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貴妃我專門克夫

我進宮第一天就被封了貴妃。

我進宮第二天皇帝駕崩,我成了太妃。

我進宮第三天,新皇賜我一條白綾,讓我給先皇陪葬。

人生就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我接過圣旨,只覺得人生果然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我家境貧寒,除了美貌一無所有,機緣巧合之下被人獻給了先皇。雖然先皇比我爹都老,但是我不在乎,我就是嫌貧愛富。

畢竟,我之前在家就偷聽到爹娘聊天,打算把我賣給縣上的賈老爺做第十七房小妾。賈老爺是我們縣上最有錢的人,當然,他也比我爹老。

既然都是做妾,那么,當然是要給皇帝做妾,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選。

但其實,我只見過先皇一面,我還記得他色瞇瞇的眼神,看到我就如同看到什么寶貝一樣,挺著將軍肚,臉上的皮都松了。

但是,接過封我為貴妃的旨意時,我還是很開心。

我入京之前被補習過,貴妃與皇后就差了那么一步。

然后,當天夜里,先皇還沒來得及召我侍寢,就發病了。我聽小道消息說,是他覺得又多了一個美人,心里歡喜,然后就中風了。

然后,第二天中午,先皇就駕崩了,我馬上變成了太貴妃。

我安慰自己,也好也好,起碼衣食不愁。

接著就一晚上的時間,第二天一早我接到了新皇讓我殉葬的旨意。

我才十六歲,憑什么給一個六十多歲的糟老頭子陪葬。

我誓死不從,但太監們也不是吃素的,眼看著命懸一線時,太后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見她,雍容華貴,難以想象她竟然是先皇的發妻,氣質太好了。

我跌跌撞撞地爬過去,求她救我。

她俯下身,挑起我的下巴,「贏昭昭,哀家給你兩條路,一是給先皇殉葬,二是……」

她還沒說完,我急忙道:「二二二,我選二。」

起碼會比死好吧。

她對前來下旨的太監道:「麗貴妃已經去了,這位是昭化公主,你們還不見過公主?」

她帶我換了一個住處,給我指派了兩個嬤嬤學規矩,一個姓莫,一個姓王。

我這才知道,原來是因為齊國與我國聯姻,太后不舍得小女兒辰華公主遠嫁,便選了我。

「對您來說,這也是好事。」莫嬤嬤道。

「自然是好事。」起碼,目前我活了下來。我記得我國與齊國似乎關系還可以,那么,我作為和親公主應該待遇也不會特別差。

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反正,都是給人做妾,都是做提線木偶,都是一樣的。

學了三個月的規矩,我也知道,齊國的皇帝正值壯年,終于不用再給老頭子糟蹋了,也挺好。

出了國孝,我便前往齊國,盡管是做妾,可依舊嫁妝豐厚。

我倒是照常吃吃喝喝,王嬤嬤說我心大,不然呢,還能要死要活?

那皇帝第一個就讓我死。反正,我從來都沒有選擇。

走了整整三個月,剛到齊國境內,與前來迎親的隊伍會合,就收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齊國皇帝,那個正值壯年的皇帝駕崩了。

那我是不是不用嫁了?我問王嬤嬤。

「老奴不知。」

一時間,隊伍也不走了,留在原地待命。三個月后,兩國再一次商量好,和親繼續,我嫁給如今齊國的新皇。

「新皇多大了?」我聽說登基的是齊國皇帝的兒子,那大概與我年紀相仿吧,真好。

「是先皇的次子,如今五歲。」

「五歲?」我指著自己道,「那是讓我過去給他做奶娘嗎?」

王嬤嬤視線下移,沉默幾秒,「您怕是不行。」

可能是看在我是和親公主面上,我依舊被封了貴妃,是攝政王做主的,因為登基的小皇帝是個熊孩子,完全欣賞不了我的美。

可是,我想象中平平淡淡的富貴日子并沒有來。

因為,小皇帝穩妥妥的是個熊孩子。

一天到晚不是在我床上放老鼠,就是趁我不注意悄悄推我,我差點被他推進水池。

我氣不過,提起他的衣領問他為什么這樣對我。

「要不是你,父皇就不會死。」

去 TM的父皇就不會死,我們見都沒見過面,這種事也要我背鍋。

等等,我突然覺得,我該不是克皇帝吧。

「你放開朕。」他掙扎著亂動,我一時不防,手沒按住被他掙開了,正好掉進水里。

我被攝政王罰跪在養心殿,里面的小皇帝被救上來的時候,已經不省人事。

明明是他自己害人害己,我不過是正當防衛而已。

皇宮,果然不是講理的地方。

「貴妃可知錯了?」

我低頭溫順道,「妾身知錯了。」

「那便回去好好反省。」

我回去讓人聽到消息,才知道小皇帝不過是嗆了水,就這種小事,竟然讓我跪了兩個時辰。

「這可不是小事,那是皇帝。」

「反正又死不了。」我們鄉下的孩子可沒這么金貴,也是,我們又沒有皇位繼承。

因為小皇帝落水的緣故,他醒來之后,便更加針對我。雖然小皇帝沒什么權力,但我更是寄人籬下,要死了要死了。

我們鄉下人對討厭的人頂多是戲弄一番或者孤立,可是宮里不同,我也是第一次明白了富貴險中求的意思。

小皇帝誣陷說我私通,還拿出了證據。

我知道他是誣陷的,我身邊伺候的人也知道,甚至我覺得所有人的知道,但是,知道又什么用呢,他就是單純地想整死我,沒有理由。

不,或許是有理由的。

他覺得他父皇是我克死的,又覺得我是故意把他扔到水里的。克死?他怎么不想想,他如今有幸做皇帝,正是因為他父皇死得早,只有他這么一個活著的兒子,不然他憑什么呢?

我說,我沒有。

小皇帝叫囂著要殺我,讓人把我拖到慎刑司,準備嚴刑逼供。我聽王嬤嬤說過慎刑司有多可怕,我連死都怕,更別提慎刑司了。

好在,最后是攝政王出面,只是將我打入冷宮,或許是看在和親公主這個身份上,我保住了一命。

小皇帝不開心,可是拗不過攝政王,也就是那一刻,我腦子突然清醒過來,或許,小皇帝只是一個傀儡,我就不相信攝政王真的一點野心都沒有,更何況小皇帝本來就是個熊孩子,任性得要死,攝政王根本就容不下他吧。

冷宮聽起來可怕,但我住著還好,只是沒有了珍饈與華服,但比起我在家里的日子,還是很好的。

也不知道我爹娘還有那個倒霉弟弟怎么樣了,從前只覺得討厭,想早早地抽身離開,可現在又有點想了。當初我被獻上時,那個色瞇瞇的知府說過會給他們一筆錢財,有了錢日子大概會好過一點。

我在冷宮種菜的第三年,小皇帝終于死了。

說是吃了有毒的飯菜,攝政王嚴查之下,殺了一大批人。

我竟然毫不意外。

只是,我有些憂心我的日子,如果他能忘了我還好,就怕又想起我這個和親來的公主。經過小皇帝誣陷那件事,我算是明白了,宮里的生活有多不容易。

我提心吊膽地等啊等,等來的是一道讓我回國另外換一位公主過來的圣旨。圣旨寫得文縐縐的,我有些不明白,還是王嬤嬤解釋給我聽,說攝政王,哦不,現在應該稱呼皇帝了,覺得我命不好,不想留我。

我覺得我命挺好的,自古以來,和親公主有幾個可以回國的?

