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陛下死了
- 朕的大漢不會亡
- 螞蟻小國王
- 2438字
- 2023-02-28 00:02:00
“他是虎賁士王昌,是陛下的隨身侍衛(wèi),當時他和丁侍中一起近前看著陛下,尋找陛下的時候,他還撿到了陛下隨身佩帶的玉佩。”
夏侯淵指著虎賁士王昌,又把玉佩交到曹操手里。
曹操拿著玉佩看了一眼,提起在丁沖眼前晃了晃。
丁沖忙道:“不錯,這正是陛下隨身佩帶之物。”
曹操有一年多沒見過天子,自然不知道天子身上平時佩帶什么,而丁沖經(jīng)常進宮面見天子,肯定知道。
“既然撿到了陛下隨身之物,說明你們追對了方向,為何卻追不到陛下?難道陛下會飛嗎?”
曹操用一種極不信任的眼光看著王昌。
“我不知道。”
王昌顯得有些慌亂,不敢抬頭去看曹操。
他追隨天子劉協(xié)已經(jīng)有七八年,親眼目睹了天子這些年的悲慘之狀,而又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心憂。
之前在長安的時候,李傕曾讓他去追殺偈者仆射皇甫酈,他故意放走皇甫酈,回去跟李傕說追不上。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他又看到天子行為舉止有些反常,覺得可能會有事情發(fā)生。
果不其然,今日天子要在路邊如廁,他就猜到天子可能想要逃離曹操的掌控,尤其是看到天子脫衣之后,更加堅定了心中的猜測。
當時他還故意在丁沖和那兩個小黃門面前晃了一下,也正因為這樣,丁沖等人才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天子逃跑。
等到丁沖等人發(fā)現(xiàn)時,他又第一個沖了過去,就算沒有撿到玉佩,他也會故意把眾人帶往錯誤的方向。
他本來以為,自己這么做可以瞞天過海,不會引起懷疑。
可是現(xiàn)在看著那兩個小黃門當場身死,加上對曹操的了解,他知道自己的下場會是什么。
“說吧,劫走陛下的人是誰?誰是你們的同謀?”曹操盯著王昌,冷冷問道。
曹操此時已想明白,不能說是天子出逃,要說是天子被劫。
“我不知道。”
王昌仍然重復著這句話,臉上顯得甚是驚慌,但他沒有和那兩個小黃門一樣跪地求饒。他也怕死,但他已準備好受死!
“殺!”
曹操聲音很輕很淡,但在丁沖等人聽來,卻如雷霆之音。
隨著曹操音落,許褚跨前一步,舉刀劈下,虎賁士王昌被砍倒在地。
“今日隨陛下出城的虎賁士和羽林士,全部殺了。”
曹操聲音很低,臉色如常,讓人一點也看不出他心中之怒。
“把他綁了,帶回去。”曹操指著丁沖,淡淡說道。
“明公,我沒有,我沒有啊!”丁沖被兩個兵士按住,急忙喊道。
但是不管怎么喊都沒用,他被兵士押了下去。
“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么辦?”
夏侯淵看著丁沖被押走,心里也緊張起來,問道。
“先回城,你派人繼續(xù)搜尋陛下,一有消息立刻來報。”
曹操似乎沒有要追究夏侯淵的意思。
天子跑了,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穩(wěn)住許都城,不能讓城里亂起來。
很快,曹操回到許都,下令兵馬在城外安營,又派出許多人馬四處尋找天子。
日已西斜,天色將暗。
“明公,此事須速下結論。”
此時司空府中,曹操與郭嘉在廳中對坐。
郭嘉在回來的路上就一直在想,先是想著天子到底是如何逃脫的,但一直想不通,便又想著后面的事應該怎么處理。
“你說。”
曹操現(xiàn)在心里也有些亂,聽郭嘉這么一說,瞇起眼睛看著他。
“明公認為,天子是被劫,還是自己要逃?”
