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解決問題
- 長生,從成為傀儡太子開始
- 屋檐下的臘月
- 2116字
- 2023-03-17 19:30:00
廣而告之。
如同朝廷公布消息用的告示。
但顧承想要的更多。
他想讓告示變得具有流通性且又不失權威。
比如印有皇家印戳的報紙。
只是在這個時代,識字的人不多。
雖說紙張和印刷因修真的存在變得廉價,但集合成冊,能被印刷成書的知識依舊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尋常人家想要活著就已經可以說是拼勁權利,又如何有能力有資源供養出一個脫產者。
想要做成這件事就需要一些技巧,并做出一些改變。
茶館酒樓就不錯,一般那里都會有識字的說書人。
嗯、前期步子不宜邁太大,先從京州開始,其余州郡就以水路運輸,這增加了運輸成本,報紙前期大約不會太賺錢,能收回本就已經算是不錯……顧承按了按額頭,企圖從腦子里壓榨出更多能用的點子:“柳青,教坊司的姑娘們可會南北戲?”
南北戲類似于前世的戲曲,為不少人所喜愛。
柳青回應:“稟殿下,姑娘們自然是會的,教坊司原本就有做類似的教學。”
“你覺得將教坊司外務轉化成戲樓如何?”
柳青露出為難的神色:“我雖對手下的人唱曲有著足夠的自信,但若是想在這一行業分一勺羹怕是有不少難度。”
“若是有新曲目是否能異軍突起?”
“或許可以,大燕國運昌平,許久未有大事發生,老唱段雖說經典,但聽多了終究也會膩。”柳青頓了頓,猶豫著道,“聽說有不少戲班子都想過做出創新,可寫出來的故事客人們大多不會買賬。”
顧承胸有成竹的道:“故事你不用為難,你這里可有編曲作詞的行家?”
他前世可是從田地里走出去的孩子,知道互聯網和手機之前,最大的樂趣就是家里那臺彩色大頭電視,以及逢年過節就會有的戲曲下鄉表演。
雖說其中細節他已忘記不少,但大致的故事,唱本都講了什么他依稀還有印象。
他可不信自己背后站著上下五千年的底蘊,還帶不動一個戲班子。
“殿下無須擔心,教坊司內務有這類的大家。”
“妙!”顧承很高興。
此事若是成了,那將意味著他就不用再為金錢的事情發愁。
不多時,前去買藥的翊衛返回,顧承將藥湯熬好并監督病人全部服下后,一直留到很晚,將整個《梁祝》的故事線講述清楚后,才帶著人返回他的東宮。
路過東宮花園的時候,他忽然看到池塘中央的小亭中站著一人。
黑色長袍,其上用金線繡出一只欲要直沖九天鸞鳳。
這不是東宮新招的侍女,普通人根本就穿不得繡有那種花紋的衣服。
顧承猜到了是誰,屏退眾人,獨自向前,行至對方身后:“兒臣見過母親。”
“朕還以為你今夜不會回來。”
不知為何,顧承對這位陛下的語氣中聽出來了調侃的意味。
“怎的連魚都沒有。”趙纖朝著水面瞄了一眼,坐回石凳,“你知道就在你抵達教坊司的時候,有多少本奏折遞到了朕的書案?”
消息還真靈通。
是不是可以把這些大臣全部掛在長安城的墻上當監控攝像頭來用。
對此顧承并沒有太多意外。
教坊司是陛下給他的,他只需要知道皇帝是什么想法就行。
所以顧承如是問道:“母親是怎么回的?”
“我沒看,從奏折的簽名上都可以看出里面寫的大約都是什么內容,所以我把它們都交給了祁絡,而以她的性子,大概率會批上‘已閱’兩個字,然后重新丟還給他們。”趙纖的語氣中,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處理這種奏折。
也對。
這位陛下可是自前任死后,陛下駕崩之前就一直擔任著監國攝政的身份,對手下這些大臣都什么尿性想必十分了解……顧承瞄了眼東宮這潭深不禁地的池塘。
天知道這水面下到底掩埋著多少尸骨。
“對于城里的謠言,你想怎么處理?”
趙纖忽然換了個話題。
顧承詫異反問:“母親送我教坊司不就是為了解決這事?”
“那就是給你的錢袋子,努力提升自己,可千萬別死了,天知道再換一個太子又會引起什么變化。”趙纖嗤笑著說道,“而且你也太小看那些老不死惡心人的手段,小小的一個教坊司還解決不了他們留下的麻煩。”
關于這件事,顧承其實還有個后手。
這不是他一直有所保留,而是從教坊司回東宮時偶然想到的辦法。
很簡單,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
謠言之所以盛行,歸根結底還是人太閑,抓著一個飯后談資就絕對不會放手。
顧承想做的,就是制造一個更大的新聞,讓它引走所有人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所謂的流言也就沒有了威脅。
這也是前世那些明星工作室常用的手段。
趙纖停頓了一下,視線從顧承臉上掃過,落在一旁的夜景上。
“宗正寺那邊會為你的身份作證,這一點你無須擔心,有的人可比你著急。
“至于關于你是女兒身的傳聞……
“其實也很好解決。
“你是太子,太子妃的位置先懸著,我已有了人選。
“秋收節期間,月氏國大概會派使團前來商討和親之事,朕要讓你娶了前來和親的公主。
“此事一成,你女兒身的傳聞想必會不攻自破。”
顧承聽得腦袋發脹,好半天才吐出一個字:
“啊?”
為什么穿越了還要接受相親?
不,這已經不是相親。
這是定親!
至于為什么趙纖就提前就認定對方是來嫁公主,而不是來娶公主,這是因為大燕就沒有嫁公主的先例。把皇室血脈嫁到一個小國,這對大燕皇室而言就是侮辱,任何敢求取公主和親的國家,無一不都被大燕的鐵騎碾碎了城墻。
目送大燕皇帝化作流光消失在眼前,顧承返回書房。
點亮燈符。
他先將自己已知的符箓用普通的材料全部練習一遍,而后提筆開始書寫將教坊司改制的計劃詳細。
他清楚記得福安的交代。
進了京,誰都不能相信。
皇帝此時對他好,是因為顧承還算得上是一件趁手的兵器。
“提升實力……
“唯有修行道路上的盡頭,抵達長生,才是破局的手段!”
顧承不知道這位女皇陛下到底有多強。
外傳她是圣人境?
不,絕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