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鏡
- 世宗福臨
- 東臺左相
- 2117字
- 2023-03-11 07:56:29
蘇茉兒也是好學之人,不然也不會在陪嫁到盛京后的短時間內就學會了滿文。而且學識應該也很好,以至于后來擔任了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圣祖的啟蒙老師。
賴其訓迪,手教國書。
如今聽五歲的小方喀拉跟自己說要讀書,蘇茉兒先是感到驚喜,隨后又覺得皇九子確實到了該開蒙的時候了。“有的,我那里有好幾本書。您等一會,我現在就去拿過來。”
很快蘇茉兒拿回來了一本滿文版的《三字經》,這本書怎么說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知識性和趣味性都挺高,是非常優秀的開蒙讀物。
幼童的語言學習能力非??欤旧鲜侵苓叺娜苏f什么他就說什么。當前的小方喀拉處于會說滿文,但只認識幾個常見字的狀態。
跟著蘇茉兒學習了兩天的三字經,小方喀拉已經完全完全讀透了這本啟蒙書。不說倒背如流,卻也能脫口而出幾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用別人的話來說,就是方喀拉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蘇茉兒異焉,取藏書與之,即誦書數句。
“阿姐,我聽聞一千年前漢人有個皇帝叫唐太宗,他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三字經啟蒙尚可,卻不是我想讀的書,你去問問我額娘,看她那里有沒有史書?”
大玉兒那里肯定不存在有史書的,方喀拉這么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爭皇位歸不爭,多少得給皇太極留點好印象。
而蘇茉兒被小方喀拉說暈了,什么唐太宗,什么鏡子,你這孩子在說些嘛???“您方才說什么,我有些沒聽懂,是要照鏡子嗎?”
方喀拉只能耐心給蘇茉兒解釋了一番自己剛才說的話,表示自己不是要照鏡子,而是要讀史書。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很多事情都曾經發生過多次。比如漢文帝和?;韬?,都是外王入京為帝,都面臨朝中有權臣的局面,文帝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后者你猜他為什么叫海昏侯?
很快,大玉兒就將自己兒子想讀史書的事告訴給了皇太極。
自宸妃海蘭珠逝世后,最受皇太極寵幸的后妃應該是貴妃娜木鐘。不過莊妃大玉兒的地位也不低,在后宮里排第四,再加上上面還有個當皇后的姑姑哲哲照應,大玉兒想見皇太極還是很簡單的。
皇太極聽了以后,沒有立即答應,只是讓大玉兒等著。然后命親信內侍去查皇九子方喀拉最近和什么人接觸過,重點是有沒有接觸過漢臣。
內侍很快就回來了,調查到的結果也出乎皇太極的預料,方喀拉從未與漢臣接觸過?!半y道真有所謂的天命神授?”
確定了方喀拉沒有接觸過漢臣以后,皇太極在私下里接見了他最為倚重的漢臣,內秘書院大學士,二等甲喇章京范文程。
“憲斗先生,最近朕聽到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不知先生是否知曉?”
不提范文程的人品,只論學識,估計是皇太極治下漢臣里最好的。
“回陛下,此話為唐代太宗皇帝李世民在評價鄭文貞公魏徵時所說。當時魏徵病逝,唐太宗說出了這番話,還說有此三鏡,可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原來是這樣,看來這位太宗皇帝應該是一位善于納諫的好皇帝,也不知滿朝上下,朕可以以誰為鏡。”
這個送命題,范文程哪里敢回答,“圣明無過陛下,臣乃愚魯之人,怕是當不得陛下之明鏡。”
“先生之才冠絕全朝,何必如此自謙?滿朝之中,恐怕也只有先生能解答朕之前的疑惑。”
“不過是讀了些于科舉無用的閑書,怎當得起陛下如此盛贊。且除臣以外,還有一人能解答陛下的疑問,據臣所知,他亦曾治史。”
“先生說的是洪彥演吧?他雖有才,卻不肯為朕所用,哪里比得上先生?!?
或許是洪承疇在被俘后,表現得對大明太過忠誠,以至于如今他就算有效忠之意,皇太極也不敢重用。
“來人,傳朕旨意,賜憲斗先生東珠十顆。”
從范文程這里得到答案后,皇太極又在帳中接見了堂弟濟爾哈朗。濟爾哈朗的父親和努爾哈赤是同胞兄弟,其自小就生活在宮中,由努爾哈赤親自撫養。所以濟爾哈朗與努爾哈赤的幾個兒子關系都很好,尤其是與皇太極的關系更是非同一般。
如果說范文程是漢臣里最受皇太極信任的人,那么濟爾哈朗就是所有大臣里最受皇太極信任的那個。
面對這樣的親信和親戚,皇太極沒有啰嗦,直入主題?!鞍⒌埽銓h人怎么看?”
濟爾哈朗沉思片刻,“漢人數量百倍于滿人,陛下欲入關全取中原,非借助于漢人力量不可?!?
皇太極也是這么做的,登基以后積極推動漢化,抬高漢人地位,努力消弭漢滿矛盾,只不過阻力重重。
“那你覺得我死以后,誰可繼任為帝呢?”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何必急于立嗣。再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不應該詢問于外臣?!?
“你是我最信任的兄弟,也是我的家人,問你也是情理之中。至于你說的春秋鼎盛,有些言過其實了。我的身體我自己清楚,過了五十大壽以后,是一天不如一天,這不又病了好幾天嗎?!?
“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撐到下一次過壽!”
“阿弟,這里也沒有外人,你就老老實實的跟我說,我眾多子嗣里,你最傾向于誰繼位?”
或許是皇太極說的情真意切,濟爾哈朗不由得想起了當初在宮里被皇太極照顧的日子。那時候他的父兄被伯父誅殺,而他本人也寄養在宮里。若不是年長他七歲的皇太極對他照顧有佳,恐怕也不會有他今天的和碩鄭親王之位。
“國賴長君?!?
四個字,濟爾哈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豪格勇則勇也,胸中卻沒什么韜略,可以為將為王,卻不可為帝?!苯K其一生,皇太極也沒有立豪格為嗣的意圖。
接著皇太極又對濟爾哈朗說起了三鏡之事,“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話說得好啊!”
“阿弟,你可知這句話是我從哪里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