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元,在那七煞陰火爆發(fā)之時本想飛出,但是那黑煙卻是重如山岳,并有極大的膠滯之力。
當(dāng)時猝不及防,也不知這七煞陰火有如此效力,所以并未飛出,到了那七煞陰火爆發(fā),烈焰飚飛之時,雖然因為飛劍神妙,并未受傷,但也受了一場虛驚。
及見那陰火圍身,又想著自己飛劍在如此狂暴的雷火之下,劍光仍然堅如金剛,不如暫時藏身于這烈焰之中,等著那天鬼使者刑剛以為自已身死現(xiàn)身,掉以輕心之時,再突然將劍光暴漲,發(fā)揮出飛劍威力,沖散這陰火包圍,再用飛劍劍光與紫火丹雷,趁其不備一同出手,將其殺死。
心中想定,便停留在火焰之中,雖然外面烈焰雄雄,但是對張元卻沒有絲毫損傷,反而張元在劍光擁護之下,潛神返視,心中不起一物,元神靈光大放,準(zhǔn)備著那必殺一擊。
果然正在張元凝神應(yīng)對之時,那妖道刑剛,也即現(xiàn)身,運用法力,將那陰火匯聚成一個赤紅火球,人更飛身到了地面之上。
張元見狀,心中一喜,立即以全力運用真氣,頓時劍光暴漲。
便見一道耀眼金光自火球內(nèi)突然出現(xiàn),晃眼暴漲,再見一道金虹,如神龍夭矯一般,盤旋在那丈許方圓的火球內(nèi)一絞,一下就沖破那陰火封禁,赤紅火球也立即爆散,化為無數(shù)片烈焰紛飛。
等到將陰火沖散,金光立時離身化為一道十余丈金色光龍,如神龍出海一般直沖妖道刑剛立身之處,同時雙手齊發(fā)紫焰雷火打向妖道。
妖道刑剛落下地以后,雖然有所防備,但是沒想到,張元飛劍威力如此之強,自己的神火封禁,不僅傷他不能,反而轉(zhuǎn)眼便被沖破。
也算妖道久經(jīng)斗法,見張元一下破了神火包圍,然后又運用劍光向自已斬來,雖然猝不及防,但是卻反應(yīng)神速,竟立即放出自已以百煉精鐵化合五毒精元煉成的碧靈五毒劍,化為一道五六丈碧綠長虹,迎向張元劍光。
同時因為反應(yīng)不及,又看張元所發(fā)雷火速度又快,自己若是用碧焰陰雷抵御已來不及,于是運用真氣,發(fā)動自己身披黑袍之上所附法術(shù),便見妖道,身披的黑袍之上涌現(xiàn)出一片黑白交織光華。
正是妖道多年匯聚百鬼精元所煉用以護身的白骨陰靈法光,晃眼那黑白二色光華射出萬數(shù)毫光,那妖道也在這黑白二色神光的擁護之下,向后飛快退去。
再看雙方同時有了動作,瞬息之時,那兩道劍光如雙龍出海一般,首先交接,相互一絞,碎了漫天碧色流瑩,只是妖道飛劍雖然本質(zhì)不高,但也經(jīng)多年苦煉,張元飛劍竟不能當(dāng)時將其絞碎,被妖道飛劍稍阻。
那紫色雷火卻因張元動作神速,妖道反應(yīng)略慢的原因,已追上并且打中妖道護身靈光,便見數(shù)丈方圓的大片紫焰接連爆發(fā),將妖道存身之處,齊化為一片紫色火海。
忽然又見那一道黑影,自雷火紫焰之中沖出,飛往空中,正是妖道刑剛,只是已不是當(dāng)初那么安然完好無缺的模樣,不僅護身靈光不見,身披的黑袍被雷火燒的破破爛爛,而且身外皮膚長發(fā),更是也被雷火燒的一片焦黑稀爛,看起來慘不忍睹。
原來妖道刑剛左道中人,雖然修道多年,邪法甚多,但前師收徒,只為多年后奪舍之用,只教了一點微未功夫,后來得到那本“天童采元”,由此煉成元神,若論本身功力全是用下乘采補之法得來,真氣凝煉程度,和元神靈性,雖比其弟強了不少,但卻是不及張元。
且因為自已功力不純,無法去煉那碧靈七煞法光,反而去煉那易于成就,威力較弱的白骨陰靈魔光,又因邪法惡毒,又下乘左道之術(shù),無法消磨百鬼怨氣,與身相合反而易傷元神,所以不曾與真氣相合,只將所煉神光附在身披黑袍之上,化為一件法寶。
卻沒想到,就在這運用法術(shù)的瞬息之間,被張元雷火追著,而那白骨陰靈神光正被張元純陽雷火克制,被打中后,當(dāng)時便被震散護身靈光。
妖道見此大驚失色,但總算見機的快,那所黑袍又經(jīng)多年煉養(yǎng),稍能抵御雷火灼燒,便在靈光震散之后,雷火威力稍弱的一瞬之間,駕著五鬼隱形遁法,從那雷火紫焰中沖出,雖未身死,卻吃了大虧。
與此同時,就在這數(shù)息之間,那妖道刑剛因為雷火所傷,心神不在自已那碧靈五毒劍之上,那碧靈五毒劍,又不是個靈性充足之物,無人主持,已受不住張元金虹威力,只聽得“咔嚓”一聲,立被張元飛劍,絞碎劍光,頓時那碧靈五毒劍,現(xiàn)了本質(zhì),隨后被張元飛劍金虹絞成了數(shù)段頑鐵,“咣當(dāng)”數(shù)聲,落到地上。
