時吳縣的族人之中最高,被推舉為管理族中事物的族長。

張允正是其孫。

進入廳堂之內,見到已經白發蒼蒼的張清,謝文和張彤云連忙躬身行禮道:“小婿、孫女,拜見叔公?!?

“不必多禮,快快起來!快快起來!”

張清微笑著抬了抬手,然后又道:“此前你們成婚之時,老夫本欲前往建康觀禮,但當時身體有些小恙,小輩們怕我年老體弱,不堪奔波,不許我去,我聽聞文度奇才,不能相見,每每想起,便引為憾事!不想老天憐見,竟使咱們有今日之會,也算是了了老夫心頭的一樁憾事!快坐!快坐!”

此言一出,張彤云不由得抬起頭看了看張清,臉上滿是自豪之色。

而謝文則是一臉謙遜地拱手道:“小婿寫了幾篇詩文,為人抬愛,不過有幾分虛名而已,奇才之名,如何敢當!”

說罷,牽著張彤云在早已準備好的席榻上坐了下來。

“依我看,文度之才,豈止詩文而已!你胸中經濟天下之才,他日必當顯于天下!”張清不吝言辭地贊道。

聞言,謝文不禁轉過頭看了張允一眼,見張允正一臉淡然的微笑著點了點頭,瞬間便明白了過來,他正色道:“叔公謬贊了,小婿做事,不過是從心而為,哪里談得上經濟天下?!?

“哈哈哈……”

張清聞言,忽然撫須大笑了起來。

待笑聲停頓,他正色道:“好一個從心而為!那你讓那些流匪召集受災的流民,是從的何心?”

話音一落,一旁的張彤云頓時一愣,好奇地看向謝文,暗道:“夫君難道是要求他們幫忙?所以方才那般委屈自己!”

謝文笑道:“我聽聞佛家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三吳大旱,受災百姓,豈止千萬,因之流離失所、挨餓而死者不可勝數,若能救他們于水火之中,所得之福報,必然不少!古人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彤云已懷有身孕,為后人計,我也當多發憐憫之心!叔公說,是么?”

說話間,謝文還不忘溫柔地牽起彤云地手,輕輕撫慰一番,以表明他倆情深意篤。

“為人行善,自然不錯!”張清點了點頭,然后又緊接著一臉嚴肅地道:“但你用張家的糧去救災民,卻要讓災民感你的恩,置我張家于何地?”

話音一落,張允神色不由得一變,跨步上前,剛要說什么,卻被張清一個眼神就給攔住了,只得無奈地站在一旁,緊皺著眉頭,疑惑萬分地看向張清。

不過張允雖然沒有開口解釋,但謝文看到了張允地舉動,卻已經明白了張允的心聲,并未在意,一臉坦然地笑道:“誰說我要讓災民感我的恩?張家出的糧,災民自然只能感張家的恩!只不過作為張家的女婿,我希望叔公到時莫要忘了我出過的力罷了!”

張清的話,既然已經說得那么明白了,他也不怕將話挑明。

他不僅不是圣人,反倒有些像“唯利是圖的小人”,自然不可能做了事不求回報。

“哦?那你想要的是什么?”張清正色道。

“我希望這一次由張家救濟的那些流民,有一部分可以成為張家的私兵,以后我若有需要,這些私兵,可以聽從我的號令!”謝文坦然道。

既然兩方的談話已經說透了,他也就沒必要再遮遮掩掩了,直接說出了心中的打算。

然而謝文的話,顯然有些出乎張清的意料,他完全沒有想到,謝文的要求竟然如此離譜。

他脫口質問道:“你要張家的私兵,聽從你的號令,那這到底是張家的兵,還是你的兵?”

“如果張家人連自己的私兵都管不住,那總有一天,那些私兵也會成為別人的兵!叔公說,是么?”

謝文繼續不按常理“出牌”,有些咄咄逼人的反問了過去。

“嗯……”

張清不由得沉吟了一聲,似乎在心里接受了謝文的這個說法,又道:“陳郡謝氏經營豫州十余年,族人在會稽置產頗豐,難道還無兵可用,竟要到我張家來借兵?”