可是,我沒高興兩天,莫嬤嬤就潑了我一盆冷水,「您不想想,自古以來,有哪個和親公主是被放回的,更何況您?」我腦子唰的一下就想明白了她沒說出來的意思,更何況,我 TM根本就不是什么公主啊!

完蛋了,我這回去不會又是死路一條吧。

「辰華公主如今應該已經嫁了吧?」我小心翼翼地問。

「和親總要一個公主,您又沒有家世,怕是會遭人記恨。」是啊,誰家嬌養的姑娘會心甘情愿來異國他鄉的,到時候,她們肯定恨我,完蛋了,果然還是開心得太早。

我思來想去,決定毛遂自薦,畢竟回去的日子可能更糟糕。

我這張臉,男人應該都會喜歡吧,除了不解風情的熊孩子。

所以我特意讓王嬤嬤翻出了壓箱底的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見皇帝。

結果,

他確實承認我的美貌,但是,他說:「朕這個皇帝還想多活兩年,無福消受公主了。」

就 TM離譜。

他有本事摸著良心說,小皇帝真的是我克死的嗎?我在冷宮認認真真種菜,皇帝死了關我什么事?

也因為這樣,他火急火燎地送我離開。想當年我來的時候,聲勢浩大,原以為一輩子都困在這四四方方的小天地里,沒想到還有離開的一天。

路上,我琢磨過逃跑,但是,我對自己幾斤幾兩還是清楚的,還是躺平吧。

老老實實做條咸魚,活一天算一天。

到了兩國交界處,前來迎接的人,竟然是當年送我和親的李將軍,緣分啊。

但是,我發現他看我的眼神很奇怪,似乎覺得我有些丟人。

哦,不過是和親公主被送回嘛,少見多怪。

終于又回到闊別已久的皇宮,我被帶過去見太后,四年多不見,太后看上去竟然比四年前年輕了很多,大概熬死老皇帝之后,日子更舒心了吧。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愛折騰老皇帝死了,她兒子登基,日子能不爽嗎。

只是,看到我,她的臉色就不好了,當著下人的面,毫不留情地訓我。文化人就是不一樣,要不是她語氣不好,我都聽不懂她是在罵我。

罵著罵著,她隨手摔了一個茶盞過來,溫熱的茶水隨著茶盞的破碎濺了我一身。

好在,這個時候,辰華公主來了。

如果說我最羨慕的人是誰?

一定是辰華公主,雖然有個渣爹,但還有疼愛她的兄長,愛護她的母后,不像我一家子都拖后腿。

她向來得太后喜歡,與太后討巧賣乖幾句,哄得太后眉開眼笑,順勢帶著我離開。

我也算松了一口氣。

我陪她在涼亭坐了一會兒,她打發婢女去拿吃的,然后雙手托著下巴看我,「幾年不見,姐姐還是這么好看。」

「你也好看。」

她搖搖頭,「我哪里比得上姐姐,當初一別,我還以為再也看不到姐姐了。」

話頭一轉,「我如今成親了,姐姐不如跟我去公主府坐坐。」

「待哪日有空我便過去。」

「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母后估計還生氣,我帶姐姐躲躲。」

「不好吧。」

辰華公主是個好姑娘,唯一的缺點就是愛美色,不分男女,但不像先皇那樣,辰華公主對美色完全是欣賞。

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盯著你瞧,是不是有點詭異。

但我還是被她帶回去了,因為,我真的對太后有點慫。

公主府很華麗,我看著都羨慕,真好。

一進去就看到她口中說的那個一歲多的兒子,看著胖乎乎挺可愛的。見了辰華,便朝她伸手,辰華接過來,但這胖崽崽卻不樂意,繼續伸手撲騰,對象似乎是我。

辰華見到后,將孩子給我,好在我有個倒霉弟弟,還是會抱小孩子的。

「崽崽果然像我,都喜歡漂亮的。」

胖崽崽在我懷里動動,摸摸我的臉,「美美,親親。」

胖崽崽便是吃飯都賴在我懷里,最后還是辰華看不過去,生拉硬拽讓他松手,他哭得可憐兮兮的。

「姐姐,你放心,崽崽沒事,你快吃飯吧。」

公主府的伙食不錯,色香味俱全,但是我看著不動筷子的辰華道:「你怎么不吃?」

「姐姐沒聽說過秀色可餐嗎?」

行吧。

用完午膳,我想去休息,辰華硬是要和我抵足而眠,我拼死拒絕。想當初,我在宮里學規矩時,也曾經心軟答應過她。結果,半夜醒來,我發現她不睡覺,睜著眼睛盯著我,瞬間毛骨悚然。

縱然現在是白天,那也不行。

辰華委屈道:「那好吧。」

晚膳時,見了辰華的駙馬,程家的小兒子,看著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只是當他看到我時,露出一副與辰華一樣的表情時,我就覺得不妙。

事實證明,我的直覺還是準的。

一桌子美食,他們一家三口動也不動,就盯著我吃。辰華和駙馬還在一旁給我吹彩虹屁,不得不承認,雖然有的我不是很懂,但是感覺他們還是很厲害,說了這么久還能不重樣。胖崽崽只會傻乎乎地笑著,時不時蹦出幾個字。

在公主府住的幾天,很輕松,只要忽略他們一家三口整整齊齊的彩虹屁就好。

但是,太后突然讓我入宮,這就意味著好日子到頭了。

辰華陪我一起過去,但最后,辰華還是讓太后打發出宮,而我留了下來,住進清秋閣。

住過去的第二天,皇帝來了,這個如今我名義上的兄長,曾經差點就可以作為便宜兒子的人,我這還是第一次和他獨處。

我至今還記得,當初我被獻給先皇,正好與他撞面,他看我的眼神嫌棄中帶著厭惡。

「出來這么多年,可想過家人?」皇帝說。

我不知道應該怎么回答好,異國他鄉時,其實想過,但我到底嫌貧愛富,喜歡這種富貴的日子,如果不用時刻擔心小命就更好了。

「朕聽說,你家鄉是汾陽。」

「是。」

「可想過回去看看?」

我趕緊搖頭,「不敢想。」

皇帝哈哈大笑,「無妨,如今有個機會朕同意讓你去看看,一別數年,也應該見見親人。」

皇帝說的機會,又是嫁人。

汾陽王替世子求娶公主,正好,有我這么個多余的和親無用公主,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我又要嫁了。

作為汾陽王管轄的范圍內,我也曾聽說過這位世子,但傳言都省去了什么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常用詞,只說這位世子是個色中餓鬼,好人妻。

我想,我真慘。

不過,嫁就嫁吧,還能怎么辦?但這樁婚事,反應最大的是辰華,她和我說:「與其讓你嫁了那不知什么貨色的世子,不如留著京中與我做伴。」

我苦笑,我這個公主是怎么來的,京城里誰不知道,更何況,誰又敢娶?