“這還用說,誰能在一眨眼之間劫走陛下?肯定是天子與袁紹里應外合,才能逃得如此順利。”
“既然是天子自己逃走,那么明公該安排后事了。”
“唔,你接著說。”
關于善后之事,曹操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他現(xiàn)在也想聽一聽郭嘉的想法。
“天子逃走,說明他與明公不能同心,而天子若是逃到冀州,為袁紹所用,袁紹奉天子率兵來攻,則明公將會失勢失義,無勢無義,則失士心,到時明公恐將難勝。”
“如今之計,應即刻詔告天下,就說天子在半道遇刺身亡,而刺客年紀相貌與天子相似,可能會假冒天子,然后速立皇長子馮為少帝。如此一來,即便袁紹得了天子,也不可為其所用了。”
聽了郭嘉的話,曹操很滿意。
因為郭嘉的智,更因為郭嘉的忠。
能提出這樣的建議,說明郭嘉是真的為曹操考慮。
實際上,曹操早已想到這一層。
天子逃脫,最壞的結果是他跑到冀州,然后袁紹奉天子來討。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在許都的許多人可能都要倒向袁紹,只怕到時候冀州兵馬還沒到,就已經(jīng)有人攻開許都城門準備迎接了。
這是曹操最為擔心也無法接受的結果。
所以當前最重要的有兩件事,不管天子現(xiàn)在是生還是死,在名義上,他都必須死。
只有天子死了,才能立皇長子劉馮為新帝。劉馮是劉協(xié)的兒子,立他為帝,沒有人會反對。
有了新帝,天下便有了定論,再加上刺客與天子相貌相似的說法,就算袁紹得到了劉協(xié),別人也不會去相信。
同時,一個四歲的孩童,肯定比一個十八歲的少年更好掌控。
“唔,皇宮里和許都城里的人太多了!來人,去把伏皇后和董貴人都關起來,小心看守。還有伏完和董承,都抓起來,聽候處置。把趙司徒和荀令君請進來吧。”
司徒趙溫和尚書令荀彧,光祿勛桓典、少府孔融等人,此時都在司空府外求見曹操。
剛才曹操還沒想好應對之策,所以閉門不見,現(xiàn)在有了定論,是該見一見他們了,立新帝的事還需要司徒趙溫和尚書令荀彧贊成才好辦。
司徒趙溫是跟隨天子出城送行的人,但他只知道天子失蹤,不知道天子是自己跑了還是被別人劫了。
荀彧留守城中,自然不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所聽到的,也只是知道天子不見了。
但隱隱之間,他覺得天子是故意逃走。
這也就能解釋清楚,為什么天子最近會有那些反常的行為了。
“陛下死了!!!”
趙溫和荀彧都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話。
“陛下遇刺身亡,尸體已經(jīng)找到,就在那片樹林里。有人看到了刺客,與陛下年紀相貌極其相似,或許他是想殺了陛下,然后假冒陛下。陛下……陛下……”曹操此時滿臉哀傷之色,涕淚縱橫,“刺客為了毀尸滅跡,陛下已被刺得面目全非,若非有此玉佩在,我、我都不敢相信這就是陛下!”
曹操一邊痛哭一邊拿出玉佩,交到荀彧手里。
荀彧拿著玉佩細看,不禁淚涌而出,失聲痛呼道:“陛下……”
他認出來了,這確實是天子時時隨身佩帶的玉佩。
玉佩仍在,那就說明天子或許真的已經(jīng)死了!
“可曾捉到刺客?”趙溫問道。
“沒有,讓他逃脫了,此事并非刺客一人所為,城里和宮中都有其內應,虎賁王昌便是其中之一。你們放心,孤已經(jīng)派出人馬,緝捕刺客,定能將其擒獲,為陛下報仇!”
曹操擦了一把眼淚,又說道:“趙司徒,荀令君,陛下崩殂,而如今天下大亂,當須速立新帝,方可穩(wěn)定人心。孤以為,皇長子馮可立為帝,你們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