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喀秋莎在青島:俄羅斯僑民往事作者名: 魯繼勇本章字數: 2417字更新時間: 2023-03-01 17:20:34
充滿傳奇色彩的塔達靈甫
塔達靈甫曾任法國駐青島總領事。說他傳奇,是因為他最初是沙俄駐青島領事館的領事,蘇聯成立后,他加入了法國國籍,后又擔任法國駐青島總領事。二戰結束后,他又將其外甥尤里甫推薦給法國政府,接替他擔任法國駐青島總領事。
1898年,德國與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很多德國人來到青島。美國、英國、日本、俄國人也紛紛來青島發展。
1908年,俄國在青島建立了領事館。不過,關于領事館的地址,據資料記載有多個。根據很多在青島生活過的俄羅斯老僑民留下的資料,俄國駐青島領事館設在湖南路1號。但是,研究俄羅斯在華僑民問題的專家沙龍諾娃·維克多利亞的最新著作《二十世紀前半期俄羅斯僑民在中國東部地區的歷史》顯示,1911年時,俄國駐青島領事館的那座建筑并不是湖南路1號。圖片顯示的這座建筑應該是現在的青島路1號——南園孔子紀念館。二戰前,德國駐青島領事館從廣西路3號遷到此處。二戰結束后,青島的德國領事館閉館。孔子的七十五代孫、實業銀行經理孔祥勉買下了這座樓,題為“南園”。1985年,孔祥勉之女孔令仁等將其捐獻給國家。青島在德占時期的很多檔案資料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被強占青島的日本政府毀掉了,許多真實情況不得而知,包括該房子最早的房主、建成日期等,至今也無資料可考。

塔達靈甫
(照片提供:尤拉和麗達)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沙皇俄國被推翻,蘇聯成立。俄國駐華外交機構全部停止了工作。蘇聯沒有在青島設立領事機構,但一大批俄國人經西伯利亞來到中國,分別居于東北及上海、武漢、青島等地。
來青島的俄國人逐年增多,如俄國公爵淶比池,寓居青島著名建筑花石樓。俄國人在青島開辦書店、藥房、西點店、牛奶房、酒吧、舞廳,他們有的是醫生、教師,有的是歌唱家(如米哈洛夫)、油畫家(如巴克洛夫)。所以,把西方文化帶到青島的不僅有德國人,還有很多俄國人。在青島的俄國人因為數量眾多,所以在青島開辦了俄國學校,開辦了圖書館。青島警察署有俄國人的偵緝隊長,有俄國探員。有些俄國人與中國人通婚,生了許多混血兒。在老青島涉外婚姻中,中、俄通婚的最多。

塔達靈甫
(照片提供:尤拉和麗達)
塔達靈甫生于1880年,出身于沙俄貴族,是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下的干將。他因為舉止灑脫、為人精明,在當時俄國及歐洲的貴族圈子里頗有名氣。他曾在當時的外交部、軍隊等多個部門任職。1904年日俄戰爭前后,他代表尼古拉二世在歐洲各國之間進行了多次斡旋,為俄國在歐洲爭得了最大化的利益,深得尼古拉二世的信任。
一戰爆發后,塔達靈甫作為沙俄駐華使館外交官來到中國,對外的身份是武官。1917年,沙俄發生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作為他忠誠的臣子和摯友,塔達靈甫從歐洲返回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想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尼古拉二世。但是他力不從心。1918年7月,尼古拉二世及其皇后、孩子被處決。當時的蘇聯政府欣賞塔達靈甫的外交能力,邀請他為新的政府服務。塔達靈甫一面拖延,一面悄悄銷毀了一些機密文件,然后到了中國。

塔達靈甫(右邊坐者)和尼古拉二世(左邊坐者)
(照片提供:尤拉和麗達)
塔達靈甫的外孫回憶,他的舅姥爺說,蘇聯成立,沙俄駐華各使領館閉館了,舅姥爺似乎與當時的蘇聯政府達成了某種協議,他的家人幾乎沒有受到鎮壓,并被允許離開,他妹妹一家就是手持伏龍芝親自簽署的通行證流亡到中國的。塔達靈甫來到中國北京,處理了使館中的一些文件后就離開了,然后到了青島,并設法取得了法國護照。

塔達靈甫領事在辦公室
(照片提供:尤拉和麗達)
1929年,法國決定在中國開設負責東部地區工作的領事館,地點選在青島。在確定領事館總領事人選時,法國外交部部長推薦塔達靈甫為法蘭西共和國駐青島領事館領事,領事館使用過的地址先后有棲霞路2號、5號、8號。
當時,長居青島的外國僑民來自30多個國家,其中日本人最多,其次為俄國人,第三為英國人。法國僑民雖然不多,但是法國在青島設有領事館。當時青島是國際化都市,來青島作臨時性逗留進行商務活動、旅游度假的法國人不在少數,尤其是法國海軍每年都要來青島“度假”。領事館總的來說業務不多,工作人員較少。塔達靈甫便把與其家人一起開辦的法美保險公司的辦公地點設在了法國領事館內。
作為法國駐青領事,塔達靈甫是青島上流社會成員,他是青島國際俱樂部理事,經常出席各類活動。美籍猶太人滋美滿組織成立青島萬國體育總會,主要經營青島跑馬場。萬國體育總會名為體育組織,實際上是進行博彩(賭博)活動,在現在的匯泉廣場修了1000米長的跑道,還建有大小看臺。塔達靈甫是體育總會董事之一,因此獲利甚豐,生活優裕。
塔達靈甫畢竟是俄羅斯人,他雖然換了護照,但是依舊十分關心在青島的俄羅斯同胞。蘇聯成立后,原俄羅斯護照已全部失效,在青島的俄羅斯人被稱為“無國籍人士”,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塔達靈甫幫助他們成立了俄羅斯人互助會,創辦了俄羅斯僑民學校(位置在今金口一路)。
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青島雖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卻沒有東正教堂。塔達靈甫組織在青島的俄羅斯僑民籌款,在金口一路(今金口一路34號位置)建立了東正教堂。這是一座具有俄羅斯風格的建筑,雖然面積不大,僅可容納400余人做禮拜,但建筑風格卓異,可惜現在已經被拆除了。作為法國駐青領事的塔達靈甫也在這里做禮拜。
塔達靈甫經常參加中國政府組織的節慶活動、各國駐青領事館的國慶宴會等。因法國領事館相對狹小、人員不多,所以法國國慶、新年等慶典酒會均借青島國際俱樂部舉行。

棲霞路2號
(攝影:魯繼勇)

棲霞路5號
(攝影:魯繼勇)

塔達靈甫(二排左三)參加俄羅斯僑民學校的活動
(照片提供:伊雅·絲娜依斯卡婭)

塔達靈甫在萬國公墓的墓地
(照片提供:尤拉和麗達)
1946年,塔達靈甫去世,葬于萬國公墓。塔達靈甫的外甥,著名建筑師弗拉基米爾·尤里甫接替他擔任了法國駐青島領事,同時繼續經營自己的建筑事務所。1949年,青島法國領事館閉館。塔達靈甫在青島任職十幾年,既未升職也未降職,是位資深的外交官。
塔達靈甫的后人有的回了蘇聯,有的去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