「駙馬呀。」

「你說什么?」

「你可以嫁給駙馬,我們三個一起過。」

我懷疑她是瘋了,「你們一家三口好好的,何必添一個我?」

「你可以加入我們。」

到底辰華公主這大膽的想法沒有實現,被太后皇帝聯手鎮壓。

又一次出嫁,我看著京城,心里想,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回來。

因為皇帝答應我可以回家一趟,所以中途隊伍停了,派出一個小隊伍送我見一見親人。

果然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家也大變樣了,記憶里漏風的破房子換成了嶄新的大宅子,弟弟大了,人模狗樣地成婚了,弟媳婦還挺了一個大肚子。

一看到我,爹娘還有弟弟都兩眼淚汪汪,拉著說我們家如今好了,不需要再打我的主意。

看來還是有點良心的,平復心情坐下來聊天,聽他們說,我當初離開時,有人送了一筆銀子,靠著這筆錢,干啥啥不行的我爹又開始折騰,這一次竟然有點成果,慢慢地就攢了不少錢。

我說我這次是準備嫁給汾陽王世子的,弟弟驚呼道:「那可不是個好東西,姐姐你瘋了?」

「我沒瘋,上面的意思。」我抬手指了指。

「咱不干了行不行?我和爹有錢,能把你嫁個不錯的人家。」弟弟扯著我的衣袖急匆匆道。爹娘也附和著點頭,就連弟媳婦都一副贊同的樣子。

「我要是不嫁,我會死的。」

「可是,你知不知道,他都娶了多少個世子妃了?」我家如今搬出了村子,在鎮子上住著,說是汾陽地界,其實也就是汾陽的邊邊,消息都傳到這里,感覺汾王世子還真不是個什么好東西。

不過,我也嫁了好多次,說不定負負得正。

「可……」

我又補充一句,「你們也會死,這叫抗旨不遵。」

弟弟的手馬上松開,「咳咳,想來那世子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姐姐有福氣。」

「是啊是啊。」爹娘也附和道。

有福同享,有難我當。

誰讓我除了美貌一無是處,不像他們,連美貌都沒有。

別了親人,又走了一個多月,終于到了汾陽王府。

按理說,未成親時,不應該見面,但誰讓我頂著公主的名頭下嫁呢,還是見了一面。

汾陽王大概五十多歲的樣子,挺精神的,世子就不太行,人看著很虛,一副縱欲過度的模樣。

婚期定在三日后,這日子是早就訂好的。這是,我沒想到,第二天一早被王嬤嬤吵醒,說汾陽王府出事了。

沒想到吧,這兩個嬤嬤又跟著我過來了。

「咋了,一大早上的,死人了不成?」我迷迷糊糊道。

「殿下,世子死了。」

我立刻就清醒了,「什么?死了?」昨天晚上,不是還好好的,也不至于虛得撐不過第二天吧。我仔細看著王嬤嬤的表情,發現她看我的目光竟然多了一絲敬畏。

「到底怎么回事?」

「派人打聽的消息是,汾陽王父子兩人,」王嬤嬤沉默一下,在我催促下,她道,「他們兩個都對公主您一見傾心,所以就起了爭執。」

上梁不正下梁歪,不是吧,「所以,老子打死了兒子?」

「沒,汾陽王就是推了世子一下,結果腦袋撞墻上了,人就沒了。」

「你為什么知道得這么詳細?」

我突然反應過來,大家都是昨天來的,這是什么打聽能力。

「殿下,您不知道有暗衛這種東西嗎?」

我滿頭問號,那現在怎么辦,我不會又要嫁給老頭子了吧?

「咱們就等著,等他們亂起來。」

「亂起來?」我不是過來嫁人的嗎?

王嬤嬤說:「我們不是奉旨過來擾亂他們,然后收回汾陽的嗎?」

面面相覷,我和王嬤嬤都發現了問題。

在我的逼問下,王嬤嬤終于和盤托出。這幾年,汾陽王不老實,野心越來越大,皇帝可不是先皇,有美人就脾氣好,所以想斬草除根,收了汾陽。

正好,汾陽王又不知死活地上奏,求娶公主,所以,我就過來了。

「可是,從頭到尾我都以為就是嫁人啊。」

「您至今都沒有想了想,您哪一次嫁人不是血雨腥風的?」

這只是巧合好嗎?我懷疑,根本就不是什么汾陽王失手,說不定就是暗衛悄悄動手。然后讓我背黑鍋,我冤枉啊。

可是,沒人管我是不是冤枉,只知道,婚禮繼續。

說真的,這還是我第一次正兒八經拜堂成親,說不激動是假的。

我雖然知道自己美,但是,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聰明,我這樣不聰明的人都覺得,哪里有父子會為了一個女人反目的事情,更別提汾陽王了。

但事實給了我重擊,汾陽王似乎還真沒有我聰明。難道,他只是投了一個好胎,再加上遇到了先皇那樣的皇帝,投其所好才放肆到今天的?

神奇!

洞房花燭夜,我有些擔心,我覺得汾陽王可能不行,都這么大年紀了,結果他醉醺醺地進來,話沒說幾句,就倒下了。我小心翼翼地試探一下他的呼吸,嗯,人活著,那應該就是醉了。

開門讓下人進來把他收拾好,我可不想沾手一個老頭子,趁著這個時候,我說我要出去透透風,也沒人管我。

一出門就遇到了一個囂張跋扈的女人,王嬤嬤在我耳邊說,那是世子的表妹,也是世子的側妃。

這位側妃看我的眼神很不好,簡直就是想把我碎尸萬段。原來,還真有人喜歡世子啊。

我不想理會她,卻被她攔住,行吧,她人多勢眾,我聽著。結果,給臉不要臉,越說越過分,我這小脾氣可不好,曾經和我干架的皇帝都死了,就她還想和我動手?!

打啊。

糾纏之下,我倆不負眾望一起掉水里了,好在如今這個天氣,水還沒有到透心涼的那一步。下人們七手八腳把我倆拉上了,都慘不忍睹,我好好的嫁衣浸了水難看得很,側妃也好不到哪里,她不會水,沉下去的時候不知怎么搞的,腦袋上頂了水草。

我倆相視一眼,都哈哈大笑。

這大概就是一笑泯恩仇。

當聽說汾陽王醉了,側妃邀我過去小坐,我應了。這一待就是一夜,從側妃嘴里我也對府中的情形有了了解。

世子雖說是嫡子,但汾陽王可不缺庶子,世子沒留下嫡子,但庶子庶女也不少,所以,側妃想讓我與她聯手,奪了汾陽王的家業。

想法是不錯,如果我沒有從王嬤嬤那里得知皇帝的想法,我肯定同意。畢竟,我覺得,如果我要是自己生一個孩子,汾陽王可能等不到我孩子長大就死了。

這些年下來,我也沒有當初那么傻白甜了,不覺得一個小孩子可以和大人相爭了。

天色亮了,我也該回去了,然后就看到有下人跌跌撞撞地跑過來,跪倒在地,顫顫巍巍地說,汾陽王死了。

死了?

怎么又死了?

我轉頭看側妃,她臉上的笑還沒來得及收回。見我看她,忙不迭地拿出帕子假惺惺地擦淚。

虛偽!

我試探地看了一眼王嬤嬤,她也搖頭,難不成真的就是意外。我一邊過去,一邊止不住地想,幸好我昨晚出來了,不然,我大早上一睜眼,旁邊是個死人,太可怕了。

等我們過去,里面已經一堆人在哭。我站在門口,有點尷尬,媽的,一個人都不認識。還是王嬤嬤見多識廣,先讓我去換衣服,對哦,雖然嫁衣昨晚上濕了之后我換了,但如今我這一身也是很喜慶。

誰能想到,成親第二天會遇到這么晦氣的事情。

回房之后,王嬤嬤給我找了一身衣服,我一邊換一邊問她:「你說,他們不會懷疑人是我弄死的吧?」

「怕是沒這工夫。」

「為什么?」我傻乎乎地問。

「這府里王爺沒了,世子沒了,您說他們是想多分一杯羹呢還是費力不討好地去查原因呢?您放心,您可是下嫁的公主,他們必然捧著您。」

我想了想,聽起來未來很美好呀,做個養尊處優的老太妃,啥事不干。但王嬤嬤又給我潑了一盆冷水,「您別忘了,還有陛下呢。」

哦,我忘記了,皇帝想要回汾陽這塊地方,可是,我已經嫁了啊,他難不成還能讓我再嫁?

