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清河太守的竹杠算是隨手之舉,顏季明實際上并不是很在乎那些敲來的金銀財寶。
等離開太守府后,李萼隨即告辭,說是要回家看娘子是否平安。
顏季明聽李萼的意思,并不是想要直接斷開關系,便命人取出一些錢財先贈與李萼,又把自己的印信暫時給了李萼,放他走了。
陳溫策馬回到他的身邊,言簡意賅道:
“仆固將軍正在城外整軍。”
“帶我去找他。”
一行人騎馬,隊伍中簇擁著十來架馬車,其中一架馬車上時不時有人在車廂里挑起車簾,偷偷往外窺看。
顏季明似有所感,轉(zhuǎn)頭看了一眼,簾子頓時被里面的人放下。
“老陳,你要老婆不要?”
顏季明問道:
“只要你金口一開,我就把她送到你屋里。”
“這...小人不敢!”
陳溫直接拒絕道:
“小人奉亡父之命,已與鄰村女子定有親事,等今年稍微太平一些,便會迎娶過門,此乃父命,不敢有所違也!”
“算了算了。”
顏季明搖搖頭,心里盤算著見到仆固懷恩之后該怎么做。
王承業(yè)的賬,賴了也就賴了。
但郭子儀的人情卻是值錢的。
就算他之前覺得是顏季明建議皇帝起用了自己,因此對顏季明感激,算是個人情,但三千兵馬也就足以抵消掉了。
顏季明以后還有指望郭子儀的事,自然不會輕易斷了交情。
“懷恩兄!”
“太守!”
仆固懷恩之前聽到士卒匯報,說顏季明帶著數(shù)十名騎兵留了個口信,說是要進城,隨即就找不到人影了,正擔心的時候,就看見顏季明又回來了。
“此戰(zhàn)傷亡少說也有數(shù)百人,其中大半都中了箭傷。”
一見面,仆固懷恩就嘆息一聲。
顏季明眼神閃爍一下,猜出仆固懷恩這是暗示他與郭子儀之間的承諾。
之前說好了三天之內(nèi)帶兵帶錢糧回去,但因為戰(zhàn)事爆發(fā),臨時拖一拖倒也說得過去。
但現(xiàn)在戰(zhàn)事結(jié)束,顏季明最好還是該記著自己的承諾。
兩人之間的私誼已經(jīng)很好,但正因為如此,仆固懷恩不得不提醒一句顏季明。
“朔方將士忠誠為國,下官自然不敢忘卻。”
顏季明騎在戰(zhàn)馬背上,拱手道:
“下官已經(jīng)提前入城,勸說清河太守出錢糧犒軍,且我私下里會傾盡錢財,用于獎賞朔方軍中作戰(zhàn)勇猛的士卒。”
“末將替軍中將士,多謝太守厚恩!”
犒軍的錢糧,自然都是清河郡府庫所出。
“此處有蜀錦三百匹,還請將軍分發(fā)給軍中將士,至于戰(zhàn)死的將士,我會另有撫恤發(fā)放。”
顏季明指了指身后的馬車,道:
“蜀錦已經(jīng)盡在此處,待今日將士們酒足飯飽后,再賞他們也不遲。”
仆固懷恩不由嘆服道:
“太守仁義過人,是末將心胸狹隘了。”
“放心吧,允諾郭公的事,我必然會做到。這三千朔方軍必然會還給郭公,我也會親自替有功者向朝廷請功。”
顏季明看向仆固懷恩,試探著問道:
“不過,將軍也看到了,眼下我河北雖有兵馬,帶領兵馬的卻是一班朽木腐草,將軍可愿留在河北,助我平叛?”
“這...”
仆固懷恩肉眼可見的猶豫了。
但片刻后,他還是道:
“末將無郭公軍令,不敢擅自主張,太守若有意留末將,不如先去問郭公,郭公有軍令放人,末將才能留下。”
“不過么...”仆固懷恩道:“軍中有千余在戰(zhàn)事中受傷的將士,若是太守不嫌棄,可讓他們暫且留在太守身邊。”
顏季明立刻就聽明白了,仆固懷恩這是有意要給自己留下一些士卒,不過找了個很恰當?shù)睦碛桑敿聪驳溃骸斑@個自然,朔方軍將士對河北有恩,我一定會好好給他們養(yǎng)傷。”
“那就最好了。”仆固懷恩點點頭,露出一絲歉意。“只是留下之事,末將也并非不愿,但郭公軍令難違...”
“好,沒事,我不會為難將軍的。”
顏季明拍拍手,笑道:
“今日大捷,傳令下去,軍中許飲酒。”
仆固懷恩道謝離開,顏季明看著他的背影,吩咐道:
“清河太守給的那一斛珍珠,你今晚替我送給仆固懷恩,記住,要讓人看到。”
“太守,那一斛珍珠價值不菲,為何您不直接送給郭公?”
陳溫疑惑道。
“郭子儀性格如此,若是我送他財物,倒是會適得其反,他會覺得我是在用錢財侮辱他,他素來愛惜名聲,必然不敢收受。”
顏季明騎著馬往慢慢前進,既是說給陳溫聽,也是讓自己再思索一遍這么做到底對不對。
“所以,我有功必賞,我犒勞好這三千朔方軍,甚至是親自替他們邀功請賞,這就已經(jīng)足夠了,反而會讓郭子儀對我更加另眼相看。”
“郭子儀本人并不渴求錢財,但朔方軍將士,還有仆固懷恩卻未必如此。”
顏季明沉聲道:
“人都是有欲望的。
郭子儀想要的是清名,他麾下的將士想要的是功名利祿,那我就借著這三千將士的口傳揚出我顏季明有功必賞的名聲。”
陳溫呆了片刻,發(fā)自內(nèi)心地欽佩道:
“太守英明。”
“顏兄?顏太守?”
遠處有人在喊,顏季明瞇著眼睛看過去,認得是崔祐甫。
“您看,眼下戰(zhàn)事都結(jié)束了。”
崔祐甫一路小跑過來,到顏季明跟前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喘氣了。
肉眼可見的虛。
崔祐甫沒察覺到顏季明眼里的笑意,急切道:
“我等并非奸細,況且太守您也說了,等戰(zhàn)事結(jié)束就放了我們,而且,在下忝為壽安尉,家中長輩也有在朝廷任官的,若是太守遵守承諾,崔氏必然會有報答。”
“崔兄不老實啊。”
顏季明跳下戰(zhàn)馬,拍了拍崔祐甫的肩膀。
“先前崔兄在我營中的時候,為什么不肯說自己有朝廷官職,只拿崔氏的聲名來壓我?”
“這...”
崔祐甫當然不敢說,之前他看不準顏季明究竟是唐軍還是燕軍,權衡之下,借用背后家族的名聲便是唯一的選擇。
大唐對世家門閥無可奈何,還得優(yōu)待。
至于燕軍,也就是安祿山的勢力,在他發(fā)起叛亂的時候,背后若是沒有河北世家的幫助,他一開始怎么可能那般順利地降伏河北各處郡縣?
就是因為太過于出其不意,哪怕后來有不少城池再次恢復大唐旗號反抗安祿山,但他們當時在發(fā)覺叛軍兵臨城下時,確實毫無防備。
安祿山也得對這些世家門閥客客氣氣。
顏季明盯著崔祐甫,用調(diào)侃的語氣道:
“崔兄現(xiàn)在究竟是因為信任我,才報出官職,還是說,當時不知道我究竟是什么身份,才不敢報出在朝廷的官職呢?”
崔祐甫臉上已經(jīng)是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