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強迫癥原理與康復
  • 袁運錄 袁澤宏
  • 4503字
  • 2023-03-16 14:30:35

第三節 心理癥狀

心理癥狀是強迫癥最為神秘和巨大的部分,包括壓力、認知、情感和性格四個方面。

1.心理壓力:是指強迫癥給患者帶來的恐懼、焦慮、壓抑、痛苦等。

2.認知問題:是指強迫癥患者對心理壓力和對導致這些心理壓力的直接或間接因素(如強迫癥本身、自己、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看法和態度,如偏見、偏執、泛化、妄想、幻覺等,這些看法往往都是夸大、扭曲的,甚至完全是虛構出來的。

3.負性情感:是由心理壓力和認知態度共同形成的心理陰影和由此帶來的強迫預感、強迫意向、想法、恐懼、焦慮、不安、煩躁、怨恨、抑郁、自卑、掩飾、逃避、自閉、亢奮、對抗等心理反應。

4.性格缺陷:是由生活環境和生活態度共同形成的人格特點。

強迫癥患者通常都有過于偏執、過分內傾、過于自我、過于完美、過于謹慎、虛榮心強、愛面子、性格懦弱、性格孤僻、猜忌多疑、心胸狹隘、獨立性差、自尊心強、要求過高、人格扭曲等性格問題。

以上心理癥狀中,認知問題往往不被患者所察覺。正因如此,在尋求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強迫癥患者從不反省自己的主觀思想問題,總是怪罪于客觀現實,沒完沒了地追求客觀環境的改善和強迫癥狀的減少。這是強迫癥久治不愈的關鍵原因。

下面我們就強迫癥患者顯露出來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初步剖析。

1.恐懼心理:是強迫癥患者最為顯著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說,強迫癥患者就是對強迫癥的恐懼癥。想改卻又改不了,并且越改越糟,這種挫敗感,加上個人主觀因素,容易導致對強迫、人際關系、職場的恐懼心理。

大多數患者越是在熟悉的朋友面前越恐懼,在生人面前反而不會。

有的患者能夠在非正式場合坦然自若,而在大庭廣眾之下或是在臺上則會緊張恐懼,不知所措。他們害怕和上級、長輩、老師打交道,更害怕和比較在乎的異性、陌生人打招呼,害怕和有距離感或有求于的人面對面交流。

強迫癥患者的恐懼心理不是單一存在的,他們對強迫,包括與強迫有關聯的時間、地點、人物、對象、環境、心境等主客觀刺激物都會感到恐懼,甚至達到談虎色變的程度。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北簧咭У慕洑v讓人刻骨銘心,以至于十年后,見到繩子,心里也會感到害怕。此時,你會驚呼:“有蛇!”這種意識只有當你感覺有蛇影的環境下才會出現。

曾經被毒蛇咬傷的經歷埋入了你的潛意識。無論走到哪里,只要你遇到和當初被毒蛇咬傷相類似的場景(如井繩),被蛇咬傷的可怕記憶便情不自禁地浮現,讓你驚恐不安。

強迫癥亦如此,有了強迫的慘痛經歷,若干年后都可能觸景生情,產生恐懼心理。因此,強迫癥患者都非常害怕再次發生強迫。

人的身體各器官都受心理因素的制約和支配,因而這種恐懼心理就導致強迫現象加重。

患者不僅有恐懼心理,還伴有痛苦的心情,思想上消極悲觀,情緒上抑郁苦惱。每個患者都有“不再強迫”的強烈愿望,也有徹底治好的迫切要求。時刻提心吊膽地怕再發生強迫,每當臨場時第一個跳出來的不是我要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強迫,怎樣才能不強迫,費盡心機地耍弄各種小技巧,努力地去防止強迫和逃避強迫。

本來臨場不需要特別的留意和努力,可是強迫癥患者想起自己的強迫時,就會產生恐懼,緊張不安起來。越是不自然地努力回避,結果越加深對強迫的敏感和執著。這種對強迫的恐懼、痛苦、焦慮的心情,對強迫的高度注意、敏感、自卑,對這種心理因素的對抗等復雜交織的心理活動,就是引發強迫的心理因素。

2.強迫預感:每個強迫癥患者都有強迫的預感或敏感性反應,都是通過條件反射的學習而獲得的。

強迫預感能使患者對強迫發作時間做出準確的預報。換句話說,患者對在何時、何地、何人面前是否會發生強迫,都有相當準確的預見。正因如此,強迫癥患者會在臨場前未雨綢繆,做好預防強迫的準備。