「有您在,可是一大利器。」

我都說倦了,我真的不克夫,都是偶然和陰謀,我清清白白的一個姑娘,太慘了。

我聽了王嬤嬤的話,故作高冷,果然那群庶子競相討好。側妃也找上門,與我商量,讓她兒子做繼承人。

我顧左右而言他,但還是問了側妃一句,「你們母子二人,當真守得住這個王府?」

她很有信心,「那有什么?這可是太祖皇帝親封的異姓王,只要下了圣旨,他們就得滾出去。」

「是啊,是太祖皇帝親封的異姓王。」

她一怔,看著我,語氣有點不確定,「你是說?」

我點頭,姑娘,時代變了,現在的皇帝可不是太祖皇帝了。

側妃是個聰明人,自從知道了,就不過來,應該是在自己準備后路。我還問過王嬤嬤,皇帝會全部斬草除根嗎?

王嬤嬤搖頭,「老奴哪會知道。」

可是,你知道得也不少。

等啊等。

終于等來了冊封下一任汾陽王的詔書,一群人興高采烈地沖過去,我心里嗤笑,等會你們就都要哭了。結果,聽完之后,我懷疑是我傻了。

因為,圣旨上說,因為汾陽王死得突然,沒有世子也沒有嫡子,所以,封地這些人分了。簡單來說,就是見者有份。

這不是說要收回嗎?

我不懂誒。

我只關心我,可圣旨上半點都沒有提,有了各自的封地,等汾陽王下葬之后,他們就要去往各自的封地,我這個名義上的老王妃就沒人管了嗎?

不會吧?

事實證明,會的。

汾陽王一入土,這些人,就收拾東西沒心沒肺地跑了,偌大的一個王府,能搬走的都被搬走了,能帶走的也都被帶走了,就剩下我這個孤寡老人。

可是,

不怕,我還有嫁妝,我盤算著,靠著那些嫁妝我也可以活得很好。

但是,這個時候莫嬤嬤終于說話了,是了,自從知道王嬤嬤是皇帝的人之后,我就更加倚重王嬤嬤,忽視了莫嬤嬤。

她說:「殿下,您也應該上路了。」

我嚇得筷子都掉了,正是我吃飯的時候,剛剛夸了新來的廚子做的糖醋里脊好吃,下一秒她就這樣說,誰能不怕。

我顫顫巍巍地看著她,「你說什么?」

她板著臉道:「老奴說,汾陽王死了,您作為王妃悲痛欲絕,一病不起,也應該上路了。」

「別別別……」

我還沒有活夠呢。

虛驚一場,我真是服了,不就是我偏心嗎?莫嬤嬤竟然這么嚇我,昭化公主是死了,但是我是贏昭昭啊,還是活蹦亂跳的。

「不過,我們為什么還要回京啊。」死都死了,就不能放過我嗎?

「您是郡主,不回京回哪里?」

「郡主?」

「您現在是寧遠長公主的幼女,從小身子不好養在青山寺。」

寧遠長公主我沒見過,但我跟著辰華,若認識了寧遠長公主的小女兒,如果我沒記錯,她真正的小女兒壽安郡主今年才十七,剛嫁人,我都多大了?

「您今年剛及笄,您忘了?」

我……下次能不能先給我寫個劇本,不然顯得我很傻啊。

要出汾陽地界時,我說,能不能讓我再回一次家。

王嬤嬤說:「您現在的家人正在京城里等您呢。」

「可是——」

「郡主,不見對大家都好。」

或許吧,只是,越是見不到我就越想念。從小爹娘就疼愛弟弟,弟弟是個欺軟怕硬的性子,小小年紀就知道他是家中的老大,總喜歡欺負我。我呢,爹娘面前是好姐姐,背地里就打他,練手練多了,打人都找不到瘀青,弟弟總是有口難言。

打了幾十次之后,弟弟也不敢告狀了,乖乖做我小跟班,端茶倒水,日子也挺好。

那時候,經常覺得爹娘不好,現在,離得遠了,又開始想念。他們啊,也不是不好,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對尋常人,一碗水端不平也是正常。

反正,我可以偷偷給它整平。離了家才知道,外面有多繁華,金錢、權力、地位,時時刻刻伴隨的是死亡,根本就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我害怕,可是,我什么也做不了,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嫁一次就死一個,好在,他們都沒讓我殉葬。

這次回京,沒去皇宮,直接去了公主府。

寧遠長公主是個雍容華貴的婦人,大抵是從小習慣了爾虞我詐的皇宮生活,一秒入戲。拉著我就乖女兒乖女兒地喊,親切得很。

我總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回房之后,問了王嬤嬤,知道和親的人選已經出發了,我暗自松了一口氣。

寧遠長公主對我很好,好到過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關心。恕我直言,我長這么大,連我爹娘都沒這么關心我。

可是,

我并不覺得開心,反而有點害怕,她為什么對我這么好。經歷了這幾年,我也明白了,沒人無緣無故對我好,可是我要錢沒錢,要命,哦,我還真是有一條命呢。

也不單單是寧遠長公主,駙馬還有我名義上的兩個姐姐一個兄長都對我不錯。

這家人,真厲害啊,竟然可以演得這么像。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她們不讓我出去。可能怕我遇到熟人吧,畢竟,昭化公主已經死了。

除夕那天,長公主過來與我說話,「昭昭,娘有件事要和你說。」

「什么事啊?」

她看著我笑了笑,「我們昭昭也是大姑娘了,該嫁人了。」

她這樣一說,我反而松了一口氣,又是嫁人啊,我熟。

「娘未出閣時,有一閨中好友,曾指腹為婚如今,你們都大了,便想擇個好日子成親。」

等等,長公主殿下,您確定那真的是你的閨中好友嗎?她真的和您沒仇嗎?

雖然克夫一說,我自己嗤之以鼻,但是,別人都相信啊。在她們眼里,我嫁誰誰死。可是,看著長公主真誠的樣子,我又有點不確定。

可能長公主和我一樣,都覺得是巧合呢?

「是京城里的人嗎?」

「不是,她后來被和親南吳,如今已經是太后了。」

我懂了,就是有仇是吧!

「那陛下?」

「你是他表妹,他自然也盼著你嫁得良人。」

我還是見了皇帝一面,得了一個保證。他難得好心,跟我允諾,「若這次你再回來,朕放你自由。」

聽上去挺好,是不,「什么樣的自由?」

是榮華富貴后半生,還是把我趕得遠遠的,吃不飽穿不暖的自由?

「你為朕做事,朕不會虧待你的。」

希望如此吧。

和親這種事,一回生二回熟,我竟然有些習慣。

第一次坐在花轎里離開京城,我渾身哆嗦,生怕一不小心死在半路或者異國他鄉。第二次離開,我已經有些提心吊膽,但是,這一次,感覺就好像出趟遠門一樣。

哦,還是別這樣想了。

按寧遠長公主的說法,南吳的皇帝,應該比我小好幾歲,真好,開心呀。

希望他命好一點,最好再喜歡我的美色,然后我就能快快樂樂地生活了。

不然,一直嫁人也好累啊。

我失算了。

因為,這個皇帝是年輕、是英俊,但是他有心上人。

而娶我,是太后的主意,所以,他們母子杠上了,可是,關我什么事,大婚當天,他連洞房都沒入。

哦,這一次,我是皇后,才不是什么貴妃之類的小妾,是正宮。

但是,那又怎么樣呢?有了上次嫁汾陽王的教訓,我沒再踏出婚房,既然皇帝不過來,我就自己睡咯,等是不可能等的。

第二天去給太后請安,皇帝還是過來了,一臉的不情愿,要是性別對換,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強搶民女呢?

