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山間紅光,道人崔鈺
- 太乙仙游
- 天皇上真
- 2044字
- 2023-08-05 23:33:31
眼見那六道紅光,自山間穿云破霧而出,到了上方光焰大放,有大有小,如同幾個燈籠一般,飄浮于云霧上空,將空中百十丈之地,連帶大片云霧,都照得一片通紅。
張元心中不由升起了奇怪之情,想到自己長居此山,也曾于閑暇時,觀星望斗,那時山間總是一片云霧彌漫之狀,上空除鳥獸橫絕凌空而飛,從未見過有火光升騰之景。
當即運足目力,往那六團火光方向看去,若論此時張元目力,經由換血洗髓,再加聚氣于雙眼,以增目力,三四十里之內,若無煙云及其它阻礙,俱可視若當面,不料那焰光如火,卻極凝煉,內中似有一層比火還紅,極深的暗色血光籠罩,以他此時法眼,竟看不出那光焰中的情景,更看不出那光焰由何物而發。
眼見看不清那幾團光焰內中情形,又見那光焰色澤紅而不正,以法眼觀瞧之下,更是隱見邪氣,張元心中不由大為驚異。
心內沉思,想著自己長居此山修道,遇此不明兇煞之物,若不探明情況,實不安心,便欲隱身靠近觀察。
正準備飛身而起時,忽又見那幾團焰光下方卻有一片五色光華忽地暴展開來,其疾如電,一瞬之間,便化為畝許大的一片,邊際精光四射,更反卷而上,似要兜住那幾團紅色焰光。
而那幾團紅色焰光,好似俱有靈性,就在那五色光華出現之時,忽地化為數道血光,便往南邊橫飛疾馳而去。
就在此時又見南方上空現出一道人影,一出現便自手上發出一道青光,出手暴長百十丈,似長虹一般,飛射而去,迎向那幾道血光。
雙方本一上一下,幾乎同時動作,那血光因是往南直飛,速度又奇快無比,當那青光出現之后,竟好似無法止住去勢,一下便撞在那百丈青色光虹之上。
那幾道血光見此好似要再轉方向,卻見此時,四外已被下方反卷而上的五色光華圍住,上窄下寬,好似一個五色兜袋一般,那幾道紅光已落在袋里面,上面更有一片青霞似蓋子一般,一任血光左右橫飛,那青霞也隨同移動,那幾道血光就是沖不出袋口,同時那上方五色光華所化袋口,也以極快速度,往緊收縮。
隨著袋囗將要收擾合并,又見光袋中那道青光,似電閃一般,自那口子飛出,青光飛出之際,那袋口霎時緊閉。
內中幾道血光本想著隨青光收回之際,隨同飛出,卻不料那青光飛出的時機與那光袋收攏之勢,竟配合的十分默契,尾光剛出袋口,那五色光華便立即合攏,一點空隙也未留下,只把那幾道血光阻住,封入光袋之中。
隨后張元見那青光已回轉空中那道人影手上,而下方那畝許方圓的巨大五色光袋,也慢慢縮小,并往那上空飛去。
而內中那幾道紅光,在光袋縮小之時,更是在袋中,突地焰光爆長,血光四射,似幾輪紅日一般,飛舞不停,橫沖直撞,但那五色光華卻極堅固,一任沖撞,卻紋絲不動。
直至那光袋縮小,化為圓球也似,丈許大小的一團光華,內中紅光已化為螢火一般,待到那團光華收入上空人影掌心,五色光華已凝煉的似實質一般,方才不見紅光蹤影。
遠方這些情形,話說起來雖長,但其實自那五色光華出現,紅光入袋,光袋縮小似一團五色晶球一般被上空人影收到手上,也不是過了一兩息的功夫。
張元眼見遠方如此情景,尤其那道青光更給自己熟悉之感,不由回想了一番是在那見過,轉眼之后,忽地一下憶起半年前夜里,在這白云山上空那場相斗之事,其中被困的那道劍光正與此時這人所發青光一樣路數。
而就在張元憶起往事時,忽又見空中那道人影,化為一道青光,正往自己這邊方向飛來,眼看越來越近。
張元雖知對方來路正而不邪,但也不想多與人相見,隨即隱身,正想往谷中飛去,便聽得一陣清越之聲,自空中傳來。
“前方那位道友暫請留步,我乃南柯山飛魚崖太和真人之徒,若論師門,尚與道友有許多淵源,再有半年前往事,尚未答謝道友,繁請一見,容我當面致謝。”
張元聽到對方說留步之語,心知已被對方看見,不由腳步一停,及至聽到對方說到南柯山飛魚崖太和真人時,面上更是一變。
只因那太和二字,正是公孫靈祖師的師父神蒿公轉世之身的名字。
自神蒿公轉世之后,前名自然不用,而被太乙仙府靈鶴真人收入門中后,因他俗家之名喚作張太和,那太和二字,正應道家陰陽太和的道理,所以也不另起道號,便稱為太和真人,而南柯山飛魚崖正是太和真人所居洞府。
太和真人雖是公孫靈祖師前師,但因智慧福緣,俱不如公孫靈祖師,雖早成地仙,但自祖師飛升九天之上,他天仙功果,也尚未修成,留在世間本就是常事。
張元自得公孫靈祖師傳授,這些師門淵源自然知曉,聞言暗襯:“照公孫靈祖師遺語,他與太和真人的關系,除太乙仙府的數人知道之外,并未往外宣揚過,此人說出太和真人,又說師門有淵源,應當不是巧合詐語,看起來卻是真話。
自己此時大道未成,雖不愿多見人,不過對方若論師門輩分,應是自己的師叔,避而不見太不禮貌。”
因有此想,等到那空中話完,張元眼見那道青光越來越近,便撤了隱身之法,站在當地石崖之上,等待來人。
幾息之后,一道青光從天而墮,張元往后退了幾步,便見青光落地,立在自己三尺開外,而后青光一斂,現出一個身著道家羽衣,頭戴七星冠,身高七尺,面如白玉,虎目龍晴,豐神俊秀的少年道人。
就在張元注視那少年道人時,便見那道人將雙手捧起,對著張元作了一個道家禮儀,笑盈盈地說道:“道友有禮了,在下名叫崔鈺,不知道友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