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本是一同駕光下飛,身在一處,離地十丈后,倏地分開,各駕一道紅光,相對而行,欲以包圍,到地之后用自家所煉的五鬼大肆搜尋。
再說張元噴出真氣,隱身下潛,滿打算自己運用真氣,增添法寶威力,就算不能傷著對方,也可以將對方圍困一段時間,任自己施為。
卻沒想到對方所用法寶星火旗,為其師多年所煉,共三十六柄,各弟子出山,俱分有一面,用以防身,一柄火旗威力尚差,但兩柄以上卻可發出烈陽神雷。
只是二人功力比乃師差了許多,那烈陽神雷一經施展,控制起來要耗費本人不少真氣才能自在運用。
二人本不想輕發,但卻見到張元所發那玄陰煞火異于尋常,又想速破對方法寶,所以才見漫天火雷攻勢受挫,方才同時施展,當時建功。
而張元隱身下潛尚未落地,便看到自己所發玄陰煞火所化的烈焰火龍,為對方又發大團雷火震散,五面小旗同時受了反應,靈光大損,虧的自己真氣護持,不然立時自燃成灰,心中一驚,知道更不可力敵,連忙收了五面小旗及旗上靈光。
剛落地,張元又見對方穿過烈火,直往自己立空之地而來,滿空飛舞,又復停立不動,知道是自己隱身收寶極快,對方未及發現,正在找尋自己。
因是自己所發乾天五雷神音,出自仙傳,威力至大,但自己功力尚差,不能隨手而發,運用時須耗片刻功夫,方才能運化而出。
所以落地之后,看了一眼上方,便尋了一個隱蔽之地,卻是一個溝壑中的石洞,四外林木又盛,遮擋行跡,在內打坐行法,后面的事就一概不知了。
也是機緣巧合,張元不知對方見識本多,知道那片烈焰紅云,是用靈元外吐,以元神操縱法寶而發,本以為雷火將紅云震散,敵人靈元受損,必是下墜。
卻不知張元先用疑兵之計,早收靈元,以本命真元催發煞火,讓對方以為正全力主持,天蟬隱身之法又極玄妙,又有一重百丈紅云阻礙視線,變化又快,連施法力,俱都未被發現。
二人會合后又一合計,雖是猜到張元用隱身法潛形,以為靈元受損,元神已傷,不能隱身飛行,便是下墜也逃不出二十里。
又不合心存不想耗費尋找法寶的功夫,未用雷火犁地,自想下去以五鬼搜形。
卻不知張元雖未如料靈元大損,但是也未出這方圓數十里之地,但是隱身玄妙,此法一施,只要元神未迷,不僅法力不減,仍覆其身,隱蔽身形,而且神凝之下,效力更高,所以后來靈鬼雖然尋到藏身之地,卻視若罔聞。
就這一念之差,卻讓二人,有了身死之劫。
二人相對而飛,直飛了遠近有五十里,方才停下。
又各自拿出一個朱紅小盒,盒上滿布符篆,打開盒蓋,便見一片極濃密的黑煙自盒中飛出,晃眼分化,變為萬縷拇指粗十分淡薄的黑煙,直向下方山林而去。
卻都是二人放出收攝萬千五方殘魂余氣所化的靈鬼,而且將這些靈鬼,由平日聚為一體有形有象的樣,分化為萬縷無形無象的黑色煙氣。
那些靈鬼雖然由二人所煉,但他本門并不興此法,只有些下乘驅遣之法,只平日山中執役,或者尋些花草靈藥,方便一點,所以這些靈鬼也無甚威力。
若是到了此時比尋常殘魂好不到那去。
二人幾乎同時施為,那黑煙鋪天蓋地而去,算計這方圓五十里,不消片刻就可尋完。
自己穩立半空主持,又有此盒與靈鬼氣機相通。
那些靈鬼雖然無腦,但是也知分辨人物及蟲獸的區別,若一發現,盒上立閃紅光,自己再施法探明方位,瞬息便可趕到。
就算那個小賊劍光正宗,但是自己的星火旗,丙火真精煉成,看那小賊劍光功候也不算強,必可當時將其融毀煉化,心中更是大定。
此時那些靈鬼黑煙下降山林之中,似一叢蜂般,直往四面八方飛行而去,附地,繞樹不斷攀延,不論山石樹木溝壑小洞,俱都一一搜尋。
不久便尋到了張元所藏洞中。
