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英雄救美
- 聊齋仙官:我有一座長生福地
- 青云在下
- 2239字
- 2023-03-24 00:04:28
十二月冬至,晝短夜長,涼意轉(zhuǎn)寒。
山間萬樹孤寂,多枯木消瘦,不見半點綠葉。
經(jīng)過一夜的寒氣浸染,早上太陽剛剛出頭,滿地白霜結(jié)成點點麻麻的晶瑩冰屑。
永寧郡的行人們穿上厚厚襖衣,踩在大道上走路時偶爾能聽見樹枝的咯吱聲,他們攏起雙手,裹緊領(lǐng)口生怕寒氣順著脖頸處鉆進身體內(nèi)。
時至今日,寧采君已來到此地兩個多月。
每日里都被圈禁在后院極少得出去,他睡在柴房,沒有任何御寒的被子,一身破舊發(fā)黑的衣服沾滿污漬——這是他早前投奔來時穿的補丁長袍,如今也露出多個窟窿,滿是漏風。
書生平日里吃兩頓飯,一頓早飯,一頓中飯,吃的俱是家丁護院和女眷的剩菜剩飯。
大部分時候輪到他吃時食物已不再剩下多少,更有些得勢不饒人的下人會往剩菜剩飯里吐口水,逼迫寧采臣一粒米不剩的吃下,舔干凈鍋碗。
在長達兩個多月的屈辱中,回春堂內(nèi)的人都將欺負寧采君這件事當成一種樂子,或是心情不舒暢時的發(fā)泄桶。
折磨到這書生蓬頭垢發(fā),雙眼渙散失神,如麻木的走尸沒有任何反抗。
這一日。
回春堂后院內(nèi)。
頭大身矮,體肥寬胖,鼻過蒜頭,面如饅餅的女眷叫來柴房里的書生:“寧舉人,今日家主賞你個好活,要你去山上抓冬鼠做藥材,到時候你跟著趙哥兒他們幾人?!?
話說間,被稱作“趙哥”的護院帶著幾個同行者從院子外頭走進來:“那舉人老爺,快快有請吧!”
說完四下哄堂大笑,這些護院和女眷現(xiàn)在也不喚書生真名,只左一句右一句的稱呼為“舉人老爺!”。
原由是一個多月前,有護院在柴房里無意看見一行刻在角落的字跡:不考上舉人,我寧采君誓不為人!
這件事很快傳遍回春堂,而后又席卷整個永寧郡,某家酒樓里的說書先生更是將其作為新說賣點,大肆挖苦譏諷,編造些無中生有的段子,供食客們?nèi)贰?
漸漸地,城內(nèi)都流行起一句話:今日舉人老爺安好?
書生在心中燃起的斗志如絨布球被人們踩在腳下,肆意玩弄。
——
卻說這是寧采君今次出門,劉寶龍?zhí)氐胤愿老率纸o親侄兒好好清洗身子,換件干凈的棉衣,出門在外時也要求下人畢恭畢敬,不能讓外人看出端倪。
畢竟回春堂現(xiàn)在的美名更上一層樓,可謂是如日中天,就連隔壁的幾個郡縣都知曉此事,外人愈是記恨念叨這書生,愈是會想起劉神醫(yī)和寧夫人的善,這回春堂的生意也愈加紅火,日進斗金。
劉寶龍始終認為,醫(yī)者如商,想要財源滾滾最重要靠的不是醫(yī)術(shù),而是名聲。
倘若外人都念道:劉神醫(yī)一家菩薩心腸。
試想就沖這句話,回春堂得招來多少客人?有多少人會慕名而來?
