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看的時候幫忙拉到最后面,周二追讀很關鍵(*^-^*)
--
林云在努力,國外的同仁,也在艱苦奮斗著。
Science科學周刊編輯部。
主編貝恩斯滿意地掛斷了電話,這來自于通用汽車公司的一位高級副總裁。
自從華國的那篇論文發過來以后,美國的幾大車企都遞了些話過來。
當然,還有極為可觀的資助。
科學沒有國籍,但是科學編輯的國籍,還不明顯嗎?
何況周刊的Science,為了審核嚴謹點,多壓幾個星期也很正常。
盡管,這論文背后的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工業界。
但那幫目不識丁的工程師,也配和科學打交道?
誤打誤撞搞出個好彩就罷了,更多的事情,屬于科學家。
那是天才的領域。
貝恩斯主編對華國并非沒有好感,只是他們給的錢……不,他們就不會主動給錢,那Science自然得在一定程度上,傾斜于本土科學家。
再加上,資本集團做事的迅速程度,遠超那些活在上世紀的老古董。
以美國頂尖車企的實力,想要逆向翻轉華國最近傳動系統的突破,當然輕而易舉。
而且,還原率高達80%
那來自華國的論文,就沒有多少獨特的創新性了。
“尼克?”
主編貝恩斯叫來執行編輯。
“安排下去,通用聯合斯坦福的論文,放在下周正刊首頁,華國的這篇就在Science Advances上給個短訊引用吧!”
“時間上,不太對吧!而且我注意到華國內部,早就有了相關反響。”
倒也不是尼克關注華國,主要是華國相關的幾大車企,上市股票都有了顯著漲幅,資本市場很敏感的。
還有就是,此舉怕是有失公正。
尼克不想背鍋。
這年頭,獻祭掉的執行編輯太多了。
臨時工的好用,可不單華國才玩得溜。
“美國,會再次偉大,你要相信這點。”
貝恩斯輕飄飄地說道,而后為了安手下的心,補充了一句。
“不相信科學,也得相信通用汽車的力量吧?”
“是。”
尼克很有逼數,他相信資本,之后會給他一個滿意的數字,或許還會多上個不錯的去處。
而且這也無法拒絕,不是嗎?
……
論文發表,其實只是一個添頭,重要的是實際應用。
好用才是王道。
這點,消費者早就給了最有力的答案。
喜歡性能的可以追求頂配,喜歡性價比的也有最優選擇。
連吉利以往無人問津的國外市場,眼下都掀起了火爆的場景。
內宣的節奏,更是節節高升。
這是官方下場帶的。
然而隨著遠涉重洋的消息,以及學術圈看重的Science最新刊新鮮出爐。
風向,好像被另外一股力量,開始帶偏。
“這算是抄襲還是學術造假?”
“臥槽,Science正刊子刊都發表了個一樣的成果,就是名字不一樣,那算什么?”
“樓上的,你沒注意到它們的長短篇幅還有位置,都有很大差別嗎!”
“開始懷疑傳動系統的改進,或許是幾個大國同時獲取的外星技術,眼下只是同時放開而已,而且國外的新車,好像更好?”
各個社交軟件都在議論,很快就登頂了各大熱榜。
而且熱搜榜上的自來水太多,瞬間就沖垮了原本的態勢。
原本技術突破是好的,但要是誰都突破的話,那不等于沒有突破嗎!
嚴肅科學領域,平時時候,似乎并沒有比Science更有說服力的。
這到底怎么回事?
評論里面十個有十一個都在問。
好在林云申請的專利,在有關部門的緊急審批下,早就已經發出了對外公告。
而且據熱心人士在國外全球專利市場上的廣泛查詢,似乎也發現國內的同種專利,在國外也都有信息留存,似乎真的是第一個出現的。
就是其它同質化有些嚴重。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已經給出數年前和斯坦福大學的聯名項目研究,以及分時段的項目匯報。
看樣子,好像也有不少說服力。
“輿論壓一下,之后統一按照官方口徑。”
某個北城的辦公室里,傳來這個口訊后,廣大網友們又開始接著奏樂接著舞,繼續各處吃瓜中。
仿佛之前的好奇,也就一眼掃過而已。
但在有心人眼里,這可抹不過去。
“對外局的老陳呢!他是怎么看場子的,咱們都被欺負到頭上了啊!”
宣傳局的老張很生氣,這是啪啪打他們宣傳局幾個老家伙的臉。
“事情發展太快,我的人都沒收信息,他們直接走的高層路線,你這聯系國內有影響力的幾位開口,暫時穩一穩吧!”
老陳也很憋屈,科學界向來是宣傳局重點要突破的。
可向來喜歡制定各種潛規則的美國佬,隨意就不帶征兆地撕碎規則,這讓他們怎么提前預警。
震怒!
但這種正式的事情,也不可能再上升到官方層面,只能約束在一定范圍內。
……
“我就說得先下手為強,那些國外的期刊,真遇到事情肯定不會站在我們這邊。”
新訂閱的Science雜志已經到了,但羅校長已經生氣地撕爛了幾本,再讓校長辦的人送了幾本過來后。
羅校長對著通訊錄挑挑揀揀,召開了解決問題的小組會。
總要想想辦法吧!看哪個方面可行,羅校長能力不夠還有上級可以協調力量嘛。
很快,幾個有名望的教授,還有幾個院長書記都到齊了。
“都知道了吧,說說怎么處理。”
調整好情緒,羅校長面沉如水。
“已經跟幾個朋友聯系過了,國內暫時沒有足夠有影響力的相關專家,可以站出來讓世界信服。”
機械院的魏教授眼里有著不甘,難得機械這夕陽行業能煥發第二春,眼看著砸在手里,感覺是真的痛苦。
“可以從正式渠道,與Science編輯部,發起正面溝通?”
有位處理行政工作的院書記,建議硬碰硬。
反正春城理工比起Science,那就是破廟。
不帶怕的好吧!
“這個作為備選,我之后會報備上級。”
抬手虛壓,羅校長早就考慮過,只是需要顧全大局而已。
“不然,我們請楊老先生說句話吧,他在科學界的名望素來很高,還有北城的丘院士,都可以給出有力發聲。”
有教授這么說。
稍微可以干涉其中的人物,國內確實寥寥無幾。
“可能效果不會太好,何況重要的不是論文的真實性,而是美國的態度。”
其它教授又進行了反駁。
這就不是需要驗證真偽的事情,而是誰第一的問題。
但尷尬的點又在于,傳動系統只算是創新,那里面的說頭就太大了。
別說國外了,國內肯定都有幾個做相關的冷門組。
只是斯坦福聯合通用汽車先亮刀子,他們怎么接,成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