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試探
- 活在天寶十四年
- 江山至
- 2234字
- 2023-03-26 23:09:31
“我不懂您的意思……”
遲疑了一會兒,崔祐甫緩緩道。
反正抵死裝糊涂就行了,再怎么說他都是大唐的官兒,這位顏太守就算是懷疑,也不可能做的太過分。
“下官之前說的很清楚,我是到清河探親的,探親的時候見見同輩的人,一起相約出來跑跑馬,獵幾頭獐子,也沒什么好說的吧?”
是啊,這兵荒馬亂的時節(jié),你們偏挑在這時候出來踏青打獵是吧?
“崔兄說的不錯。”
顏季明點(diǎn)點(diǎn)頭,一轉(zhuǎn)話鋒道:
“實(shí)不相瞞,在下一向景仰崔氏,正有意與崔兄結(jié)交,這樣吧,不如崔兄隨我去常山小住幾日,至于崔氏這些子弟,他們?nèi)诉@么多,自然也沒法一起帶去,若是崔兄同意的話,我這就吩咐人把他們放了。”
“這...”
崔祐甫不由得臉色一變。
顏季明這話的意思不就是要他崔祐甫去常山做人質(zhì)么?
但,若是崔祐甫不同意,那崔氏這些子弟卻又該怎么辦?
顏季明面帶笑意,目光漠然。
崔氏這一行人派出來與顏季明交涉的人,自始至終都是崔祐甫,顯然這個人說話是有分量的。
顏季明心里真正懷疑的是河北崔氏為代表的一眾門閥世家,很可能在安祿山背后推動他造反,萬一這個情況屬實(shí),他之后的所有計(jì)劃都必須考慮到這一因素的存在。
懷疑暫且還只是藏在心里。
顏季明沒法把這行人全部扣押下,而且這個行為在明面上也說不過去。
到時候不僅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還有諸多世家門閥都會對顏季明重拳出擊。
甚至是他的叔父顏真卿都會因此問責(zé)于他。
扣留一個比較重要的崔祐甫下來,用做客的名義把他帶去常山,再私下里盤問,才是最安全的辦法。
顏季明肆無忌憚地露出了自己的意思。
你留下,
或者是誰都別想走。
崔祐甫深呼吸一口氣,勉強(qiáng)笑道:
“早聽說常山好山好水,在下正有意前往一觀,既然太守相邀,倒是正合我心意了,只怕我這個惡客,會叨擾太守啊。”
這就是同意了。
顏季明心里卻是一沉。
崔祐甫不惜讓自己做人質(zhì),也要讓那些崔氏子弟先離開,再次證明了某些東西。
他有什么不放心的?
從官場的角度來講,顏季明家中長輩都有四品官,尤其是顏真卿、顏杲卿兩人,前不久才號召河北諸郡起義,他們的立場就是大唐。
用最簡單的話說,只要崔祐甫亮出自己崔氏的招牌,這一行崔氏子弟所能得到的保護(hù),甚至?xí)人麄兗易謇锏谋Wo(hù)還要好。
“太守?”
陳溫的聲音把顏季明從沉思中拉出來,他瞥了一眼陳溫,發(fā)覺后者手中正拿著一面殘破的旗幟。
“這是叛賊的帥旗。”
陳溫解釋道:
“將士們沒找到史思明的尸骨,他又逃了。”
俘虜?shù)呐衍娛孔渲挥泻苌僖徊糠帧?