這就是劉寶龍和寧夫人一直在心中打的如意算盤,若是旁的陌生人,他們自是不好如此對待,可畢竟是親侄兒屬分內(nèi)的家事,誰也不在乎這其中是否有隱情。
普羅大眾最相信的就是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看見聽見即認為是最真實本源的一面,情緒的挑撥在在此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恍惚中被人利用卻也絲毫不知情,反而樂在其中,感覺甚美。
城內(nèi)大道上,寧采君穿著干凈皮襖走在最前頭,身后跟著幾個故作恭敬的下人。
吧唧一聲,有人丟來一坨狗屎,精準無誤的砸在書生臉上。
原是兩個頑童露出鬼臉,鄙夷的看著寧采君。
街道兩旁的行人見到,紛紛捂著嘴發(fā)笑,幸災(zāi)樂禍的眼神中滿是快意。
更有幾個壯漢故意假裝走路靠近過來,忽然再猛地撞向?qū)幉删?
此刻,書生的內(nèi)心是一片死灰,他對人性的惡感到深深的絕望。
不知走了多久,前腳剛一出城門,四周沒有什么人煙,回春堂的護院登時變化嘴臉,趾高氣昂的走在寧采君身前,時不時還罵一句:娘的,走快些!
或許覺得罵的不過癮,有一人上腳踹向書生,這一腳踹到對方小腿,寧采君吃痛無比,一瘸一拐的硬著頭皮加快步伐。
“抓不到二十只冬鼠,今晚就別回去!”趙六啐一口濃痰到地上,丟給書生一個竹簍和鐵鏟,而后隨著其他幾個護院上山捕捉野味,準備一會打打牙祭。
寧采君從未捉過什么冬鼠,更不知其躲藏在何處,他如無頭蒼蠅四處挖土找坑,忙活半個時辰一無所獲,倒是把自己累的腰酸背痛,汗水直冒。
“救命啊!”
忽然間,書生聽見不遠處的河中傳來求救聲,慌忙循聲敢去,卻是一妙齡女子被湍急的水流裹挾,撲撲騰騰嗆幾大口冰水,整個身子都快沉入水底。
寧采君救人心切,脫下棉衣襖褲和鞋子,想也沒想跳入水中朝那女子游去,寒水徹骨,很快讓四肢陷入麻木僵痛。
他緊咬住牙齒,滿臉憋到通紅,卯足勁一定要救活那女子。
這一刻,寧采君才覺得又活過來,重新找尋到人生意義和價值。
他自幼家境貧寒,年少時經(jīng)常下水摸魚掏蝦改善伙食,一身水性尚且算好。
不多時,成功將妙齡女子拖上岸,書生大口喘著粗氣,一屁股癱倒在地。
女子噗的吐出一大口水,渾身濕透,冷的全身打哆嗦。
寧采君見狀,急忙帶女子尋處擋風地,用土石圍成簡易的火坑,坑里放些枯木樹枝,用火折子生騰起明亮溫暖的火焰,又用鐵鏟砍下竹子橫掛在兩棵樹之間當做晾衣的架子。
“姑娘,你且先穿小生的衣服,將濕衣服脫下烘火,我就在外圍放風,若遇到什么事可呼喚小生。”
寧采君說罷,便在那妙齡女子的感激目光下走出這片林子,他自己則在外面重新升起猛烈的明火,把浸濕的內(nèi)衣進行烘烤。
半個時辰后,林中傳來女子的輕柔呼喊聲:“公子!”
寧采君穿上內(nèi)衣,縮著身子渾身發(fā)抖的朝內(nèi)圍走去。
如此,二人這才好好的互相打量著對方。
一個二八少女,妙齡芙蓉,面如桃花,眼羞耳紅,看向眼前的救命恩公不免小鹿亂撞,心生愛慕。
一個憧憬青年,血氣方剛,正是落魄苦難時,何以感受過如此美人溫柔鄉(xiāng),一時間心中感觸良多,內(nèi)心滾熱。
這一眼便是萬年。
這一見便是鐘情。
“奴家謝過公子救命之情,此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愿以身相許,終生侍奉。”
“姑娘不必如此,小生也只不過恰好路過……”
正是有詩為證: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
桃花潭水深千尺,芳草萋萋鸚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