太后囑咐了我們一通,對昨天晚上的事情只字不提。行吧,他們母子裝模作樣就一起好了,反正我又沒少塊肉。

皇帝的心上人,是丞相的女兒——元辭。和我這種一看就是紅顏禍水的姑娘不同,她十分溫婉大氣,只可惜,太后與丞相不對付。簡單來說就是,當年太后和皇帝孤兒寡母守著皇位,而丞相在一旁虎視眈眈,所以,太后不允許自己的兒子與丞相的女兒有牽連。

這才有了我,什么指腹為婚,當年或許是真心,如今,早就變了味。太后無非覺得我身體不好,不能生,先讓我占了皇后的位置,日后再說。

可惜,她算錯了一點,寧遠長公主也是騙她的。我后來聽壽安郡主說,其實,她真的有一個妹妹,可惜體弱多病,哪怕再精心護著,還是不到三歲就夭折了。

寧遠長公主因為生這個孩子時難產,身體也不好,駙馬他們擔心孩子沒了再刺激長公主,便撒謊說孩子送出去好養。后來,長公主也知道了實情,但是,旁人不清楚。

所以,才有了我如今這個身份。只能說,都是命啊。

元辭被封了貴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皇帝和太后在打擂臺。皇帝不待見我,太后也不待見元辭,互相傷害呀。

我受夠這樣的日子了,于是和皇帝討價還價,睡了我又怎么樣呢?

「朕與阿辭是真心相愛,陸有瑟,朕是不會碰你的。」

真心?我可不相信什么皇帝的真心,更何況還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帝的真心。沒錯,皇帝是親政了,可架不住時日短,能用的人不多。

這樣的真心有什么用呢?既不能給她正妻之位,又不能護她周全,還不如放她離開呢?

說真的,這可能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皇家爾虞我詐多可怕,尤其是我成了其中一員。

所以,我打算和皇帝好好說說,既然他都聽太后的話,娶了我做皇后,為什么不再退一步,讓我們兩個成為真正的夫妻,然后再退一步,給我一個孩子,然后一步接一步的退讓,多年后,我就成了最大的贏家。

等等,我可能知道了皇帝為什么不退步了。

因為,害怕退著退著就習慣了,就像我嫁人一樣,嫁著嫁著就習慣了。

我還是和皇帝說了一下我的想法,他氣急敗壞地罵我,說我癡心妄想。

這人怎么這樣,什么叫癡心妄想?

我不過就是希望,他可以和太后好好相處,我能有什么壞心思呢,我是個好人啊。

「陸有瑟,你跟朕滾出去!」

忘了說,陸有瑟是我的新名字,但我還是喜歡我原來的名字。

可是,我還沒出去,就看到小太監屁滾尿流地跑過來,哆哆嗦嗦地說,元貴妃薨了。

元辭死了?怎么可能?!

皇帝立馬跑過去,我也想過去看看,但我可不像皇帝身子那么好,還是做轎子吧。

元辭是真的死了。

太醫跪了一地,皇帝喊著要讓太醫們陪葬,這年頭,太醫真是個高危職業。

怎么死的,王嬤嬤小聲告訴我,是因為中了鶴頂紅。

「聽說是太后。」

我嚇得捂住了嘴巴,這也太奇怪了吧,既然要下毒,為什么不早一點呢,偏偏這個時候,難以理解。

元辭是吃了太后賞的糕點沒的,我覺得,太后不至于這么傻吧,好歹也是從宮斗里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為什么會用這么簡單的招數呢?

王嬤嬤不贊同,「就是因為簡單,大家才都會像娘娘這樣想,從而擺脫嫌疑。」

「不會吧。」

這個世界也太復雜了吧。

而皇帝,似乎認同了王嬤嬤的說法,覺得是太后下手,甚至當著眾人的面逼問太后。

這母子倆的情分,估計也難以挽回了。

皇帝執意追封元辭為后,太后氣得病了。我去侍疾,太后問我,「有瑟,你也認為是哀家動的手嗎?」

看到太后一臉傷心的模樣,我老實地搖搖頭,「有瑟沒有。」

她摸摸我的頭,「傻孩子,就是哀家下的毒。」

嗚嗚嗚,好可怕。

等等,她為什么要告訴我呢?

「有瑟,你只要聽哀家的話,哀家不會害你的。」

我老老實實點頭,心里卻盤算著,要想辦法給自己找條出路,我看如今的南吳也不是什么容易待著的地方。

本以為皇帝和太后母子不和就足夠嚴重了,但是,我沒想到都開始殺人了。如今太后殺了元辭,皇帝不會一氣之下也殺了我吧。更何況,太后親口告訴我,元辭就是死在她手里,我知道,有時候知道得越多越容易死。

所以,我怕了。

本來還想這一次老老實實待著,皇后開局,應該結果不會太差,結果到底是我太年輕。

我和王嬤嬤、莫嬤嬤說了,問她們應該怎么辦,她們倒是不慌不忙地告訴我,別怕。

都快要火燒眉毛了,我還能不怕呢?

「娘娘,您現在怕也沒辦法啊?」

我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問:「這次,就沒有暗衛嗎?」

她們如同看白癡一樣看著我,「娘娘,您如今是和親,說白了就是棄子,您真的不知道嗎?」

「可這也是兩國邦交啊。」

「但陛下信任您,就什么也沒有準備。」

哦豁,真完蛋了。

我想了整整一夜,最后覺得使勁造作吧,反正,以我的智商和能力,再怎么撲騰都是死路一條,不掙扎了吧,萬一老天開眼了呢。

元辭到底是以皇后的禮儀下葬的,雖然這樣搞得我這個皇后很沒有面子,但面子又不能吃,隨便吧。

只是,皇帝自元辭死后再也沒有踏入后宮,我是不敢再去見他了,怕他看見我就想殺我,至于太后,我是躲不了,每天老老實實去侍疾。

但是,半年后,皇帝突然下旨要選秀。

我驚了。

不是吧,大哥,哦,他比我小,不能叫大哥,不是吧,小老弟,你真愛才死了幾天啊,就又要找新歡。

感慨歸感慨,選秀還是熱火朝天地進行,其實選秀也好,繁衍子嗣,也算皇帝的職責嘛。但是,皇帝竟然足足選了十五個秀女,把高位妃嬪全部塞滿了。

這讓我很費解,一點上升的空間都不留嗎?這不是逼著大家往死里斗嗎?

太可怕了。

等等,上升空間,艸,那我這個皇后不是很危險嗎?自從元辭死了,我已經開始小心做人了,沒想到還是沒躲過血雨腥風,想了想決定稱病。

皇帝這個年紀,大概很喜歡努力吧,幾個月的時間,十五位妃嬪就七八個有了身孕,厲害。

我還沉浸在皇帝他很行的想法里,莫嬤嬤一語中的點醒了我,「這些可都是重臣的女兒。」

「你是說……」我似乎明白了,怪不得最近太后脾氣一直不太好,皇帝這是徹底和太后杠上了。如今,明擺著讓大家站隊,是選太后呢還是選皇帝?

