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祈香殿會
- 開局無敵:我在三國謀天下
- 輕舟弄酒
- 2327字
- 2023-04-23 11:24:51
西楚使團(tuán)派遣了一位名叫武泉的老人,跟隨陳邦舟一同前往祈香殿,洽談聯(lián)盟之事。
康文堯,黃夢覺伴于陳邦舟左右。
江望笙提前抵達(dá)祈香殿,和埋伏在周圍的大理寺人員見面,交代了一番會談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和細(xì)節(jié),便讓他們遁走。
“前輩。”
“怎么了?”左手劍突然出現(xiàn)。
江望笙道:“大理寺的人您應(yīng)該見到了,若是發(fā)生沖突,丞相這邊由我來,希望您能保護(hù)好大理寺的人。”
“放心交給我。”左手劍說罷,再次隱于黑暗。
為了保證西楚的牌面,使團(tuán)特地湊錢,為陳邦舟準(zhǔn)備了一輛嶄新的馬車,由康文堯駕車,緩緩來到祈香殿。
江望笙走上前,待陳邦舟下車后,低聲道:“五里之內(nèi),盡是梅花衛(wèi)。”
陳邦舟微微點頭,低聲說:“方才來時,便有哨所巡視檢查,看打扮,都是女帝的人。”
“女帝也會來嗎?”
陳邦舟表情凝重,點點頭,“那般規(guī)格的作戰(zhàn)兵團(tuán),也只有女帝出宮時才會出現(xiàn)。”
陳邦舟繼續(xù)道:“女帝親衛(wèi),碧云天,天榜排行第十六的九品武者,擅油紙傘舞,七十二根骨架皆為利劍,舞動起來,劍氣漫天。”
“并且,傘柄是一把名劍,曾是劍甲老人所用,劍意激蕩。”陳邦舟繼續(xù)道。
“手拿把掐。”江望笙自信道,隨后,下意識看了一眼黃夢覺。
黃夢覺淺淺一笑,宛若山間叮咚溪水般靈動。
江望笙見狀,宛若幽香沁入體內(nèi),極為舒爽。
“恭請西楚陳邦舟丞相入殿。”一位太監(jiān)高聲吆喝,隨后伴隨著八聲同樣之音,響徹整個祈香殿。
陳邦舟正色道:“走吧。”
“是。”
陳邦舟一馬當(dāng)先,武泉相伴,江望笙,黃夢覺,康文堯跟隨其后。
五個人,踏入了戒備森嚴(yán)的祈香殿。
祈香殿,黃金澆筑的鳳凰于飛寶座之上,坐著一位頭發(fā)烏黑,臉上略帶風(fēng)霜皺紋的婦女。
“西楚臣子,陳邦舟,拜見南唐陛下。”
女帝露出笑容,忙道:“聽聞陳丞相在西楚有見帝不跪行半禮之說,朕欽佩陳丞相久矣,不必行禮。”
“拜見陛下。”其余四人跪下行禮。
“免禮平身。”女帝朗聲道。
“謝陛下。”
江望笙開始打量女帝身畔蒙著面紗的女子,暗道:“她應(yīng)該就是那個女帝親衛(wèi)碧云天了......她的傘呢?咦?她的衣服......”
殿堂左右,分坐了鸞臺鳳閣的臣子,其中一位中年男子,只掃了一眼陳邦舟,目光一直落在江望笙身上。
江望笙有所察覺,回眸一瞥,看了他一眼。
二人目光對視,江望笙大抵猜測到了,他便是夏南鳶之父——夏崇山。
“請陳丞相,落座。”女帝道。
陳邦舟于東向坐,眾人立在他的身畔。
女帝看了一眼陳邦舟身后眾人,最后盯著江望笙,和身畔的女帝親衛(wèi)低聲交代了幾句,便讓她暫且退下。
女帝清了清嗓子,道:“陳丞相不遠(yuǎn)萬里,來我南唐,覺得我南唐一路風(fēng)景如何?”