張元此時正運氣凝神,運化雷音,靈覺機警,黑煙飄入,立時察覺,知是鬼物化身,心知這些東西大白天絕不會出現,略一聯想,便知是上方二人運用禁制強迫這些鬼物尋人。
想到對方竟然能知自己在此處,不由心內一驚,立時便想逃出洞外,為了自己性命,也不想與他們再糾纏了。
但是轉念心中一想,若是對方知道自己在此處,必用雷火攻打,何必弄這幾個殘魂,丟人現眼。
再看那些鬼物,一經入洞,對自己像看不見一樣,便是觸著自己隱形遁光也無反應。
心知自己出于謹慎,心存戒心,未撤隱身之法,反而隱身之法,在自己凝神運氣之時,效力更增,氣息全消,直如山石死物一般。
那些靈鬼淡薄的幾不可見,可見本就功候不深,又未成形,連妖道刑剛驅使的那些惡鬼也不如,全憑本能感應方圓丈許氣機,分辨人物,山石,草木,蟲獸。
必是遇到自己隱身潛形,以為遇到山石,所以未覺,也無反應。
及見那些鬼物黑煙,慢悠悠的在全洞逛完一圈,卻對自己置之不顧,外側又無雷火天墜,心知自己所料無差,心情稍放,又重運功。
那些鬼物一應搜尋全洞,卻為隱身之法迷惑,把張元當做死物,置之不顧,等到全洞尋完,便即飛走,退出洞外。
而上空二人,過了片刻,見靈鬼一一回歸,卻無尋半個人影,不由心中一奇。
于是又重新聚到一處,互一問詢,情況都和自己一樣,山中只有寫鳥獸蟲蟻,并無人物,不由納悶。
孫顯性暴,見之不由帶著恨音說道:“真個可惡,看這情形,難道此人會地行之術不成?”
孫望性子較為沉穩,見之卻有定見,說道:“不像,咱們靈鬼來報,也沒有極深的洞,陡然出現在山中,再說地行之術會的人極少,我們出山,便即遇到,沒有這么巧的”
“再說看當時情形,對方劍光雖然正宗,卻是用旁門煞火,若是玄門正宗高人的弟子,對方師長怎會允許他用旁門法寶,為本門丟臉,看起來像是個旁門散人,說不得是是藏寶之人后輩,取寶之后,剛出水面,便遭咱們攻打,逃走之后,一時不忿,再向咱們動手,眼看不能取勝,借取出之寶潛形,讓咱們的靈鬼無用”
孫顯還是那么發著怒音回道:“你說的有理但是咱們找不到此人,又于潭中連損兩件法寶,此氣就此咽下不成”
孫望冷笑道:“何必將此氣咽下,你我火星羅網遍布幾十里,現在此人不出現,就怪不得你我心狠,拼著將來尋寶多費功夫,將這幾十里用火雷轟炸個遍,那人不死,也現形跡,再或由火中沖出,正好讓你我下手”
孫顯聞言不由大喜道:“就這么辦,我當初就說用雷火炸,你卻不讓,不然此時寶已到手了”
孫望聽到其兄埋怨,知道他性格如此,也不理會。
隨即二人同施法力,立將手上火旗揮動,那滿空火星,立時紅光大放,往地如雨直墜,當地幾十里內,爆炸之聲,連綿不絕,很快就成了一片赤紅火海,樹木倒塌,鳥獸驚走,更是不提。
就在此時突然一道血紅火光,如龍升天,沖散火焰,在離二人十里之處飛出。
卻是張元在洞中片刻時候,已經將這乾元五雷神音運化而出,剛想飛出去,看人還在不在,若是在,就當頭就把這五雷神音發出,給二人來個狠的,若不在,就此回山養復真元,祭煉寶珠,等到法力大成再去尋這兩人晦氣,以報今日之仇。
沒想到剛出洞囗,便見滿空火星墜落,落地之后,一聲巨響,化為丈許大小的一團火光爆炸開來,目光所及,皆是如此,心知這瞬息之間,此片山林立化火海。
知道再出有勝無敗,連忙撤了隱身法,身劍合一,劍光護體,又將五面玄陰赤火旗運用起來,以最大功力,化大片赤紅焰云,包裹全身,以火御火,焰云急旋,化為一條丈許梭形火光,拼著雷火轟擊,焰云激蕩,沖出火海。
到了上空果然看見兩道紅光還在當地,又見他們像自己飛來,心道:“蠢才,利令智昏,真以為自己好欺不成,不給你們個報應,怎能讓我出這囗惡氣”
