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欺負孤兒寡母是吧

面前的蔣安剛聽到朱厚熜的話臉色一變,雖然在蔣氏的信中得知這個朱厚熜這個王府世子從小就頗有主見,但是現在,似乎有點有主見過了頭了。

這還沒當上皇帝,就開始準備學先帝和張太后和首輔楊廷和對著干了?

自己這個大外甥是不是有點太有主見了點。

而實際上,朱厚熜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按照史書,月底自己就要抵達京城,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自己必須抓緊時間,團結身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自己這個便宜舅舅,就是不二人選。

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比蔣氏的外戚更希望扳倒張太后了。

可能現在,很多人并沒有能預料到內閣能干出讓朱厚熜直接認張太后當媽這種奇葩操作.

比如,自己面前的這個蔣氏的弟弟蔣安。

聽到朱厚熜的話,他的表情先是震驚,驚懼,之后便是深深的思索。

看著面前似乎正在認真思考蔣家和朱厚熜命運的蔣安,朱厚熜繼續諄諄善誘。

“張氏一門把持朝政多年,歷經兩朝未曾衰敗,如今我作為藩王入繼大統,和他們張家并無關系,我真為自己和母親的未來憂心啊?”

“她們敢!”

蔣安聞言勃然大怒道,這個北方武將常年游離在權利之外,相比于他那個在常年在京城任職,擔任兵馬指揮使,滑不溜秋的大哥,他的性格即使放在大明武將中都算得上是單純的那一類。

“有何不敢,如今司禮監舊臣皆是先皇在時提拔,無不深受先帝恩惠,而皇宮內外禁軍,廠衛更是被張氏外戚一手掌控,我真害怕與其進京受人擺布,不如我們退回安陸,還是安心的當個王爺——”

朱厚熜做出的一副害怕不已的樣子,表示這皇帝太危險,不想干了,還是回安陸當閑散王爺混日子才好。

“事到如今,車架已經啟程,先皇遺照已傳令天下,世子天命已定,豈有在此退縮道理!”

一聽到面前的朱厚熜說想回興王府,面前的蔣安當場就急的差點跳起來。

你可以回安陸,但是蔣家怎么辦。

我們還指望著你帶著我們蔣家百年富貴呢?

“世子不必憂心,臣來之時,曾與大同總兵張大人密談,言及首輔專權,太后攝政,若京城有變,只需陛下一道手書,北方將士敢不為君父分憂。”

果然——

朱厚熜微瞇起了眼睛,看著這個急匆匆從北方返還的叔父,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他看著面前被自己稍微一激,顯得反應略微有些激動的自己這個便宜舅舅蔣安。

朱厚熜突然感覺自己內心有種忽悠智障兒童的淡淡愧疚感。

北方的地主軍事集團看上去也并不像他們表現的那么安分。

不談及太遠的歷史,就單指正德朝,朱厚熜現在進京參加的就是這武宗老哥的葬禮。

在正德朝先后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藩王叛亂。

第一次是正德五年的寧夏王叛亂,起因是武宗授意太監劉瑾清查北方衛所,關于駐守北方的武將集團向蒙古人走私軍械物資,貪污朝廷款項,吃空餉,克扣衛所士兵工資,毆打虐殺衛所軍戶等問題。

當然,最要緊的還是武宗希望摸清北方明朝自己的軍事力量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事實上,北方情況到底如何,明朝皇帝大部分時候是搞不清楚的。

為什么明明賬面上大明北方精兵百萬,要塞城池無數,朝廷對北方的軍事撥款年年增加,可蒙古人南下入寇的頻率卻一年比一年頻繁。

肯定有問題。

武宗決定不在容忍,這位在歷史上親手組建了團營,并帥軍在應州大敗蒙古的尚武皇帝,他現在要開始追究責任,并著手重整北方軍備了。

然后,寧夏安化王反叛就發生了。

【慶府安化王寘鐇,及指揮何錦周昂丁廣,反殺鎮守寧夏太監李增,少監鄧廣,總兵官姜漢,巡撫都御史安惟學,少卿周東執分守參議……】

而因為這場叛亂,武宗想要弄清明朝北方衛所狀態的嘗試也因此無疾而終,一切回歸原狀,還是無奈的選擇了向這些北方的武將集團妥協。

【爾等世受國恩,縱是一時迫脅,勢非得已,并行寬宥況,朝廷節次薄稅省刑事從寬處,爾等官各安心保守職業同享太平之福】

朱厚熜算是半個歷史陰謀主義者。

他雖然不太信二十一世紀網絡上某些過于離譜的歷史虛無主義言論,但是針對于文官集團所編修的史書,他對于內容的真實性有些自己的看法。

當然,具體的大事寫史書的那些人肯定不能造假的,但是他們可以扭曲事情的性質,把好事說成是壞事,把壞事說成是好事。

顛倒黑白。

甚至故意模糊立場,放大士大夫的苦難,而對于遭受這種苦難的原因一筆帶過。

別問,問就是皇帝神經病,缺心眼,是個大瘋子……早期還好,晚年就犯了些糊涂,摔個粉碎什么的。

“您是說,北方的總兵武人都支持我嗎?”