強迫預感是一柄雙刃劍,患者不是用這柄鋒利的劍來防身,而是用來“自殘”——自己跟自己斗得死去活來。

因此,當強迫預感襲來的時候,患者害怕和焦慮的不只是發生強迫,而是沒完沒了地自我折騰。

3.逃避心理:患者如果曾在某時、某地、某種環境,與某人在一起發生過強迫或者逃避過強迫,并且事后對此耿耿于懷,就會對曾經失敗的時間、場合、人物、對象、環境、心境等場景因素感到敏感和害怕,而害怕就會立即想到逃避。

每次遇到恐懼,患者都被迫失去一部分正能量。如果正能量沒有得到及時補充,患者就會感到心虛膽怯,底氣不足。若再遇上相似的場合,容易膽戰心驚,緊張不安。這也是強迫癥患者不敢面對現實,而選擇逃避的緣故。

4.強迫心理:“對我來說,心理因素是最難駕馭的。當強迫的恐懼襲來,我怎么也控制不住,怎么轉移注意力也沒有用,怎樣努力也克服不了?!被颊呷缡钦f。

強迫癥患者誤以為別人都能自由地駕馭自己的心理活動,想不怕就不怕,想不注意就不注意。能夠在戰場上表現得勇敢無畏,不是控制的結果,而是身經百戰,在戰場上歷練出來的,經過炮火洗禮而獲得的。

每個強迫癥患者都有窮思竭慮的強迫思維,它和強迫的恐懼心理并列為強迫癥的最主要的兩大心理特征。

單純對強迫的注意絕不會造成心理上的糾結。強迫癥患者的心理總是矛盾的。他們都有切身體會:如能不怕或不注意強迫就不大會強迫。因而他們努力地迫使自己不要怕,不要注意強迫。結果適得其反,越來越怕,越陷越深。

患者都能漸漸體驗到強迫發生前(簡稱“迫前”)、強迫發生過程中(簡稱“迫中”)、強迫發生后(簡稱“迫后”)與強迫對抗的結局是什么。他們的內心也不想對抗,甚至害怕對抗,卻好似一股巨大的魔力驅使他們去對抗一番,糾結一番,這種心理上或行為的對抗糾纏乃身不由己、情不自禁的。

當強迫預感出現后,患者自己不想折騰,偏要折騰一番;當注意力朝向強迫,朝向緊張不安的生理反應時,拼力強迫自己不去關注,結果卻是更加關注;當預感加重后,暗示自己不要努力掙扎,卻偏要努力掙扎一番。

他們總是強迫自己不去對抗,不去掙扎,卻拼命對抗和掙扎。當強迫發生或者逃避現場后,他們暗示自己不去介意,偏會介意;暗示自己不去糾纏,卻偏去糾纏;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卻日思夜想。

患病初期,患者因一點偶爾因素造成的強迫現象而煩惱;患病中期,因無法戰勝強迫現象而煩惱;患病后期,領教了對抗必然加重強迫,所以不想對抗,卻因強迫自己不對抗反而對抗而煩惱;最后因無法擺脫強迫心理而苦惱。

跟強迫斗了許多年,患者也想放下,不再糾結強迫,不再關注強迫,可是他們的內心卻有極大的無奈,欲罷不能,痛苦糾結。

在強迫發展的初期,如果遇到強迫預感,患者都會想方設法用盡全力與之搏斗。事實上,當強迫癥患者萌發了強迫意向后,絕不會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地采取各種策略去應對,企圖掃清“路障”,比如添加一些輔助性動作。

當這些簡單的動作不足以緩解焦慮,以后就會增添新的東西,逐漸形成復雜的有固定模式的動作組合——儀式化動作。作為強迫思維的替代,儀式化動作無疑會導致患者的行動遲緩,例如出門強迫和反復核查門窗會導致患者上班遲到。

到了患病的中期,“迫前”和“迫中”斗爭久了,失敗多了,強迫癥患者才漸漸領教了強迫癥的強大,也變得膽小精明,不再與強迫癥明斗,而是暗暗地抗爭。

也就是說,長期與強迫癥斗爭的教訓,使不少強迫癥患者學會了不再與強迫癥作正面沖突,而是采取迂回或逃避的策略,如轉移注意或者一走了之。

例如出門強迫(出門時心理發生沖突,導致腳邁不動),假如患者采用臨陣脫逃的方式,往往會選擇性離開。比如快要出門,強烈預感到自己會強迫:是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為避免發生強迫,采取逃避的辦法,待在一邊(不出去),假裝玩手機或干點別的事,或者干脆從窗戶爬出去。

到了強迫的后期,仍有小部分人不肯向強迫低頭,雖撞得頭破血流,但絕不回頭。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執著地追求完美無缺卻是一種痛苦的心理疾病。

