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海商李旦02
- 900人從1620開始
- 坐等升值
- 3288字
- 2023-02-21 12:38:23
看了看桌上兩支唐人火銃的模型,再想想李福提及的火炮射速,算上李福和其他海商給自己提及過的那種無帆自走船,李旦忽然意識這群唐人已經有了改寫海上規則的實力。
想到這里李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似這般強大的實力別說是他一個海商了,怕是把整個東南沿海的海商、海盜聯合在一起,加上大明水師和那些紅毛夷水師怕是也討不到什么好處。
換做是紅毛夷的水師或許還會有些和唐人較量的想法,可李旦只是海商,他可不打算拿自己的身家去和這么強大的對手碰一碰。
“阿福,你跟那些唐人接觸了有兩個多月了吧!你看他們對走海是什么看法,以后會不會禁止咱們下海走商?”
李福一直管著李旦手下許多海上生意,所以他立刻就明白了自家老爺在顧慮什么,當即便開口說道:“回老爺的話,這事小的暫時還看不出來。要說走海生意,這幫唐人倒是非常愿意合作,而且規矩很好,并沒有欺壓任何一家海商。”
偷偷瞥了一眼自家老爺,李福又繼續說道:“這些唐人才來不久,現在好說話沒準只是為了在這邊扎根,等他們元氣恢復了,能把那些鐵船和大炮造出來,到時候可就說不準了。”
李旦苦笑道:“哎,誰又不知道這個道理呢!可咱們連現在的唐人都打不過,又何況將來他們恢復元氣呢!”
李福想了想,又看了看桌子上那些商品,隨即才小聲試探著問道:“老爺,打肯定是打不過的,就算是偷襲怕是也不容易,而且就算成功了,咱們家要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小,一旦咱們家損失嚴重,這海上生意還是難保。”
李旦閉上了眼沉思道:“說說你的想法吧!”
李福道:“老爺,唐人說他們要重新造出大鐵船怕是需要十幾年的時間,不過他們能造一種叫蒸汽機的機器,說是只要燒煤也能讓船無帆自走,而且他們接受各家投錢入股。雖然不會把造機器的技術交出來,但是投錢的商人可以優先購得這種機器。小的不知道這是不是唐人的騙局,但小的覺得咱們李家不能錯過了這個機會,所以小的自作主張投了一筆錢進去。”
李旦微微點頭卻沒有睜開眼,李福見自家老爺這般反應便趕忙繼續說道:“小的是這么想的,就算是唐人是在騙人,咱李家無非就是給了一筆保護費而已,那些唐人做事很講規矩,而且對大明很尊重,這說明他們至少短時間內不想和大明,也不想和咱們這些海商為敵。”
“不管他們是為了恢復元氣也好,為了其他原因也罷,咱家和他們保持了一份友誼總是沒有壞處的。”
李旦不置可否的說了一句:“繼續”
李福又道:“要是唐人沒有欺騙咱們,那咱們家就可以成為第一批購買到唐人說的這種機器的海商,不需要唐人說的那般便捷,哪怕只有一半的速度,以咱家的海船數量,這海上還是咱們家的船最多。”
李旦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無非是個時間問題罷了。現在唐人沒有足夠的人數和本錢制定海上規則,可真等他們發展起來,改寫規矩的時候還不是要由人家說了算,無非是飲鴆止渴罷了。”
李福沒敢開口接話,因為他意識到了李旦似乎已經做出了決定,所以他默默的看向了李旦,等待著家主做出決定。
沉默良久,李旦終究還是多看了幾眼桌子上的那些唐人商品,隨即才緩緩開口說道:“阿福,送五十萬兩白銀存到唐人的那個銀號里去,你不是說唐人在吸收存款嗎!存錢還給利息,看來這些唐人是急著用錢,你去存個50年。”
李福訝然,下意識脫口而出道:“家主,是不是少了點啊!”
