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丐幫大會謀玉璽
- 我以大夢煉長生
- 喂狗的貓
- 3065字
- 2023-09-28 11:28:58
見到韓坤如此模樣,知小年并不傻,心中已然有了大概猜測。
想了想,最終什么也沒說,而是點頭示意之后,開始念誦《度人經》。
慢慢的,此間彌漫的戾氣煞氣,仿佛直接抽離,驅散一般。
這遍地的尸體,面容上看起來也少了幾分殺氣,多了兩分祥和。
“道士?”
與李重進寒暄完的徐有財,這才留意到知小年這邊的動靜。
不過一見他這一身道士打扮,原本打算過來看看情況的徐有財,便立刻站定,對著他上下打量一番。
不論是語氣,還是神態,都透露著一絲警惕之色。
這么明顯的排斥之意,李重進自然可以聽得出來。
心中雖然疑惑,可還是主動介紹道:
“有財長老,這位是逍遙子道長,當時遇到他之時,他正在給人診脈開藥,正好道長也要南下,在下便厚顏相邀。”
“方才若非逍遙子道長,恐怕在下都就等不到長老相救了。”
李重進的話語里,透露出以下幾個意思:
第一,他叫逍遙子,人品還不錯,主動幫人義診。
第二,我們只是萍水相逢,不太熟。
第三,他對我們有恩,真有什么事情,還請給我們點面子。
隨后,又向知小年介紹道:“道正,這是丐幫護法長老,有財長老。”
李重進特意在“有財”兩個字上邊加重語氣。
之前他已經提過一嘴,丐幫恭喜發財四大長老,也說過,眼前的長老名為徐有財。
此時特意加重“有財”兩字,顯然是在告訴知小年,這位不喜歡人家叫他“徐長老”。
“小道逍遙子,有財長老有禮了。”
“幸會幸會,不知道長出自哪一脈?”
知小年:“……”
你又不是道門中人,怎么一上來就問人家是哪一脈的。
一上來就問人家道脈,這可不是很禮貌。
韓坤見此,上來打圓場道:
“有財長老,這位小道長是某故交,他剛出山之時,我們便認識了,不是什么大派出身。”
這話無疑是在向徐有財透露一個信息,他剛出山不久,就算有什么恩怨,也和他扯不上關系。
“小道長這般身手,可不像小門派出身。”
話雖如此,臉色卻是緩和了許多,顯然對韓坤,他還是比較信任的。
本想對知小年方才援手道一聲謝,可想想,大家都是為了殺敵自保,謝來謝去,未免顯得見外。
點頭示意后,便和李重進繼續攀談起來。
等他們走遠,知小年這才有些疑惑的問道:
“韓大哥,我怎么感覺,你們方才話里有話啊?而且這個徐長老,貌似對我很是排斥?”
韓坤苦笑一聲,“小道士,你可不要當面叫他徐長老,他會不高興的。”
還別說,丐幫的這位長老,還挺有個性。
不對,要說這丐幫四大護法長老都很有個性,都混丐幫了,還恭喜發財。
難道是為了圖個吉利?
不過這位有財長老,倒是真的和周圍的丐幫弟子不太一樣,首先便是他的穿著。
衣著整潔,別說和其他丐幫弟子一般,衣衫襤褸,他身上就連個補丁都沒有。
一身青衫頗為合身,渾身員外氣質,都掩飾不住。
要不是知道他是丐幫長老,還以為是哪家員外出門呢。
從韓坤的嘴里,他也算是知道,為何這位丐幫長老對自己的身份有些排斥了。
根據丐幫探查到的消息,據說是有一名道人,將傳國玉璽,秘密獻給敵酋耶律德光,并慫恿其滅晉建國。
這尼瑪,聽得知小年目瞪口呆。
這世上怎的還有這等走狗?
不過轉念一想,便發現有些不對。
“傳國玉璽不是在清泰三年(936),隨后唐末帝李從珂一同,焚毀于洛陽玄武樓嗎?怎么又出現了?而且也沒見契丹宣揚啊?”
這也就是十年前的事情,當年李從珂一頓大哭,哭來了皇位。
完了便想著給各個節度使挪挪位置,完了就有了石敬瑭用燕云十六州,換契丹援兵的事情。
自認為優勢在我的李從珂,就這樣,以自焚于玄武樓的方式,退場。
玄武樓,就是洛陽皇城北門,玄武門的城樓。
對此韓坤也不太清楚,不過他認為消息應該是可靠的。
“這是丐幫那邊,犧牲了好幾位弟兄這才探聽到的消息,就連有財長老都……應該不會有錯。”
至于失蹤的玉璽,怎么會出現在一名道人的手中,人家又怎么會忽悠契丹在中原祭天立國,這點韓坤就無從得知了。
知道自己被人家排斥的原因后,知小年有些哭笑不得。
這只是那道人的個人行為罷了,怎么能把他也劃歸一類。
進而又有些恨鐵不成鋼,你拿到玉璽,就算是私藏也好啊。
好死不死的,還獻給敵酋,不得不說,這真是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對了,你怎么會出現在這?”