女兒肚子里的可是龍子鳳孫,說不定就是未來的皇帝,真狠。

那太后豈不是輸定了,想想太后也挺不容易的,一個和親的公主,斗贏了所有人扶持了自己的兒子上位,卻敗在了自己兒子手里,真慘。

太后叫我去一同用晚膳,我不太想去,但是,沒有借口推辭。

我喜歡自己一個人吃飯,想吃啥吃啥,但在太后面前,還要裝模作樣學著大家閨秀的模樣吃飯,累死了。

吃著吃著,就有一個小宮女連滾帶爬來見,還沒開口我就覺得事情要完。據我的經驗,下人越慌事情越嚴重。

但看太后平靜的樣子,我想,可能也沒事,說不定是哪個妃嬪的孩子沒了。

結果,「陛下陛下駕崩了。」我木訥地轉頭看著太后,她還在喝粥,一點也不著急,四周伺候的人已經跪了一地,我也慢慢跪下。

又死了一個皇帝。

皇帝和元辭一樣,都是中毒死的,背鍋的是當時正陪皇帝用膳的芳嬪,她喊著冤枉,可是,誰不冤枉呢?我偷偷看了太后一眼,她雖然紅著眼,一副悲痛欲絕的模樣,可是她真的傷心嗎?

如果是真的傷心,會在聽到皇帝駕崩的消息之后,淡定地喝完一碗粥嗎?

可是,死的是她的兒子,真的不會傷心嗎?

當然,這些與我都沒什么關系。作為皇后,哪怕是一個不名副其實的皇后,也要老老實實給皇帝守靈,但是,皇帝死了,誰繼位呢?

我想到如今宮里那些有孕的妃嬪,總會有一個生下皇子吧。

如果,如果真的是太后做的,那我只能說,權力就真的這么重要嗎?

太后問我,想不想做太后?

不對,皇帝死了,她應該是太皇太后了,我順從地點點頭,不然呢?給皇帝陪葬嗎?

「那你覺得,誰肚子里的孩子適合做皇帝呢?」

這個問題,我怎么回答,連男女都不知道,我靠猜嗎?

「臣妾不知。」

「有瑟真是個乖孩子。」

「母后。」

「行了,你也回去吧,記住,只有聽話的孩子才能活。」

皇帝沒了,但是太后還是很給力,穩住了朝堂,大家都再等這些妃嬪誰能生下一位皇子,而我,這段日子偷偷在寢宮吃肉。

沒辦法,皇帝死了屬于國孝,但是,我又不是南吳的人,憑什么要吃素。

我正偷偷吃燒雞的時候,王嬤嬤過來告訴我說,楊嬪發動了。

我嘴里還含著肉,「她不是才七個月嗎?」

十月懷胎,七個月也太早了,我看著她肚子也沒有大到要生的地步啊。

「楊嬪娘娘今日在御花園散步,不小心摔了。」

「誰敢碰她?」

王嬤嬤看了我一眼,我吞下嘴里的肉,「你是說,她自導自演?」

王嬤嬤點了點頭,「多危險啊。」

萬一,足月的孩子出生都有危險,更何況是不足月的,這圖啥啊。

哦,圖皇帝的寶座。

因為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所以,太后和大臣們覺得,皇長子就是未來的皇帝,可這也太拼了。

「那我們趕緊過去。」

「娘娘,您還是換身衣服吧,如今你一身烤雞味。」

我過去的時候,太后還沒來,聽說在和大臣商議朝政。我聽著里面楊嬪喊得撕心裂肺,不自覺摸摸自己肉乎乎的小肚子。

坐著也無聊,吃吃喝喝,怎么生孩子這么慢,怪不得太后沒過來。從中午等到傍晚,孩子還沒有生下來,我都有些餓了。

我拉著王嬤嬤小聲問:「生孩子怎么這么久?」

我記得我娘生弟弟的時候,很快呀。

「娘娘是沒見過還有生三天三夜的呢?」

可怕。

等了又等,天都暗了,我決定回去吃完飯再過來。等再來的時候,太后已經過來了,她倒是沉得住氣。

有她在,我也不敢一直吃東西了,直到子時,孩子才生了下來,不巧,是個公主。

楊嬪在里面瘋了一般地喊著她生了皇子,孩子抱出來時,我也看了一眼,像是個健康的孩子。只是,在太后的示意下,接生嬤嬤打開襁褓,我不由自主地退了半步。

楊嬪說得沒錯,這真的是皇子。

「把公主抱下去吧。」太后道。

我只知道有「指鹿為馬」這個詞,沒想到還有「指男為女」這種事。

「有瑟覺得小公主好看嗎?」

我僵硬地點頭,「那日后這孩子便由你照顧了。」

我原以為,未來的皇帝是誰,是聽天由命,沒想到還可以人為操控。聽王嬤嬤說,楊嬪的父親并非太后一派,所以,哪怕生下了皇長子也做不了皇帝。

孩子我剛帶了回去,就有人來報,說楊嬪沒了。

「人怎么沒的。」

「是產后大出血。」

可是,明明我離開的時候,楊嬪還好好的,聽那里鬧得聲嘶力竭就知道人沒事。

對著新出爐的小公主,我也喜歡不起來,只覺得這孩子是個燙手的山芋。若真是個貨真價實的公主也就罷了,如今這樣,我估摸這孩子也活不了多久。

畢竟,容易被發現。所以,我只讓下人好好照顧,自己是不多用心照看的。

等啊等,終于德妃生下來皇長子,是個看著就不怎么健康的孩子,但是太后很高興,我知道,這個孩子就是皇帝了。皇位空懸了幾個月,終于有主人了。

可是,有沒有主人似乎差別不大。一個襁褓里的孩子,能不能長大都不好說。之前楊嬪生下的孩子,僅半個月就沒了,太醫說是因為那孩子體弱多病,娘胎里不足。我雖然不怎么上心,但還是覺得那孩子結實得很。可是,我沒必要為了一個沒人在乎的孩子去糾結真相。

不過,我如今也正式成為太后了,雖然,依舊沒什么權力,但是,衣食不愁。沒人管我也挺好,如果,后半輩子都這么風平浪靜,我覺得也可以。

但是,我命途坎坷啊。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太皇太后當年就是垂簾聽政,皇帝生母德妃也就是如今的西太后,也想效仿太皇太后。畢竟,大家都是皇帝生母,平起平坐嘛。

這世上向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更何況太皇太后與我一樣,是和親公主。所以,西太后的心思不難理解。

既然她可以垂簾聽政,那我這個先皇名義上明媒正娶的皇后,皇帝的嫡母,自然也可以。

但是,他們卻覺得我礙事。

我其實懷疑他們是打算弄死我,但是,可能是沒商量好吧,再加上寧遠長公主對我還不錯,時不時借著兩國交好的名義傳來書信,所以,他們決定放我回去。

不,不是放,這樣說太難聽了,是為了我好,希望我可以回故土。俗話說得好,落葉歸根嘛,可是,我不要面子嗎,作為和親公主,總是被退貨。

但還好,起碼和親之前皇帝答應我,這一次我平安就放我離開。

我以為,他們放我走是真心的,結果,臨行前一晚進行餞別的宴會上,就出人命了。

可能還是與我有關,因為我看良太妃喜歡吃金玉滿堂,我便將自己桌上這份送了她。她開開心心謝了我之后,吃了兩口就死了。

我向來喜歡吃肉,可能因為家貧的緣故,覺得有肉就行,對素菜不怎么喜歡。之前,先皇孝期,我就偷偷吃肉,對御膳房統一送來的菜并不上心,但還是擺出一副喜歡的樣子,因為王嬤嬤比較喜歡金玉滿堂,便經常要這道菜,可能他們以為我喜歡。