“天下將變,南北必有大戰,誰會嫌手上的兵多呢?”

謝文反問一句,然后看了一眼張允,又補充道:“而且我的身世,叔公想必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張家若肯助我,他日若建成功業,張家人必可同享,叔公又何必瞻前顧后呢?!”

聽完謝文補充的這句話,張清的目光忽然一亮,然后道:“此事容老夫再想一想,你們祖母聽說你們從建康遠道而來,早已是盼望非常,你們先去拜見拜見,稍后再來見我。”

“如此也好!”

謝文知道張清是想要一點空閑時間,靜靜的思考一番其中的利弊,當即答應了下來。

“來人!”

張清朝著廳堂外高喊了一聲。

“奴婢在。”

話音剛落,便有一個年紀很輕的丫鬟走了進來,欠身行禮道。

“帶小娘子和姑爺去見老夫人!”張清吩咐道。

“是?!?

那丫鬟答應一聲,然后對謝文和張彤云道:“小娘子、姑爺,請隨奴婢來。”

“請?!?

謝文禮貌性地答應一聲,然后跟著那丫鬟,走出了廳堂。

等謝文的腳步聲消失,張允忽然上前問道:“祖父以為文度其人如何?”

“此子胸懷大志,日后必將逼人!”張清脫口道。

“逼人?此言何意?”張允滿心疑惑道。

“他日后得志,必將凌人之上!”

張清解釋一句,又道:“允之,你自認為與文度相比,誰人才高?”

“孫兒才疏學淺,觀其詩文燦爛,恐難以與其相比。”張允謙虛地道。

張清聞言,倒沒有深究,又問道:“那如果你是他,被我拒絕之后,會怎么做?”

“祖父會拒絕文度的建議?”張允吃驚道。

張清聞言,不禁眉頭緊皺,一臉嚴肅地道:“你先回答我的問題!”

“若是我,必然會轉頭去找謝家人幫忙!畢竟去年大水之后,謝家人可是在吳郡買得了不少良田,今年收獲頗豐,足以救濟不少的災民了!”張允正色道。

“這情況你都清楚,他又如何會不知?然而他卻首先選擇了來找我們,而不是去找謝家,你說其中的緣由是什么?”張清又問道。

“難道他與謝家有隙?可是他吃住都在其叔父謝安石府上,就連和彤云的親事,也是其叔父一手促成的,謝家如此厚待于他,怎么會有嫌隙?”張允一臉不敢相信地道。

“或許這是謝家讓利于我們張家,想在朝廷上尋求盟友相助!”張清正色道。

“祖父一語中的,想必這也正是謝安石極力促進彤云與文度婚事的原因!”張允恍然大悟道。

“那依你之見,應當接受謝家的好意?”張清問道。

“謝安石聲名遠播,人稱有濟世之才,謝韶、謝玄、謝文俱可稱得上是一時俊杰,可說是后來有人,如果與他們結好,對咱們張家,自然是有益無害的。”張允正色道。

“我也是此意!”張清點了點頭,然后正色道:“但賑濟災民一事,須得你親自去做,那些災民感恩戴德的對象,一定只能是咱們張家!這一點,你明白嗎?”

“孫兒明白!”張允正色道。

在他看來,張家人當然絕不能是白費力氣給他人做嫁衣裳的傻瓜!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普陀区| 定边县| 信阳市| 吴忠市| 海林市| 九龙县| 罗平县| 黎城县| 杨浦区| 宝清县| 平江县| 南江县| 新河县| 阿拉善左旗| 神农架林区| 介休市| 高阳县| 花莲市| 伽师县| 江孜县| 城固县| 淮阳县| 江阴市| 东丰县| 商河县| 大丰市| 静安区| SHOW| 合作市| 怀化市| 正定县| 荥经县| 进贤县| 上林县| 辽阳县| 双柏县| 青海省| 离岛区| 舞钢市|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