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安全治理與防范:反欺詐體系建設
- 張凱等
- 545字
- 2023-03-10 17:13:38
1.1 大數據時代的興起
在互聯網完全進入人們的生活之前,信息處理的主流工具是傳統的計算機軟件和硬件,信息處理的數據往往存儲在個人計算機、自建的數據庫等一個個孤立的區域中,整體存儲的數據量級也十分有限。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互聯網將一個個孤島連接起來,形成了一整片信息的海洋。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以及4G、5G的進一步發展,互聯網從PC端擴展到了移動端,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用戶的不斷接入會產生新的數據,也會與已有的數據產生聯系,這使得互聯網中的信息量急劇增加。根據國際權威機構Statista統計,近十年間,互聯網全年生成的數據量增加了40多倍。2010年,互聯網全年產生的數據量僅1.2 ZB(1 ZB=十萬億億字節),而到了2020年,這一數據量達到50.5 ZB,相當于人類迄今為止生產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數據量的25萬倍,并仍然以23%的增速高速增長。據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預測,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進一步提高以及物聯網的持續發展,到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163 ZB。
在大數據時代中,用戶使用即時通信、電商支付、視頻娛樂等服務,其信息處理的載體也從單機軟件變為了用戶量上億的互聯網應用。這些應用涵蓋了大部分網絡流量入口、信息溝通渠道以及用戶個人行為,構成了當前互聯網生態的中心。這些應用在為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某些非法產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