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北方異動,操將伐備
- 三國之大漢燕將
- 華夏一書生
- 1680字
- 2023-07-13 23:37:41
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歸鄴城開鑿玄武池訓練水軍,意圖在七月份率兵南下,一舉蕩平南方,一統華夏。
曹操站在玄武池旁邊,看著麾下的水軍在玄武池內進行操練,熟悉水戰,不滿意地搖了搖頭,無他,因為北方少河,北人鮮有善水戰者,亦無水戰之能,這也成為了曹操一統華夏的阻礙。
這也是曹操在自己的大本營鄴城開鑿玄武池訓練水軍的原因。
當然,水戰非一日可成者,曹操亦未指望短時間內能操練出一支精銳之師。
他所冀望者在荊州水師。
其友蔡瑁在荊州扶持劉琮,意圖攜荊州之眾來降。
這也是他敢于南下的底氣,畢竟這天下能與江東水師爭雄的,也只有這荊州水師了。
然近日荊州細作傳來的消息讓他感覺有些棘手了。
彼劉備何時這般有魄力了?竟不顧世人對其的攻訐而取劉表之荊州耶?蔡家經營兩代,勢力為襄陽之冠,蔡瑁竟無能如斯耶?!
曹操嘆了口氣,掐了掐眉心,他感覺自己的頭痛病又有些要犯了。
唉,且先與文若與公達子揚商議一二吧。
曹操回身離開玄武池,前往自己在鄴城的官署。
而此時的鄴城官署里也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討論。
“公達,劉備奪取襄陽,橫據漢水,今已成氣候,以公達之見,是否要勸曹公放棄南下呢?”劉曄放下手中的竹簡,凝視著荀攸。
“子揚以為呢?”荀攸面目古井無波地反問道。
“曄卻以為不可,”劉曄捋捋胡須,“劉備者,一世之雄也。昔故廣陵太守陳元龍有言:‘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此人若龍,雖遇困厄而游于淺灘,然一遇風云變幻之機,則可騰于九霄矣。今劉備據有襄陽,則若龍遇風云矣。”
荀攸看著劉曄滔滔不絕,沒有說話,只是捧著茶杯靜靜地喝茶,微笑地看著看著劉曄,時而輕輕點頭。
劉曄卻突然起身,荀攸也隨著站起,一位儒士緩緩步入官署,其人面若珠玉,長髯飄飄,身姿挺拔若山間青松,眉毛有些花白,卻也難掩瀟灑氣度,細細品嗅,一絲異香傳來,襯托的此人更加飄灑俊逸,雖已是四十多歲,卻仍不下于那洛陽城中的翩翩佳公子。
此人正是荀彧荀文若,王佐荀令君。
“叔叔。”
“文若。”
二人恭敬地行禮,請荀彧入座。
荀彧施施然坐下,溫和笑道:“方才聽聞子揚正在與公達商議是否勸阻曹公南下荊州一事?”
劉曄點點頭,“正是。”
荀彧意味深長地看了劉曄一眼,淺笑道:“戰或不戰,以子揚之智,必有定奪。”隨后荀彧頓了頓,又加重語氣說道:“只是,子揚言事論計,可要從一而終啊!”
劉曄被說的啞口無言,內心一陣羞惱,面色有些泛紅。
他剛才確實存了些許與荀攸爭斗的心思,不然也不會引誘荀攸勸阻曹操發起南征。
畢竟劉備雖然占據荊襄,但畢竟不過是新附之地,縱然蔡家失勢,待朝廷大兵壓境,以奉命討不臣之名義,豈無世家愿以身為內應耶?
其劉備收荊襄新附之卒,焉能于區區數月之間收軍將人心,使之死不旋踵乎?
可荀彧又何必如此直白?他劉曄亦為名士,何必這般赤裸裸地羞辱?!
一人的進入打破了有些冷寂的氣氛,“文若公達與子揚皆在,那操就不必再去一一相請了!哈哈哈哈!”
曹操大步流星地走進官署,大笑著看著面前的三位賢才。
“見過牧伯!”
“免禮免禮。”曹操順勢坐上主座,也不廢話,整頓臉色,說道:“三位今日來的正好,操正想向三位請教南下荊州一事。”
“荊州之地,征還是不征?”
三人對視了一眼,劉曄有心上去諫言,可礙于顏面,只能氣悶地一言不發。
荀家叔侄戲謔一笑,也沒有說話,曹操見此也明白了些什么。
無非是文人間的明爭暗斗而已,只要不危害到社稷,不超過可控范圍,曹操也不想摻和。
曹操又殷切地看向了荀攸,“公達可有言語教我?”
世人皆道荀彧王佐之才,可殊不知,荀攸才是曹操座下的第一謀主,昔年水淹下邳擒呂布,計斬河北二庭柱的種種謀劃,可皆出于荀攸之手。
“可伐。”簡簡單單兩個字給了曹操強大的信心,他霍然起身,看著三位謀士,豪情溢滿了胸襟,統一華夏的大業近在眼前,他又如何能不激動呢?
暫抑澎湃的心緒,曹操又問道:“敢問諸公,更有何良計?”
“今華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顯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荀彧輕聲進諫,“至于個中調度,皆在曹公。”
曹操點了點頭,走到官署外,看向南方,目光逐漸深邃。
劉備,孤來了,你,準備好再戰了嗎?
建安十三年,曹操傳令趙儼督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預備南下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