五十萬兩在明末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可是對于掌握了倭國航線的李旦來說,卻不算很多。
李家常年在海上跑的船就有數百艘,算上掛名跟著李家一起走海的小家族海商,大小船只湊個一千艘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還能保證這一千艘船全能走倭國航線。
在李福看來,李旦的決定無非就是試探著交給唐人一筆保護費而已,那所謂的五十年存款其實就是李旦的投名狀而已。
只是對比李旦的家產和李旦的魄力,李福怎么也想不到家主會在這種時候做出如此‘摳門’的行為。
李旦苦笑道:“時候未到啊!這五十萬兩是雪中送炭,唐人剛回來,跟腳還沒站穩,給多了反而會讓他們成為諸多海狼的目標。真要是因為我李家送去的這點錢成為了眾矢之地,你說我李家會是個什么后果。”
看著冷汗涔涔的李福,李旦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唐人的表現源自于他們的習慣,一群海盜就算回了老家怕是也沒辦法裝的像個安分守己的人,而一群習慣了規矩的人,哪怕他表現的再兇殘,終究還是會被規則束縛。”
“君子欺之以方,難罔以非起道。”
能跟在李旦身邊的人自然都是讀過書的,所以李福立刻就明白了自家老爺的意思,不由得會心一笑道:“小的明白了,小的這就去挑選家中機靈的年輕后輩送去臺南。對了,唐人的衙門叫做管委會,據說是900個唐人推舉出了13個管事的大官,其中就有一個是管著教育的,小的離開時聽說那個大官要在臺南建學,而且還是男孩女孩都教的,小的這次也順帶從家中選幾個女娃子一起送過去。”
李旦笑著點了點頭道:“很好,不要怕花錢。五十萬兩只是咱們家的一個態度,這個給同胞捐資助學的名聲也不能少了咱們家。你親自帶著家中后輩走一趟臺南,這助學的事情一定要用心,咱們家不僅要在唐人建學的時候捐錢,還要每年都捐,記住了,這錢財只給唐人的衙門,一分一厘也不要用在賄賂他們的官員身上。”
李福有些不解的問道:“老爺,這是為何?咱們家在這平戶和大明可都沒少使銀子,怎么到了這唐人那里還不能使銀子了?”
李旦笑道:“你這狗才是在考你家老爺嗎?”
李福笑著連連擺手道:“小的哪敢?”
李旦也不惱怒,笑罵道:“你這老狗到也是妙人,老爺身邊還敢打趣的也只有你了。若是老夫沒猜錯,怕是你這老狗用那賄賂的手段在唐人面前吃了不少虧吧!”
李福連連點頭道:“老爺慧眼,還真是如此,只是小的還未曾報給老爺,敢問老爺是如何知道的?”
看著裝模作樣討自己開心的李福,李旦抬手指了指他笑道:“你這狗才,還真是考起了你家老爺。老爺我還真就得讓你這狗才知道知道老爺我的厲害,你且聽好了,這大明和倭國管理900人一個小村莊需要多少個官員?”
李福本就是順嘴討自家老爺歡心的玩笑舉動,這會兒也沒想那么多,順嘴便回了一句:“一個都沒有。”
李旦點點頭道:“那老爺我再問你,造那兩艘大鐵船需要多少工匠?”
李福被問的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自家老爺為何突然轉移話題,可他畢竟是下人,依舊還是本能的回了一句:“小的不知道該用多少工匠,但是咱們家造一艘大海船需要數十工匠,按照唐人那海船的大小來看,怕不是得上萬人吧!”
李旦知道李福被他轉移了思考方向,這才笑瞇瞇的解釋道:“我再問你,那些紅毛夷來咱們這邊都是幾艘船來的?”
李福微微錯愕,隨即便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問道:“老爺的意思是,這些唐人和那些紅毛夷一樣,都是為了做生意的一些商人而已?要真是這樣,難不成唐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還有更多這種大船?”
李旦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很有可能啊!按照你的說法,這些唐人很講規矩,但這也有可能只是他們太了解中原王朝故意麻痹中原王朝的做法。看那些唐人做法中有不少地方和那些紅毛夷類似,很明顯他們也是接觸過紅毛夷的。你想想,在他們接觸過紅毛夷的情況下,在他們有著強大實力的情況下,人家依舊選擇了這么小心翼翼的做法,你覺得為什么?”
李福眉頭微皺,有些猶疑的說道:“小的覺得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就是這些唐人真的如他們說的那樣,只有他們這些人回來了,其他人或許是在某場災難中死掉了。”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這些唐人所圖者大,這些唐人只是前來探路的,他們要的是北京城那棟房子。”
說到這里李福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為從他自己的認知來說,他更傾向于后者。畢竟唐人的大海船太過龐大,而且他也親自伸手摸過,所以他不相信有著這么強大實力的國家會無聲無息的消失掉。
李旦擺了擺手道:“這和我們李家無關,你且記住,這些人還在用他們習慣的方式做事,這說明他們認定了自己的規矩才是最好的選擇。再看他們管理900多個人都要設置這么多的衙門口,這說明他們曾經生活的國家是個掌控力非常強大的地方。有著這么強大的掌控力被他們復制過來,你覺得這樣的國家會考慮不到官員收受賄賂的問題?”
李福連連點頭,隨即趕忙開口道:“老爺您說的沒錯,這些唐人的規矩很多,肯定也會有這方面的規矩。小的在臺南嘗試過賄賂唐人的官員,倒是還真就沒有效果,那些唐人官員好像都是海剛峰一樣,不僅不收錢,還說什么警告小的不要試圖賄賂,再有下次就要抓小的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