強迫癥狀多了,想減少,強迫癥狀少了想再少,沒完沒了地追求強迫癥狀的減少是強迫癥日益嚴重的基礎。如果正常人也執著于這種錯誤的思維方式,照樣會陷入泥潭不可自拔,使問題越來越復雜,把自己推向絕境。

強迫癥患者耗掉自己大半時間與強迫癥展開搏斗。這種斗爭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影響他們的工作,讓本來井然有序的生活變得一團糟。

為了阻止強迫的沖動和精神上的痛苦,我見過手臂劃滿了刀痕,見過一次次咬破手指,也見過將自己的秀發一根根拔出,甚至還見過用刀斬斷手指。種種自殘行為雖然暫時轉移了注意力,緩解了精神痛苦,阻止了強迫行為,但過后不久,強迫所帶來的問題依舊,而且比以前更為嚴重。

5.焦慮心理:長期以來,由于癥狀得不到有效解決,屢戰屢敗,強迫癥每況愈下,患者的身心受到極大傷害,容易陷入對未來擔憂、焦慮的情境。

許多患者擔心找不到對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有不少患者不敢結婚,因為擔心子女被遺傳,也害怕被對方嫌棄,更多的患者害怕丟人現眼,每天擔心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形象前途受損。

面臨各種懼怕,患者不會坐以待斃。為了降低焦慮,他們往往會主動出擊,四處打聽治療強迫癥的良方,無時無刻不在謀劃著消滅強迫癥,降低痛苦??芍^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卻一無所獲,反而帶來更大的焦慮。許多患者因此陷入了失眠和抑郁,不得不依賴抗焦慮、抗抑郁的藥物來維持日常工作和生活。

6.抑郁心理:因為所作所為總是被人誤解,被人嘲笑,加之自己真實的體驗無人理解,無人可訴,內心深處積壓已久的負面情感長期得不到釋放,造成勢能過大,必然會使患者煩躁不安,郁悶苦惱。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如果抑郁心理長期遇阻而得不到合理的排解,一旦遇到某些誘因,就會風起云涌,負面情緒猶如排山倒海般涌來,人就會躁狂甚至崩潰,表現為萬念俱灰,悲觀厭世,容易步入極端。

7.自卑心理:屢戰屢敗的慘痛經歷,一次一次的逃避和自責,讓患者丟失了大量的正能量,在內心深處形成了恐懼情結,它是一個巨大的負能量場。受其影響,面臨社交場面往往會有一股來自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因為底氣喪失,對自己、對事業、對愛情、對人生失去自信,心虛膽怯。

現實中,強迫癥患者多是唯唯諾諾,別人的意見和批評總是謹遵服從,因此旁人以為他們忠厚老實,謙虛善良,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實際上,他們逆來順受,過后卻氣得捶胸頓足,恨得咬牙切齒,獨自在心里自己跟自己斗個不停,總是拿自己或家人出氣。

因為膽怯,他們畏縮不前,做事缺乏主動,不敢面對現實,逃避人際交往,陷入自閉。因為自閉,他們對周圍變得敏感多疑,不敢承擔責任,容易撒謊,自怨自艾,沉默寡言,多愁善感,過于自卑。

因為自卑,他們破罐破摔,作踐自己,不把自己當人看。因為自卑,他們會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圈子里,不敢也不愿意和外人接觸。他們總是擔心別人打攪他們的生活,也絕不會去打攪別人的生活,希望過著與世隔絕的寧靜生活。然而,人是群體性動物,一旦離開了人群,就會變得孤陋寡聞,寂寞無助,甚至寸步難行。

筆者在患強迫癥的日子里也常常糟踐自己,認為自己連個小小的強迫都搞不定,還能成大事?內心深處感覺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

一般來說,強迫癥患者學習很刻苦,工作很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打擊,覺得自己沒用,感到自卑,變壓力為動力的結果。

長期與強迫癥作斗爭,患者的身心已被摧殘得千瘡百孔,支離破碎,人格受到嚴重扭曲,有的甚至人格分裂。心理癥狀會進一步固化生理癥狀。反過來,生理癥狀也會促使病態心理的惡性發展,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日照市| 娱乐| 个旧市| 天峨县| 白朗县| 克东县| 灌南县| 和静县| 绥棱县| 万全县| 陇川县| 若羌县| 沅陵县| 涡阳县| 福清市| 双鸭山市| 甘孜县| 长汀县| 东方市| 凤凰县| 巩义市| 北辰区| 永靖县| 周口市| 伊宁市| 磐石市| 平塘县| 丰城市| 澳门| 民勤县| 贺兰县| 墨竹工卡县| 吴忠市| 韶关市| 彰化市| 贵溪市| 泰安市| 丰县| 中江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