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將軍戍邊八年,下個月便要回京述職。
盛氏一族自高祖皇帝便隨侍左右,是在馬背上一起打過天下的。大寧建國近百年,盛家只皇室之下,萬姓之上。當(dāng)今盛大將軍更是屢建軍功,威名在外。如今歸來,對于整個京城都是喜事。
大將軍府亦是敲鑼打鼓,為將軍回府緊張籌備中。盛將軍發(fā)妻去世得早,多年來也未曾續(xù)弦,只有一個服侍多年的小妾楊氏打理著府里上下的家務(wù)。
大寧永安二十五年孟夏之際,盛大將軍回京,圣上親自在城門口迎接,文武百官位列左右,幾位重要的皇子也在場,百姓夾道相迎,歡聲雀躍。
目之極處,隱約見到一堆人影,黑壓壓的一片,為首一人身姿挺拔如蒼松,騎著烈馬踏日而來。
將軍已到知天命之歲,卻不比壯年人弱,戰(zhàn)甲在身,不怒自威。
而在將軍身側(cè),眾人注意到竟有一女子,一襲丹衣驚鴻,紅色長帶束住袖口,長發(fā)挽高,扎的垂掛墮馬髻。風(fēng)過時,三千青絲飛揚(yáng),少女的臉上盡是瀟灑恣意。
“那女子是誰?”有人開口問,但畢竟有皇族人,他們也只敢小聲耳語。
“記得盛將軍有一個嫡女,八年前隨將軍一同去了塞外,算算年紀(jì)應(yīng)該就是這位了。”有稍年長的人猜測。
“盛將軍的女兒?這、這真真的是……”眾人望著馬背上英姿颯爽的女子,許久不能移眼,半晌才驚嘆,“真是風(fēng)華絕代!”
盛將軍回京帶回了嫡親的大小姐,據(jù)說今年未滿二九,還不曾許親,京中一眾貴少摩拳擦掌,大將軍府門前拜帖接了一茬又一茬,拒了一家又一家,忙得不可開交。
就在眾人猜測哪家公子能做盛家乘龍快婿時,盛小姐傳出話來:“在下自幼習(xí)武,愿尋一武藝高強(qiáng)者為夫。”
眾人啞然,之后數(shù)日,凡求親者皆被盛小姐扔出了府門,驚呼“盛小姐武藝非凡”,后遂無問津者。
五月月底圣上龍辰將大擺宴席,緒國使臣進(jìn)京獻(xiàn)禮,卻在入京當(dāng)夜遭了賊人,性命無憂,帶來的賀禮卻少了一件。
據(jù)說是最珍貴的一件,名叫“涼玉”,顧名思義是一塊通體散發(fā)涼氣的美玉,手掌大小,最適合夏季放于室中降溫消火。對于如今酷熱的大寧而言,是再好不過的解暑寶貝。
緒國使臣對于被盜之事很生氣,話里話外都是在嘲諷大寧,畢竟理虧,圣上只好向大理寺施壓,眼看宮宴日期將近,一定要在宴會開始前追回涼玉。
大理寺不負(fù)眾望,很快查到偷盜之人,幾番探查也知道了大概的蹤跡。可惜查不出此人姓甚名誰,是何模樣,大理寺一干人與他打過一個照面,只知是個男子,武藝高強(qiáng),尤是那番輕功了得,飛檐走壁,難尋其蹤。
這些事當(dāng)然和大將軍府沒有關(guān)系,盛云書仍是習(xí)慣性的酉時開始練槍。府內(nèi)西后院是一塊很寬的空地,將門盛家,此處自然是供盛家子弟平日里練武的地方。
因為刀劍無眼怕傷到人,西后院一般不會有侍衛(wèi)婢女,只有在特定時間安排打掃。
夕陽完全落下后,此處便難辨方向,盛云書在四周一一點亮燭火,一塊瓦片驀地掉落,在寂靜的后院中顯得尤為突兀。
盛云書循聲望去便瞧見墻上有一道黑影在移動,瓦片的聲音也驚動了這道黑影,二人相視,下一刻黑影遁走。
此人穿著夜行衣,看著便不像好人。盛云書立刻翻身上墻,追了上去。
二人皆是運著輕功,一躍一跳,于房梁上奔走,只短短幾息,盛云書乘著二人相隔不遠(yuǎn),手疾眼快的將手中長槍橫著向前一扔,如同一個飛鏢旋轉(zhuǎn)而去。
“嘣”的一下,長槍槍柄打在黑衣人的腰上,伴隨著一聲“哎喲”。
黑衣人筆直的掉下房梁。
盛云書很快來到那人所落之地,然后只看見自己的長槍,她環(huán)顧四周,見黑衣人已經(jīng)逃走,她若再追恐怕會引得巡城官兵的注意。
盛云書彎腰去撿槍,卻在地上注意到一小塊碎玉,因為月光的映照,顯得更加潔白,尤為引人注目。
想必是打黑衣人掉落的,她一觸碰碎玉便覺得手指冰涼,心里突然有了個猜測。
“何人在此?”身后突然有腳步聲,她立刻藏起碎玉,把槍握在手里,轉(zhuǎn)身便看見幾個配刀的士兵。
盛云書回京之日許多人都見過,為首一個自然認(rèn)出她來,抱拳行了個禮,道:“原來是盛大小姐,失禮。已經(jīng)很晚了,盛小姐怎么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