所以,在這菜上下了毒。

對于替死鬼良太妃,我很愧疚,畢竟,我們還算得上關系不錯,起碼見面和和氣氣的。但是,我更多的是害怕,因為,他們竟然真的想要我死。

可是,我不知道是誰想害我,這里所有人都不能交心,我感覺誰都可能下毒。

我一夜沒睡,一早頂著黑眼圈去向太皇太后辭行,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我怕我會死在這里。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最開始的時候,我順從地死在白綾之下,是不是一切都早早結束了。因為我怕死,所以,一直在死亡的邊緣徘徊。

太皇太后沒有為難我,只是跟我感慨了一句,「哀家當年若是有人拉一把,也不會如此。」

我不知道,太皇太后作為一個和親的公主,到底在異國他鄉遭遇了什么,才能一步一步這么狠心地走上如今的地位。但是,這句話里我偏偏聽出了無奈。

我一直想問,先皇是不是死在她手里的,想來也不用問了,是是非非都與我無關。

「有瑟,你知道哀家為什么對你網開一面嗎?」

網開一面?和直接下毒相比,她確實對我網開一面吧。

見我搖頭,她緩緩道,「因為你是明婉的女兒,我與你娘當年交好,所以如今也放你一馬。」

明婉,是寧遠長公主的名諱。來之前,寧遠長公主也說她們兩個交好,可是,我不明白如果當真交好,我為什么會嫁過來,我不相信寧遠長公主沒有聽說過我克夫的名聲。

「那今晚……」

「今晚的事,不是哀家做的,哀家想殺你易如反掌。」

我終于離開了南吳的皇宮,只希望我這一路上順順利利。

我和王嬤嬤、莫嬤嬤打聽寧遠長公主和太皇太后的事情,結果也只是被告知,她們是閨中密友。可是,我卻不太相信,問原因,我只能說是直覺。

等等,為什么當年出嫁的不是寧遠長公主,而只是一個宗室女。是不是也和我與辰華一樣,只是先皇還算善良,不像皇帝,直接找了個假的。

不知道是不是太皇太后的原因,一路上風平浪靜,終于又回到了京城。只是我沒想到竟然有人來接我,是辰華和她的駙馬。

辰華還和幾年前一樣,見到我就眼淚汪汪,硬是擠進了轎子,「姐姐,我以為你死了。」我摸摸她的腦袋,唉,如果她看我這種臉的表情沒有那么花癡,我可能更感動一點。

果然,接著就聽她道,「還好姐姐沒事,還是這么漂亮。」

「姐姐,你這次還走嗎?」

「應該不走了吧。」我道,她頓時開心起來:「那我們去公主府吧,我和駙馬可想你了。」

哦,我忘記了,這倆都是顏控,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只是,我還是要回長公主府的,只好拒絕了辰華。

我本以為我回來,沒什么人在意,沒想到寧遠長公主告訴我說,宮里要給我接風洗塵,說實話,我很想拒絕,因為我總覺得皇宮與我八字不合,尤其是皇帝,見到他一準沒好事。

萬一他毀約了呢,都怪我太美了,罪過。

我跟著寧遠長公主去宮里,提心吊膽,但似乎沒什么事情發生,大家也就是裝模作樣給我敬酒,然后說說笑笑,可能是我多心了。

但是,第二天一早,我就知道完蛋了

因為,昨晚酒喝多,我腦子就不清楚,依稀記得迷迷糊糊有人說讓我歇在宮里。可是,誰能告訴我,為什么我和皇帝睡在一張床上?

「吵什么吵?」我的驚呼把皇帝吵醒了,他嘟囔了一句,然后看了我一眼,反應比我還大,一把把我推下床,「贏昭昭,你竟然對朕圖謀不軌!」

說實話,他捂被子的模樣,像極了良家婦女,一時間我都有點懷疑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什么了。但是,看床鋪的模樣,我們頂多就是一起睡了一晚而已。

他一個皇帝,至于反應這么大嗎?明明是我吃虧好吧。

他終于冷靜下來,告訴我,會給我一個解釋。

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覺得欣慰,他竟然沒有第一時間懷疑我。

「贏昭昭,你覺得你有腦子嗎?」

我覺得我受到了侮辱。

「朕會補償你的。」

聽了這話,我心滿意足地回了長公主府,想著金銀珠寶正在朝我伸手,結果,等來了封我為妃的旨意,皇帝他就沒有錢嗎?

對了,為了不影響兩國邦交,我,陸有瑟這個名義上做過南吳太后的人,日后會老老實實吃齋念佛,慢慢退出眾人視線。所以,封妃封的是我贏昭昭。

我入宮了,好在住的地方不錯,王嬤嬤和莫嬤嬤如今也退休走了,我帶過來的貼身丫頭是寧遠長公主給我挑的桂花和蓮藕。

按道理來說,我應該去拜見一下太后和皇后,但是,我覺得她們可能不喜歡看到我,尤其是太后,上一次她罵我的事,我還記得。

只是,我覺得皇帝是不是心有點大,就算再吝嗇吧,難道就不怕我克夫的名頭嗎?還是真的覺得自己是真龍天子?

如果說,他不信我克夫,那我不信,我這嫁來嫁去,不都是他的意思嗎?我一回來就聽說,如今的汾陽亂得很,本來一大塊封地,現在分得零零碎碎,庶子們之間又有各種摩擦,估計沒幾年的工夫,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收回這塊地方了。

齊國這幾年也不怎么好,攝政王奪位之后便天災頻發,都說是因為他奪位觸怒老天,反正就怨聲載道,哪里還有到處安居樂業的景象。

至于南吳,小皇帝才多大,血雨腥風還多著呢。

皇帝這簡直是個人才,其他國家都動蕩,唯獨我們一心搞發展,兵強馬壯。

晚上的時候,皇帝過來了,「怎么樣,開心吧?」

開心,我要的是自由,是錦衣玉食的自由,不是嫁人啊,而且又是做妾。

「臣妾可是先皇的貴妃啊。」我痛心疾首道。

他不屑地笑道,「貴妃,贏昭昭,你就這么傻,父皇封你為貴妃有冊封詔書嗎?有冊封禮嗎?只有一道口諭吧。」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從來都不是父皇的貴妃啊。」

