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與龐統的約定
- 魂穿三國,這個劉琦不簡單
- 青柳依人醉
- 2035字
- 2023-03-06 10:30:24
“公子既然看得起在下,不妨坐下來聊一聊。”龐統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這個位高權重的荊州牧長子劉琦,似乎與傳聞中不太一樣。
漢代時期,常常以貌取人。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一個人有本事,往往會是“雄姿英發,容貌甚偉”。
龐統因為相貌丑陋,曾受到許多人的輕視。
可劉琦年紀雖不大,卻對他禮遇有加。
龐統心中頓時起了一個念頭,不妨再深入聊一聊,看看劉琦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
劉琦大大方方落座。
如今,武有魏延、甘寧、黃忠,外加一個少年鄧艾。
文,則需要加快進度,招募人才。
漢末三國頂級謀士,將他們分類的話,可分為三種。
荊襄士人集團,潁川士人集團和江東士人集團。
不得不說,荊州能夠成為人才匯聚之地,與劉表有很大的關系。
在軍閥混戰、紛爭不斷的年代,劉表治下的疆域安定和平,這才引來天下眾多名士寓居于此。
不過,現在倒是便宜了劉琦。
近水樓臺先得月。
必須用盡一切辦法,將臥龍與鳳雛收入麾下。
龐統坐在劉琦對面,問道:“不知公子前來江陵,所為何事?”
“父親發布籌募軍費考核,勝者可獲得協理政務之權,我來江陵專為此事。”劉琦雙眸微抬,徐徐說道。
面對龐統這么聰明的人,耍小心思沒有任何作用,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所以,劉琦干脆不作隱瞞,直接將來到江陵的真實目的說出。
“公子竟如此信得過在下,連此等大事也敢告之。”龐統微微一愣,面帶詫異。
“先生的為人,我還是知曉一些的。”劉琦拱手合抱,道:“實不相瞞,劉琦仰慕先生已久,懇請先生相助,與我共圖大事!”
直接說明本意,或許能讓龐統看到他的真誠。
然而,事與愿違。
龐統搖了搖頭,抱拳道:
“承蒙公子器重,在下感激不盡。不過,我在江陵從事功曹一職,已有數年,實在是不愿前往他處。荊州境內能人無數,公子可以另請高明。”
果不其然,請鳳雛相助,是一件有難度的事。
劉琦并沒有氣餒。
他沒有名望,能讓世人熟知的,唯有荊州刺史之子這一重身份。
龐統志向遠大,拒絕也在情理之中。
“荊州人才輩出,但在我心中,先生之智略,卻無人能及。”劉琦略一思索,隨即說道:“若想實現心中夙愿,非先生相助不可。”
從古至今,人都喜歡聽好話。
無論是夸贊,還是恭維,都會使人感到心情愉快。
龐統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夸贊他的人,還是堂堂荊州牧長子。
“公子謬贊。”龐統面帶笑意。
接著,他問道:“敢問公子有何夙愿?”
劉琦起身,仰頭望天,沉默片刻。
隨后,他看向龐統,眼睛變得清明起來:
“兵起連年,烽煙不息,天下昏亂不已,無數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每每思之,劉琦不禁痛徹心扉。
天下動亂,罪在人心。根本在于,人心喪亂。曹操挾天子于許昌,三百年漢室岌岌可危。各地諸侯心懷異心,置社稷于不顧,互相征戰,搶奪地盤,百姓苦不堪言。
欲安天下,先取人心。唯有行仁義,持忠孝,除賊扶漢,方能人心所向,天下大定。
奈何如今,我勢單力薄,更被后母蔡氏及其黨羽打壓,生存尚且艱難。
身為漢室后裔,不能懲奸除惡、匡扶天下,實在是愧于先祖,愧于百姓,更愧于良心。
劉琦心中所愿,百姓安居樂意,天下再無戰亂。
屆時,雖身死,亦無憾。”
這一番話,是劉琦作為華夏兒女心中最深處的愿景。
漢末三國,紛爭不斷。
后人能記住的,是蕩氣回腸的英雄故事。
至于那些在無休止的血色殺戮中倒下的累累白骨,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沉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世人只知道,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殊不知,對尋常百姓而言,這是一個最悲慘的時代。
“公子竟有這般大志!”龐統站起身,眼中露出濃濃的不可思議。
仁義愛民,心懷天下。
這般豪情萬丈的話語,竟然會從這個年紀輕輕的貴公子口中說出來。
能有如此遠大志向的人,普天之下,寥寥無幾。
本以為劉琦只是一個依仗父輩的貴公子。
沒成想,他竟有這般雄心壯志。
這次,是自己看走眼了。
此子,決計不是平庸之輩。
“江山淪毀,日月無光,公子能有此等仁義之心,在下佩服!”龐統向前施禮,執禮甚恭。
看到他這般有禮,劉琦心中暗喜,有戲!
要知道,龐統素來桀驁,被孫權指為狂士。
今日能對劉琦恭敬有加,實屬難得。
“敢問先生,可愿助我,成就大事?”劉琦再次問道。
龐統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問道:“昨夜有一里正,名叫王安,被人押入州衙,聽聞是公子所為?”
“不錯!”劉琦點點頭:“此人罪大惡極,仗著里正身份,欺凌鄉里,搶奪婦女,為禍一方。巧的是,他在作惡之時,正好被我撞見,我自然不能忍受,便命人將他押送至江陵,交由當地官府審判。”
“區區一個里正,也值得公子大費周章?”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若天下官吏皆像王安這般,百姓又怎能安居樂業?所以,我這么做,值得!”
“說得好!”龐統眼睛一亮,忍不住拍手稱快。
他思索片刻,繼續說道:“公子,如果你能在考核中勝出,獲得協理政務之權,我便即刻動身前往襄陽,投效于公子帳下。”
“一言為定!”劉琦面帶笑意。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龐統亦是笑道。
龐統與諸葛亮不同。
諸葛亮重視信念,是個理想主義者。
龐統更看重實際。
光有仁義還不夠,如果劉琦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龐統自然不會選擇追隨。
所幸此次考核,劉琦已有必勝的把握。
龐統,你已是我囊中之物,休想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