隨即周身火焰匯合,化為一條百丈火龍向二人撲去,同時駕馭劍光,化為一道金光,往上空飛去。
而孫氏二兄弟,見赤紅火龍自火海中飛出,又見對方又發煞火,以為張元無計可施,冒險沖出,心中大喜,又見火中一道金光射向天際。
怕對方就此逃走,互一使眼色,默契已生,連催劍光,由孫望向上,直攻敵人,孫顯向下,擊散火龍,省的搗亂。
同時下方孫顯,展動火旗,再發出大蓬火星,紅光漫天,成千上萬,擊向張元所發赤色火龍。
火龍本就靈光大損,不甚凝煉,全憑余火之氣,化身而來,那堪如此密集的火雷爆炸之威,立即粉碎,散落四方,由天風一吹,便即熄滅。
而張元此時身在上空,俯視而下,見火龍被毀,身側五面小旗齊化成灰,也不驚慌。
雙目注定二人,囗中大喝一聲“滾”,聲才出口,周身空氣,蓬的一聲,便即炸開,形成一圈可見的傘形氣浪,四面擴散,劍光之外,更有兩道金光隨聲而出,一閃即逝。
隨后便只見,那兩道紅光之中的孫氏二人,在音剛發的瞬息之間,兩人先后周身蓬的沖出大片血霧,同時七竅流血,腦殼也裂成兩半,腦漿在劍光內飛濺。
卻是不敵這出自仙傳,以本身真氣,默用玄功,運化而出的乾天妙法五雷神音,當時身死。
而那劍光火旗,失了馭者,光華立消,隨同尸身直墜向下方火海。
原來二人本以為自己擊散張元所發煞火,對方飛向空中,又懸立不動,以為張元法寶無用,只余劍光,早晚必死,因為恐懼也不逃走,正速手待擒,心中大喜之下,不及細想,仍由上下包圍。
卻沒想到對方,突然一聲巨喝,聲勢極大,音才入耳,周身一痛,尚不及反應,便眼前一黑,立無知覺,死的不明不白,慘不忍堵。
再說張元雷音發出,及見兩道人影隨劍旗飛墜而下將要入到火海,知道大功告成,連忙御劍向二人飛墜之地趕來。
等到了最近墜落的孫顯跟前,果見一個碎的不成人樣的尸身,上面有一柄尺許長的紅光小劍,下面有一桿丈許長閃著紅光的大旗,知道是此人所用的法寶飛劍,揚手真氣脫手,再化為一片金霞,將那人包裹住,隨后又到了另一人身側,仍舊如法施為,收了飛劍大旗及尸身。
隨后便駕馭劍光,往火海范圍外飛去,等到了安全之地,隨將那兩具尸身,連同身外劍旗之物放下。
又看到眼前這火區極大的火海,烈焰騰空,滿山林木已被引燃,前面已是六七十里長,四五十里寬的一條火河,正往四面延燒,火勢甚猛。
看著此景,張元不由面露可惜之色,知道事由自己而起,若放任此火燃燒,這千里之地不論草木鳥獸也將化為烏有。
隨即又將從身側法袋之中,拿出那粒九寒神珠,心道:“此珠為自己以前用滴血通靈之法,催動內中精氣,此時自己控制不了威力,不可如潭中一般,大發神威,但是由自己催動真氣,稍露寒光冷焰,消滅余火,卻尚可以”
心中想罷,然后運用真氣,便見一團斗大青白二色光團,似一輪明月般,脫手而出,離身丈許,散發出絲絲寒氣,珠光所照之地,立即凝霜。
隨后張元隔空御珠,身劍合一,一聲雷響,直沖火海,先是化為十余丈長,五丈寬的劍光,圍繞火海,將火海附近的土地的樹木,一齊斬斷,以防外燃,劍光所過處,再吃珠光大放一照,方圓十余丈的烈焰立即熄滅,
如此循環往復,只見但金光繞著火海不停飛行,珠光所到之處,那么強盛的山火,立即全被消滅,只剩老長一段燒焦的樹木,凌空下視,宛如一條墨龍,蜿蜒于林木綠野之中,
等到日頭西沉,又復初升,晨曦微耀,紅日東升,過了大半天,張元累個半死,終于將山火熄滅。
剛一落地,再用五行大收攝法,化出一片金霞卷著那尸身和身側旗劍,直往遠方低空飛去,飛了近百里,尋了一處位于不知名山腳的天然石洞,放出以前自用的兩儀旗,封鎖洞口,再用隱身法防身,仕內中打坐調息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