聽聞知小年這么一問,韓坤霎時間虎目通紅,兩行血淚奪眶而出。
壞了,話一出口,知小年就暗罵自己糊涂,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也是被傳國玉璽的事情給搞蒙了,無心之下,隨口提了一句,卻沒想到,戳中韓坤痛點。
不過話一出口,覆水難收。
在韓坤沙啞顫抖的講述中,知小年也算是知道了分別的這些日子里,韓坤的遭遇。
原來當初在鹿臺鎮分開之后,他便急匆匆的趕回老家。
家中一切安好,當時戰線還穩定在滹沱河一線,雖然晉軍糧道被斷,可軍中還有存糧,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他們也就沒那么急著往鄉間躲避。
沒想到,一切來的如此突然,數十萬大軍,竟然不戰而降。
這個消息,別說他們沒反應過來,就連朝廷這邊,同樣沒反應過來。
結果不言而喻,韓坤尾隨哈勒興高一路南下,被同樣正在探查契丹虛實的丐幫英雄發現。
一行人便如此,組隊南下,時不時的偷襲一番契丹人的哨隊,直到契丹人在孟津渡扎營,他們這才有所收斂。
今夜,原本埋伏在孟津渡外探查消息的他們,忽然收到負責監視的丐幫兄弟報告。
說是傍晚時分,有三百來騎出了兵營,往北而去。
而他要找的哈勒興高,也在隊伍之中,這才有了方才一幕。
看了一眼韓坤手中提著的頭顱,對此,知小年張了張嘴,最終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他。
想來,此刻他手中提著的人頭,便是對他最好的安慰吧。
“不知韓大哥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為了不讓他沉浸于悲傷之中,知小年轉移話題,詢問韓坤接下來的打算。
“丐幫廣發英雄帖,將會在洛陽伊闕舉辦武林大會,號召諸多武林人士,一同奪回玉璽,阻止契丹祭天建國……”
伊闕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東山香山、西山龍門山相對而立。
伊水中流而過,遠望就像天然的門闕一般,得名——伊闕。
后來隋煬帝定都洛陽,因皇宮大門正對伊闕,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龍門”。
白居易的香山居士,就是取的這個香山。
兩岸還有自北魏至盛唐以來,開鑿的大小石窟。
不得不說,丐幫選擇的這個地方,還是很有意思的。
水陸交通便利不說,進可沿伊河,入洛水直至黃河,順水可直達目的地開封。
就算是水面結冰,對他們來說,也比尋常官道要好走不少,不用怎么擔心被騎兵突襲。
哪怕那時候洛陽隨之失守,他們舉辦大會的事情被契丹得知,也不用怕被契丹騎兵圍剿。
一來地形不利于騎兵展開,二來,他們這些高上高下的江湖人士,可以直接跑到山里。
可謂是進退得宜,恰到好處了。
顯然,韓坤不會想這么多,現在他只有一個念頭,誰跟契丹干,他就跟誰干。
話畢,韓坤用熱切的目光,緊盯著知小年,心中一時緊張糾結萬分。
他既希望知小年同意,又怕他同意,與他一起冒險。
韓坤的眼神,看得知小年有點不自在,雖然他也想為傳國玉璽出一份力。
可這樣,真的能行嗎?
直覺上,知小年感覺是不太行的,你這武林大會一開,不就等于通知敵酋耶律德光:你洗干凈準備好,我們要來了!
可感情上,于公于私,他都想參加。
于公,傳國玉璽這等重寶,怎能任其落在胡人之手?
而且獻上去的,還是他們道門中的敗類,他對自己家的身份還是比較有認同感的。
可不能讓這等敗類,壞了他們名聲,要是此事被他做成了,估計就要遺臭萬年了。
于私,韓坤也算是自己下山以來,遇到的僅有的幾個朋友了。
人家還幫了自己不小的忙,之前教他學篆字,可是給他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這年頭可不是后世,教學可是很大的恩情了。
他現在明顯一心報仇,眼中的熱切他不是感受不到,要是他拒絕了,不說心里過不去,道心也會不圓滿。
心下既定,在韓坤眼中熱切消散殆盡之前。
迎著韓坤的熱切的目光,一道堅定,鼓勵的眼神,映入韓坤眼中。
一絲笑意在臉上綻放,仿佛這一個多月來的黑夜,在這一瞬間,迎來了朝陽。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