先前在常山的時候,顏季明故意放棄了一些城池,利用少數(shù)兵力和防守空虛的城池,誘騙史思明漸漸深入重地,最后陷入了河?xùn)|軍與朔方軍的包圍中。
那時候,史思明的騎兵主力就被吃掉了大半;攻打清河郡的時候,史思明所指揮的士卒大都是那些依附叛軍的城池所派出的援軍。
到此時,他的軍隊(duì)主力幾乎都是步卒。
大家都是兩條腿,
逃,逃不掉,打,打不過,人數(shù)上也處于絕對劣勢。
“帶我去看看那些被俘的叛賊。”
陳溫已經(jīng)能猜出顏季明是什么心思,不由得提醒道:
“聽說有不少人都是邊卒,可不好收拾。”
顏季明哼了一聲,顯然沒把陳溫的話放在心上。
沒奈何,陳溫只能帶路。
唐軍在清河郡外扎起成片的營地,走兩步都能看到一處篝火,士卒們?nèi)齼蓛勺隗艋鹋裕腥诉€在哼著家鄉(xiāng)的歌謠,很快就引起周圍不少士卒跟著一起唱起來。
外圍能看見巡邏的兵馬。
顏季明到達(dá)關(guān)押俘虜?shù)牡胤綍r,營中不少地方已經(jīng)一片漆黑。
“站住!”
接二連三響起拔刀的聲音,一個軍官模樣的人走出來,止住自己的部曲,皺眉看著顏季明一行人。
“這里不是汝等亂走的地方!”
“這位乃是常山郡太守,亦是河北招討使之親侄,汝不識得他么?”
“就算是河北節(jié)度使當(dāng)面,下官也要驗(yàn)明身份。”
那個軍官語氣硬邦邦的:
“這里是看押俘虜?shù)牡胤剑粲惺枋В杏懯咕蜁纫讼鹿俚哪X袋,你若真是招討使的侄兒,應(yīng)當(dāng)更明白這一點(diǎn)!
軍中須得有規(guī)矩。”
“把我的印信拿出來給他不就行了。”
顏季明走出來,笑罵了一句陳溫。
“我才有多大的名頭,你就先急著替我出來耀武揚(yáng)威的。”
“小人錯了。”
軍官伸手接過印信,對照著火光看了一會兒,語氣才客氣了一些,問道:
“敢問太守,深夜來此有何公干?”
“想看看這里的叛賊。”
顏季明也不隱瞞來意。
軍官點(diǎn)點(diǎn)頭,又道:
“看可以,不過您的這些親隨,只怕是得留在外面。”
他看向顏季明身后的那些人,喝道:
“軍中重地,汝等退下!”
跟在顏季明身后的數(shù)十名甲士漠然看著他,手都按在腰間的刀柄上,沒人動彈。
“陳溫跟著,其余人在外面等我。”
“是!”
甲士們低頭,后退幾步。
看著有些尷尬的軍官,顏季明笑了笑。
“帶路吧。”
像這么死心塌地的士卒,顏季明手下也不多。
常山郡本地的那些兵馬就不談了,在史思明進(jìn)攻的時候都被揍爛了,全是一幫弟弟,想要把他們真正練成精兵,得花費(fèi)大量的時間。
那三千朔方軍現(xiàn)在最多對顏季明就是感激。
仆固懷恩有意報(bào)答顏季明,已經(jīng)說好要給顏季明留下千余人,以后再培養(yǎng)培養(yǎng),這千余人也就可以成為顏季明所建立軍隊(duì)的第一批核心主力。
但他們現(xiàn)在還談不上有多忠誠。
顏季明之前讀史書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仙芝、封常清二人被殺一段。
宦官邊令誠向玄宗誣告兩人,玄宗盛怒之余下令將二人斬首示眾,潼關(guān)滿城將士都為二人喊冤,但真正站出來幫助兩人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顏季明要的,是那種只要他喊一聲,連造反都敢跟著他干的驕兵悍將。
想要這種人很簡單。
讓他們的利益與自己相符合就好了。
“聽說這些人,都要被處斬?”
走路的時候,顏季明裝作無意問道。
“處斬倒不至于,這兒人也不少。”
軍官隨意道:“不過都是從叛之人,其中首惡自然是斬首,其余人過后不久,應(yīng)當(dāng)就會發(fā)配到各處城池,充當(dāng)苦力勞作之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