我打落他挑起我下巴的手,「那你讓我陪葬?」

如果不是陪葬,我 TM怎么會選擇和親,如果不和親,我怎么會有這么艱難的人生。

「你知不知道,朕第一次見你,就覺得你蠢,什么都寫在臉上,那時候朕就想,這種又美又蠢的女人當真是個好工具。」

我和皇帝的談話,很不愉快。但是,他還是讓我侍寢了,侍寢之后他說,「真想不到,昭昭還是完璧之身呢?」

是的呢,他也不看看我嫁的那些人,要么小要么老,要么癡情又蠢。

第二天一早去拜見皇后,好在皇后和看上去一樣,溫婉大方,還特意帶我去見太后。本來我很慌,但去了慈寧宮看到一旁的辰華,我就不怕了。

不出所料,太后雖然不怎么喜歡我,但有皇后和辰華從中周旋,還是沒多為難我。

離開之后,辰華特意找我,一副戀戀不舍的模樣,「姐姐怎么就看上了皇帝哥哥,我還想著讓姐姐去公主府,我們三個人一起快快樂樂。」

我沒看上,是皇帝不想給我錢讓我快活。

對于那晚的事情,皇帝只是事后跟我說,是下人們搞錯了。但是,我不相信,宮里經歷了這么多,我已經明白了,這些人從上頭到下頭每一個都是人精,不可能犯這種錯誤的。

只能說,是皇帝不想讓我知道。可能是他不想動幕后的人,也可能是他覺得我知道得太多,不想放我出去。

畢竟,狡兔死,走狗烹,從來都是這樣。這些年我雖然迷迷糊糊地過著,但想來對他還是有利的。

宮里三座大山,皇帝,太后,皇后。

太后不喜歡我,但也不怎么搭理我,這對我來說,挺好的。皇帝倒是時不時來看看我,但是,日子一多,我發現他似乎也有和辰華一樣的毛病,呵,顏狗。

還是皇后最好的,性情溫婉,像個大姐姐,在別人為難我時會幫我。但我不明白她為什么對我這么好,終于有一天我問了她,我以為她會說得很客氣,沒想到她說:「因為昭昭好看呀。」

無話可說。

不過唯一好的一點是,我終于不用顛沛流離了。不得不說,后宮的氛圍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雖然爭風吃醋,但也不過是小打小鬧,比南吳動不動要死人來說,太幸福了。

感謝我的國家,如此安定。

一年后,我懷孕了,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可怕,我至今還記得楊嬪當年生孩子的樣子,可怕。

但是,其他人都很開心,尤其是辰華,她對我肚子里的孩子極為期待,熱切的目光我都懷疑我肚子里的孩子是她的。

除了她之外,其他人也都挺開心的,連和我不怎么熟悉的太子都送了禮物。

后來,我生了,我才知道,他們只是覺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的孩子會更好看,行吧,這幾年我早就認清了這家人的本質,看臉看臉看臉。

孩子慢慢長大,前朝的好消息也一個接一個,我想不用等太久,就會傳來一統天下的消息吧。

仔細想想,這里面是不是還有我的一份功勞?

有點小驕傲呢。

不過,我至今不明白,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克夫,畢竟,皇帝活得好好的,難道還真是什么真龍天子嗎?

皇帝是不是真龍天子我不知道,這種事情也不是我可以想明白的,還不如好好養孩子。這幾年我混得也算是如魚得水,有皇后做靠山,其他人也不敢輕易動我,更何況還有辰華長公主和寧遠大長公主時常來看我。

看看,她們都被加封了,我還只是一個妃位,皇后的位置這輩子是與我無緣了,但貴妃的位置還空著啊,我就不能坐一坐嗎?

皇帝也太吝嗇了,好在平日里的賞賜還算多,比起什么古籍書畫,我更喜歡樸實無華的金銀珠寶,這種金燦燦的東西看著就讓人心情愉快。

我也沒什么別的愛好,就喜歡這些俗物。平日里的打扮,也喜歡花里胡哨,但人嘛,就是底子好,怎么打扮都好看。也是,如果我不好看,怎么能有如今的造化呢?

舒兒十歲那年,齊國被打了下來,皇帝很開心。我便讓舒兒趁著皇帝開心的時候,多去皇帝眼前晃一晃,萬一有什么好事呢

皇帝如今有六位公主,皆是庶出,但我的舒兒最為得寵,我覺得是因為舒兒像我,好看。就連向來不太喜歡我的太后都特別喜歡舒兒,他們說是隔輩親,我覺得可能太后她老人家也是個顏控,就是對我拉不下來臉。

到底讓舒兒撿漏了,她生辰的時候,皇帝大手一揮,賜了她封號,恪榮。要知道,公主的封號向來都是及笄之后出嫁才有的,有了正經封號就可以有俸祿領了,挺好挺好。

一轉眼舒兒也大了,訂了親事,是辰華的幼子,這兩個孩子也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了。

我與辰華交好多年,舒兒嫁過去我也可以放心了。皇帝終于大方了一回,在舒兒臨出嫁之前,冊封我為貴妃。

舒兒出嫁那日,皇帝帶著我出宮,熱熱鬧鬧參加了婚禮,也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這是我第一次見他喝醉。

回宮后,讓人服侍他休息,他躺在床上嘴里還念念有詞。可能是我也有些醉了,腦子也不太清楚,居然頭腦一熱,問了他多年前我的疑惑。

他傻乎乎地看著我,就在我以為他醉了不會說時,他說話了:「世上哪里有什么意外,都是人為。」

這句話重重砸在我心頭,是人為的。

汾陽王父子的死,我從頭到尾都知道是人為。畢竟,從那個時候起我知道皇帝有暗衛,可是其他人呢?

有些事情,是不容許多想的,越想就越會覺得可以。南吳皇帝與太后,孤兒寡母多年,按理說應該互相扶持,是怎么走上自相殘殺的道路。我曾經一直以為是因為政見不合,如今想來,太后手把手教出來的兒子為什么會和她政見不合,未必沒人挑撥。

那齊國呢?死去的兩個皇帝也都是人為嗎?那個熊孩子必然是自己活膩了,可我未見過的武帝,我卻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還有先皇,他的死到底是意外還是人為?

如果一切都是人為,那我算什么,算人前的一個靶子嗎?但凡有想泄憤的,我就是第一個死的,只是我好運才活了這么多年。

就在我以為他睡了的時候,他一翻身,睜眼看著我,還帶著幾分憨氣,「昭昭,你知不知道,當年朕路過汾陽時,曾見過你一面,遙遙一望,朕就知道,你就是朕最好的人選。」

這句話,徹底讓我相信了一切都是人為的,包括先皇的死。

我一個平民百姓家的女兒,怎么就這么幸運可以一步登天呢?我曾經以為是縣令慧眼識珠,然后層層傳遞,才讓我有了面圣的機會。

可是,不是。

慧眼識珠的是當時還是太子的皇帝,我雖然不知道他是什么時候見過我,但是,有些事情想想就有跡可循。我那么好看,為什么鎮子上那么多富家老爺公子從來都沒有打過我的主意,連不如我的姐妹都可以去給有錢人做妾,吃香的喝辣的,唯獨我不行。

是因為有人早早就預定了我,他們不敢動。

所以,我才順風順水長到十六歲,巧合一般送入宮。

然后,先皇就死了,不管是因為貪吃丹藥還是見到美色激動而死,都不算光彩。而我也可以順理成章代替辰華出嫁,畢竟,那時候先皇未嫁的公主,只有辰華一人。

皇帝酒醒之后,并沒有再提這件事,我不知道是因為他不記得還是其他什么原因,但是,都不重要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一切都無所謂了,就算從一開始我什么都知道,又能怎么樣呢?依舊是任人擺布,甚至可能不如現在。

我這一生,起起落落落落都是因為這張臉,所幸結局不算壞,擔驚受怕是真,可也確實享受了我所喜歡的大半生錦衣玉食的日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伊宁市| 科技| 崇义县| 马公市| 麦盖提县| 且末县| 云安县| 三门峡市| 临汾市| 宁夏| 阿克| 津市市| 湖北省| 南江县| 阳春市| 新平| 凤山县| 昌邑市| 洮南市| 出国| 大英县| 邯郸市| 玉林市| 五原县| 唐山市| 临海市| 江门市| 若羌县| 古丈县| 仪陇县| 柳江县| 田阳县| 罗定市| 泸州市| 普定县| 宝鸡市| 武鸣县| 修水县| 通化市|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