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挑燈碼字,夢中大神附生。八百萬點擊太少,五十萬收藏還行,醒來受涼風。
體溫長的飛快,噴嚏夜鳥皆驚。了卻今天更新事,不毀承諾少罵名。可憐鼻涕生!
-------------------------------------------------
眾人聞聲觀瞧,原來說話的正是翰林苑侍講學士張好古。
“啟稟萬歲,那坊間傳聞并不足為信,想那東瀛倭國乃番邦化外,不通文墨,不知經(jīng)史,縱是夜郎自大,也不會想得出‘天皇’這樣的稱謂。”
鷹司全孝在旁邊兒沖昊天一個勁兒的點頭,心中暗想:不枉我們送你那份重禮呀,關(guān)鍵時刻還真能替我們說話!
侯徇聽了這話把眉頭一皺,他瞄了昊天一眼,從心里往外,是一百二十個看不起:“張大人,僅憑你一人的推測,就敢說絕無此事嗎?你這般為倭人辯解,是不是收了什么好處哇?”
你這老頭兒是腰里揣這一副牌,逮誰跟誰來呀!“侯大人,下官只是就事論事,何來受賄一說,您可不能屈枉了下官!您是聽坊間傳聞,說倭人國王自稱天皇,其實我倒是聽過該國民間流傳的一種傳說,說他們這個國家是怎么來的。您要是聽完這個,就絕對不會相信他們能自稱什么天皇啦!”
“有何傳說,你且道來!”
“侯大人,此雖是民間傳說,講起來也是頗耗時間的,我們還是請陛下定奪才好!”
“呃,張愛卿,左右無事,你就講講,給大伙兒都聽聽。”
“微臣遵旨!萬歲,微臣抖膽,不知您可曾看過一部傳奇話本《水滸傳》?”
“啊?看過,怎么啦!”您別看天啟皇帝識字不多,書也沒念過幾本,而這部《水滸傳》他偏偏從頭到尾都看過,而且是印象深刻。這是因為天啟四年,給事中阮大鋮為陷害東林黨人,別出心裁,作《點將錄》,以《水滸傳》中聚義領(lǐng)袖的名號排東林黨人,如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時雨葉向高、浪子錢謙益、圣手書生文震孟、霹靂火惠世揚、大刀楊漣、智多星纓昌期、青面獸左光斗、金眼彪魏大中、鼓上蚤汪文言等等。天啟皇帝看完這部《水滸傳》同人,很感興趣,就把原著也找來看了。
“倭國民間傳說,創(chuàng)立倭國的乃是《水滸傳》中的一位英雄。”
“噢?竟有此事,詳細給朕說說!”
“遵旨!話說北宋徽宗年間,山東清河縣出了兩位英雄……”接著,昊天就把那篇《武大郎創(chuàng)日本記》講說了一遍,當然關(guān)于仇恨的那一部分沒提。(詳細內(nèi)容請見作品相關(guān),就不在這兒重復了)
這里我們再交代一下,其實日本國這個名稱,在隋朝已經(jīng)就有了,逐漸的倭人也都以日本稱呼自己的國家。可中華歷朝都看不起他們,雖然知道叫日本,但正式一點兒的,稱呼他們東瀛、扶桑,或者干脆就叫他們倭國。
隨著昊天的講述,保和殿里的笑聲是越來越大。本來這樣的場合是不能高聲說笑的,可這回沒人顧忌了,連宮女、太監(jiān)都快樂趴下啦。大殿外面的小官兒們這飯也不吃了,全擠在殿門口那兒聽著。天啟皇帝更是樂的直喘不上來氣,連魏忠賢的臉都繃不住了。
昊天對這個效果很滿意:自打有相聲那年,哪位能到三大殿給皇上和文武百官說一段!嘿嘿,我可以算是古今第一人啦!可惜就一樣兒,道具不全,再來塊“醒子”就完美了。昊天越說越興奮,最后一句說完,差點兒來個鞠躬下臺,總算及時醒悟了,還沒這么辦。
“啟稟萬歲,這便是那個傳說,微臣覺得這樣的國王,怎么可能自稱天皇呢!”
“哈哈……張……張愛卿,可……可笑壞寡人啦!你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哈哈……”
天啟剛說完,下邊東瀛使團的席位里蹦起一個來,他想要伸手拔刀,可往腰里一摸才想起來,沒讓帶進來,一著急,抄起根筷子來,沖著昊天:“巴嘎雅魯,你辱我日本國太甚,我要和你決斗!”
