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4 人才流動的動因

牛沖槐等人(2010)從人才流動的引致性動因和趨致性動因兩個方面對人才流動的動因進行了分析。

在人才流動的引致性動因方面,首先是社會與經濟發展動因。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才的總體需求和結構也在不斷變化,這一變化促使了人才流動。由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向其他區域的遷移,使區域內人才需求的不平衡,從而引起人才外流。其次是區域要素邊際收益差別動因,總體上講,由于經濟利益的吸引,各要素都會從要素邊際收益水平較低的區域向水平較高的區域流動。人才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因素,其流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著資本流動的規律,從要素邊際收益水平低的區域向水平高的區域轉移。然后是區域自然地理差異動因,自然地理條件的不同,很容易形成區域比較優勢。具有良好自然地理條件的區域,常常是山清水秀、碧水藍天、空氣清新的地方,對于優秀人才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而生態環境差、環境污染嚴重的區域,不但無法吸引人才,而且常常會成為人才外流的區域。最后是區域科技、教育與文化資源的差距動因,一個區域的科學、教育和文化資源也是導致人才流動的一個主要動因。科技、教育和文化資源是一個區域的特殊資源,是其他區域在短時間內難以學習、模仿和超越的地方。一個具有良好科技、教育和文化資源的區域,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

在人才流動的趨致性動因方面,首先是自我價值實現動因。人們通常既重視物質利益又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如果某人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就會產生流動意愿。其次是家庭利益動因。家庭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家庭利益是造成人才流動的主要動因之一,如夫妻分居、子女就學等。最后是社會價值實現動因。有相當數量的人才非常重視自己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能否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實現。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了,沒有得到企業的重用、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就會產生流動意愿。人才流動既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必然結果,也是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必然需求。人才流動的根源在于區域和部門之間的收入差距,這是由經濟結構的調整而造成的。在人才流動中,既要堅持適度的原則,也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隆化县| 安阳市| 灵寿县| 启东市| 舞钢市| 泸州市| 北碚区| 盐亭县| 中江县| 石棉县| 泌阳县| 娄底市| 安岳县| 罗山县| 霞浦县| 怀远县| 乐清市| 富锦市| 台东县| 泾川县| 商水县| 丰顺县| 武汉市| 桦川县| 略阳县| 星子县| 浮山县| 苍梧县| 汉沽区| 上林县| 沾化县| 邢台市| 邵阳市| 高尔夫| 宝应县| 饶平县| 河间市| 永定县| 花莲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