陳邦舟含笑回答:“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實是人間不可多得的寶地。”
“比你西楚如何?”女帝追問。
陳邦舟回答:“我西楚山峰險峻,乃人間最勝之景,可謂太極之陽,剛猛如斯。南唐之景,似萬丈錦緞,可謂太極之陰,柔中帶綿。”
女帝微微一笑,“看來你我兩國之合作,乃是天時地利人和。”
“陛下所言極是。”陳邦舟拱手。
“在場的幾位愛卿都是朕的心腹,有何高見,盡管說出。”女帝擺手。
“鸞臺,夏崇山。”穿著深色錦緞的中年男子起身,對著陳邦舟頷首行禮。
“鳳閣,孫謙”
“鸞臺,上官騰”
“鸞臺,黃家林。”
陳邦舟一一點頭回禮。
孫謙道:“陳丞相足智多謀,料事如神,對于如今北離的攻伐之事,您是怎么看的?”
陳邦舟搖著羽扇,不緊不慢回答:“北離勢大,虎狼之師,所向披靡,又有北離江湖傾力相助,任何一國,都難以與之抗衡。”
“此言差矣。”上官騰道,隨即看向女帝,開口:“陛下,北離步兵的確勇猛,但若是水上作戰(zhàn),恐怕不如我南唐的覆海蛟龍軍團(tuán)。”
陳邦舟笑道:“南唐固然有天塹可以依靠,但以北離的國力,想要迅速打造一支強大的水兵,不在話下。”
孫謙問:“陳丞相何出此言?”
“北離的虎賁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一個全部由江湖奇人異事組成的軍團(tuán),莫說大江天塹,哪怕是青天之上的蜀道,他們也越得。”陳邦舟回答。
陳邦舟繼續(xù)道:“這還只是他們最鋒利的寶劍之一。槍仙童淵的神威天軍,鎮(zhèn)南王那水路兼?zhèn)涞哪向攒姡约氨彪x天武帝麾下的百萬雄師。”
女帝微微點頭,“北離,非一國能夠抗衡。”
上官騰道:“若是聯(lián)盟,陳丞相該如何部署同北離的作戰(zhàn)。”
“依我所見,多點進(jìn)攻,打破他們大規(guī)模作戰(zhàn)的優(yōu)勢;配合強大武者,以多打少,解決掉他們的虎賁軍。”陳邦舟云淡風(fēng)輕。
孫謙眼前一亮,“這的確是最好的計策。”
上官騰開口:“據(jù)我所知,你西楚北境的千里疆土,尚在北離的爪牙下,帝都天望城隨時都有被攻打的可能性。”
“諸位放心,待到時機成熟,北境千里疆土,可迅速收回。”陳邦舟回答。
不等幾人繼續(xù)發(fā)難,陳邦舟率先開口:“陛下,南唐的局勢,我也了解一二,固然國力強橫,但內(nèi)部不和,無法將全部力量投入。”
女帝眼神一凝。
陳邦舟道:“與西楚聯(lián)盟,雙方除卻軍事上的合作,可以在經(jīng)濟,政治上合作。”
“政治合作?朕聽不懂陳丞相之意。”女帝悠悠開口。
陳邦舟笑著回答:“陛下所憂之事,不過是儒道兩派分化,皇室正統(tǒng)之爭。”
“不錯。”
陳邦舟道:“儒道的書院和孔派勢如水火,雖能解決,但是雜亂如麻,可緩不可斷。而皇室正統(tǒng)之爭......”
女帝下意識身子微微前傾,等待陳邦舟的高見。
陳邦舟道:“擁有了同一目標(biāo),方能合作,唯有在合作中,消除嫌隙,方為上策。”
女帝心中嘆息,道:“依朕所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但朝中文武百官,意見相左,爭斗不休,朕貴為君王,也應(yīng)知曉從諫。”
“一切交給我,必定不會讓陛下失望。”陳邦舟自信道。
“好。”
女帝頓了頓,看向江望笙,“聽說,這位少年郎乃是當(dāng)今世上最年輕的先天宗師。”
“不錯。”陳邦舟搶先替他回答。
江望笙只張了張嘴。
女帝笑問:“年齡何時,可曾有婚配?”
“不曾。”陳邦舟繼續(xù)替他回答。
女帝有意無意看向了夏崇山,道:“少年郎,我南唐女子溫婉靈動,多停留一段時日,或許可以覓得一段良緣。”
江望笙無奈道:“聽從陛下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