朱厚熜做出一種興奮的神色說道,而看到面前都世子在得到支持后看起來稍微鼓起來些勇氣,蔣安稍稍安心之余,原本打算日后做中間人的為皇帝和北方武將牽線搭橋的計劃也都暫時擱置了。

別考慮那么遠了,先讓自己小侄子安安穩穩的進了京城做了皇位再說。

“當然,世子的皇位是先帝遺詔所授,天下除了世子誰還有資格做上這個位置。”

蔣安大義凌然的說道。

雖然現在朝廷里大部分人都猜測這封遺照大概率是張太后和內閣聯手偽造的,不,也不能說偽造。

皇帝死的太快沒時間留下遺照,我太后和內閣為了大明江山社稷,商量一下關于皇統問題,很合理吧。

畢竟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武宗朱厚照可能一生跟朱厚熜連面都沒有見過,甚至大概率是在讓司禮監擬旨讓朱厚熜繼承興獻王爵位的詔書時,才知道自己在安陸還有這么個便宜兄弟。

兩人連面都沒見過,除非武宗是真的瘋了,才會在快死的時候下旨把皇位傳給一個陌生人。

而張太后和內閣之所以選擇朱厚熜的理由也很簡單。

自己親兒子武宗(有老爺說武宗有可能不是張太后親兒子,此處存疑)沒兒子,甚至連個閨女都沒,只能從自己早逝的老公的兄弟們家里撈一個。

實際上按照繼承制度,就應該輪到嘉靖這幫憲宗的后人繼位。

但不挑別人,光挑嘉靖這個死了親爹的未成年就很有意思了。

嘉靖的老爹興獻王和孝宗是雖然不是一個媽生的,而且死的早,但他是憲宗一脈中少有的有兒子的王爺。

例如其他的孝宗皇帝的兄弟像岐惠王朱祐棆,有兩女,無子,不能繼位。

雍靖王朱祐枟,正德二年就掛了,無子,除國。

壽定王朱祐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去世,謚壽定王,無子封除。

汝安王朱祐梈,無子,除國。

涇簡王朱祐橓,唯一的兒子沒等到武宗暴斃行好時代來掛了,排除。

申懿王朱祐楷,弘治十六年就沒了,無子,除封。

事實上,能夠參與競爭的只有興獻王,益端王,涇簡王,榮莊王四脈有嫡子,可以參與皇位競爭。

可其他三家,都是父子齊全,家大業大,并且連兒子都已經成年。

正值壯年的老爹,二十多歲龍精虎猛的年輕皇帝,背后的各種勢力支持,要是他們真的當了皇帝,保管叫內閣的楊廷和和后宮的張太后等人欲仙欲死。

體驗一把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酸爽。

然后,很自然的我們就得到讓嘉靖繼位的第二個理由了。

二便是因為朱厚熜只有十五歲,并且爸爸興獻王還死了,在內閣和張太后眼里死的可真是太妙了,而除了兩個姐姐之外,朱厚熜身邊也沒有任何的兄弟可以幫襯。

就連母妃蔣氏的家族也不過是京城一個小小的兵馬指揮使,相當的好控制。

說不定稍微給點好處就打發了。

而朱厚熜就是要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他要給自己身邊的母族畫一張大大的餅,避免被提前收買,好跟著自己一塊對付后宮的張太后。

畢竟現在自己還不是皇帝,挑動朝臣掀起大禮儀,現在還沒登基的朱厚熜還沒這個能力。

朱厚熜一面微笑示意,一面陷入了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秀山| 凉山| 宁远县| 诸暨市| 富裕县| 伊金霍洛旗| 措勤县| 乌兰浩特市| 库伦旗| 五原县| 天全县| 兖州市| 新蔡县| 辽中县| 贵定县| 淮阳县| 蚌埠市| 黔东| 连江县| 肃北| 沅江市| 莫力| 绥棱县| 云安县| 昔阳县| 西林县| 宣汉县| 乌拉特后旗| 新沂市| 马关县| 安西县| 宁强县| 临潭县| 延庆县| 勃利县| 吉林市| 阜城县| 泰来县| 高碑店市| 无极县|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