再看高空妖道刑剛,從雷火之中沖出,停立半空,過了數(shù)息,忽手掐靈訣,往外一揚。
原來妖道為張元雷火所傷,心中驚懼,但更是憤恨,飛到半空,調(diào)息了數(shù)息,便立即發(fā)動那姹女玄陰迷仙妖陣,便見五道黑煙直沖云霄,晃眼在空中聚合,化為數(shù)畝大的一片黑色云幕,隨后便又見那黑云,以極快的速度,反卷而下。
張元本以為自己突然出手,妖道必死無疑,沒想到那妖道反應(yīng)極快,雖然為自己所傷,但卻未死,逃出雷火籠罩之處后,并不逃走,只停立上空。
只因當(dāng)時因神火圍困,妖道半途還在隱身,張元也未注意過妖道擲出那幾面尺許小旗。
心正在奇怪,想道:“妖道傷成這樣,竟然還敢在此停留,難道還有什么厲害的法術(shù),想要反敗為勝不成”
及至在妖道停留數(shù)息之后,將妖道飛劍絞碎,忽見妖道在上空手掐靈訣,往外一揚,四面崖壁之上,冒出五道沖霄黑色煙柱,在空中匯合,化為一片雨云似的黑幕,并且黑幕四外,各放出千萬縷黑煙,似雨簾一般,反卷而下,速度極快。
張元見狀,知是妖道果如自己所料,要再用邪法,與自己為難,再看黑煙籠罩深谷上方,四面俱是千百丈厚的山崖,如同一個囚室一般。
見之張元也不敢大意一面收回劍光,身劍合一,用以護身,一面以全力向上由雙手發(fā)出數(shù)團紫光雷火,想要將那黑色云幕擊碎。
沒想到紫色雷火擊在那高空黑色幕之中,雖然將那黑煙震的云浪翻滾,但那紫焰雷火,卻是一閃而逝,并不像平時樣,爆發(fā)開來,化為數(shù)丈紫焰,還要燃燒數(shù)息方滅。
張元卻不知妖道別無所長,只這這姹女玄陰旗,因為無形中符合妖道命格,獨得玄妙,并經(jīng)由妖道數(shù)十年如一日,苦功祭煉,威力極大,與別的法術(shù)法寶俱都不相同。張元本身功力雖強,卻是對其無可奈何。
就在此時那黑煙業(yè)已幾乎籠罩全谷,只見四外黑壓壓的一片,內(nèi)中更有片片碧光閃現(xiàn),并且伴有鬼聲啾啾之音。
張元眼見雷火無功,黑煙籠罩,并有啾啾之聲,聽之心神欲飛,心中大呼“不好”,知是敵人又用形音攝魂之法,且這次威力比以前更強,忙運玄功,潛神返視,強攝心神時,四外陰云滾滾,急如奔馬,雜著陰風(fēng)鬼嘯之聲,已齊往身前擁來,張元頓覺劍光周身有極大壓力傳來。
倏地那黑煙之中閃過一片片碧陰陰的火焰,焰中似有幾十個大有丈許紅發(fā)綠目猙獰可怖的的惡鬼頭顱形象,皆是血囗巨張,向著張元由口中噴出一股碧丈許粗的碧綠火焰,并且周圍又有一陣女子呻吟喘息之聲傳來,與那鬼音交雜,讓人雜念紛呈,聽之欲火翻騰。
張元聽見那鬼聲,心神欲飛之時,其實已被妖人邪法迷了心神,但仗著近日領(lǐng)悟玄功神妙,元神堅凝,稍一迷糊,潛視返視之下,人便清醒,本想著自己有飛劍護身,除那攝神之法外,別的俱難侵害,便想著直駕劍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往外沖,待脫了這片黑煙,再與那妖道計較。
卻沒想到這妖道姹女迷仙陣,雖是左道手段,但變化奇快,更惡毒無比,張元剛酲,惡鬼所噴綠焰陰火便至,雖侵不入劍光之內(nèi),但配合那四外鬼嘯呻吟之聲,卻讓張元心神立即受了感應(yīng),雜念又來,更兼欲火翻騰,五氣紊亂,周身奇熱無比,似有內(nèi)火外焚之勢。
張元感應(yīng)到此種情形,心中大驚,重又盤膝坐地,自在劍光擁護之下,澄神定慮,潛光內(nèi)視,一切付之不聞不見,平白具有那么厲害的飛劍,但因為要用抵擋這迷神之音,卻不敢稍有分心,讓其發(fā)揮威力,御劍飛出。
與此同時,妖道刑剛見張元已為自己姹女迷仙陣所困,內(nèi)中劍光雖然閃耀,但劍光中人卻盤膝閉目吊立不動,知其已被自已陣中姹女陰靈所發(fā)迷神之音所困,任他有些功力,但未曾煉就元胎,至多十?dāng)?shù)日,人不被餓死,也被這互為表里的雜念欲火和這碧靈神焰,折磨的精氣大喪,元神不穩(wěn),到時攝了元神,任陣中惡靈分食,不僅能憑添自己陣中姹女陰靈許多威力,更能憑白再得一件飛劍至寶。
妖道心中大喜,自以為事有定論,連忙飛身至山崖之上,盤膝坐地,從身側(cè)寶囊中拿出一些靈藥,治療自己的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