這句話聲音挺高,但幸好是可能這位真急了,是用日語說的,除了使團里的其它人和幾名鴻臚寺的官員,沒人聽的明白,要不然,就憑這“巴嘎雅魯”,就夠判他個死罪。
可這句日語一出口,大殿上的笑聲逐漸的小了,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這個倭人身上了,想知道這家伙舉著根筷子想要干什么!
德川賴宣與鷹司全孝雖然也氣的滿臉通紅,但還是比較沉穩(wěn),知道這兒不是他們能耍橫的地方。一見自己使團里有人忍不住了,他們急忙回頭喝道:“橫路敬一,坐下!”當然,也是用日語說的。”
這個橫路敬一一身武士打扮,臉都氣黑了。怎么呢?實在是太生氣了,臉氣得先是發(fā)紅,后來發(fā)紫,最后就透著黑了。大人發(fā)話讓他坐下,他雖然不愿意,也不敢違抗:“哈依!”
剛才那句話,昊天聽懂了一半兒。怎么是一半兒呢?后半句他沒聽明白,但前半句——后世誰不知道什么是“巴嘎雅魯”啊!他一想:嗬,小鬼子敢罵我!這可是在明朝,你這“外賓”沒優(yōu)待!看我好好調(diào)理調(diào)理你的!
他走上前來,向德川賴宣與鷹司全孝一拱手:“兩位使者大人,剛才那位‘巴嘎雅魯’大人說什么?”
還沒等倆人說話呢,后邊那個橫路敬一又蹦起來了:“我不叫‘巴嘎雅魯’,我是使團侍衛(wèi)長,大番組老中橫路敬一。”他下定決心了:今天我抗命了,就算回頭剖腹謝罪,也要讓這個侮辱我國與武士道精神的家伙受到教訓!
“噢,不叫‘巴嘎雅魯’,我還以為你這人很懂禮貌,上來先報名呢!你懂漢話,那太好了!可你這名字,有點兒太長了,什么來著——呃,大番組老中橫路敬一,九個字啊!”
鷹司全孝在旁邊一看不好,橫路敬一那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心想:我趕緊給攔下吧。這位張大人的嘴,我可領(lǐng)教過,他曾經(jīng)差點兒把伊賀、甲賀的上忍都說傻了。別這回把橫路氣個好歹的!
“張大人,您誤會啦!他名字沒有那么長,大番組老中是他的官職,他的名字叫橫路敬一。”
“噢,獻丑,獻丑!原來大番組旗本是官職。大番組,哎呀……”昊天心想:敢情這位是黑社會的頭目,不知道跟山口組有什么關(guān)系?
書中暗表,這可是昊天露怯了,大番組不是黑社會,德川幕府時代常備正規(guī)軍稱為“番方”,又叫“三番組”,分別是“大番組”,“書院番組”和“小姓番組”。其中“大番組”是江戶、京都、大阪等城的警衛(wèi)隊,老中是他們的頭領(lǐng),相當于大明的九門提督,也是位極重要的人物。
“橫路敬一……哎,你是不是有個弟弟,叫敬二?”
“你怎么知道?”
“看你這模樣、表情,再加上這名字,估計就差不多!”
“不要顧左右而言他,我……”
“等等!”德川賴宣打斷了他的話,并用日語小聲對他說:“橫路敬一,你太放肆了!我們來明國的目的你忘記了嗎?還不快坐下!”
橫路敬一突然離席跪倒,向德川賴宣叩頭說道:“大人,請允許我給這個羞辱我們的人一個教訓,責任我會一人承擔,事后立即剖腹,請答應(yīng)我!”
“不行!我們……”
“哎,我說二位大人,在我們大明的皇宮里,別老說這外國話行不行,讓我們都聽明白了呀!啟稟萬歲,看來那位使團侍衛(wèi)長橫路敬一想提什么要求,微臣覺得他們遠來是客,還是讓他們說說吧!”
天啟皇帝這熱鬧看的正過癮呢,聞言急忙點頭:“對對,張愛卿說得有理。那一倭人使者,你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出來,寡人可以與你作主!”
“謝謝大明皇帝陛下!因為這個人侮辱我國,我橫路敬一,正式向他提出決斗!”
“啊?”
-------------------------------------------------
軒轅有話說:
今天的定場詩是俺的真實寫照!外面很涼快,可是不敢開窗戶,只能悶著!外面涼風一個勁兒的吹,屋里俺這鼻涕一個勁兒的流,俺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夜風liu”!
親愛的朋友們,用你們的收藏、推薦和點擊來祝軒轅趕快好吧,實在太難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