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新發展理念內涵的演進與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和理念,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其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導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毙掳l展理念最早是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著制定“十三五”規劃提出來的,強調要以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提出一些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舉措,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五年過去了,新發展理念怎么樣?實踐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新發展理念太重要了,很管用。我們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鄭重回答了處在新時代歷史方位的中國“實現什么樣發展、怎么樣發展、為誰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古人說:“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卑l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新發展理念的提出,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認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對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突出特色。在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對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面臨的環境深刻變化

與“十三五”期間相比,“十四五”期間以及未來更長時間,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西強東弱”是存量、是歷史,“東升西降”是增量、是未來,這是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雖然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機遇和挑戰之大都前所未有。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關鍵要辦好自己的事,增強我們自身發展的主動性和回旋余地。

從國際層面看,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已然形成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經濟全球化方面,“十三五”開局時,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保護主義只是出現了抬頭的苗頭,但到“十四五”開局時,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少數國家奉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隨意脫離全球化、區域化組織,在全球肆意挑起經貿摩擦,已經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實質性威脅。經濟復蘇方面,“十三五”開局時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即使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但仍在緩慢復蘇進程中,但到“十四五”開局時,國際上各種“黑天鵝”“灰犀?!笔录l發,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世界經濟“深陷泥潭”,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國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球治理變革方面,“十三五”開局時雖然也受一些掣肘,但總體向合作、開放、包容轉變,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到“十四五”開局,非經濟因素的沖擊越發明顯,特別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諸多非經濟因素沖擊,區域化、本地化特征更趨明顯,加劇了世界經濟的困境,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變化。

從國內層面看,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不平衡方面,各領域、各區域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失衡現象,比如產業發展方面,盡管有些領域已位于世界前沿,處在領跑狀態,也讓我們更加充滿自信,但是盤點下來,更多的是處在中低端,處在跟跑狀態,有的距離還有些遠。區域發展方面也有不少難題,傳統的東中西部差距依然存在,新的南方北方差距開始顯現,有些區域不僅人才外流,還出現了人口的外流;城鄉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2019年基尼系數為0.465,仍高于0.4的國際警戒值;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但如何建立不返貧的長效機制成為新課題。不充分方面,2019年我國人均GDP只有10262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29美元,更低于發達國家動輒4萬美元甚至更高的水平。要實現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扎實的明顯進展方面,仍面臨很大的挑戰;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這次中美博弈,美國對華為、中興等企業的刁難打擊,暴露了我們科技“卡脖子”的嚴重問題。其他如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領域短板突出、弱項明顯,需要我們保持清醒,奮發圖強。

二、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要關注內涵的演進深化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在“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它的內涵有了進一步的演進深化,要高度重視。

“創新”突出了全局核心地位下的科技自立自強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論是在“十三五”時期的國家發展全局中,還是在“十四五”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創新都占據核心地位。“十三五”時期要求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這是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總體要求。在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強調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項任務的首位,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擺在第一條,強調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對創新提出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更高的要求,強調要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這是基于我國內外部環境變化和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強調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協調”突出了持續健康要求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統籌發展與安全。協調發展通常包括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融合,這是“十三五”時期協調發展理念的具體部署?!笆奈濉睍r期的協調在此基礎上,突出強調了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需要從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云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笆奈濉睍r期,我們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另一方面,鑒于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基于把握發展和斗爭主動權的考慮,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問題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安全屏障。

“綠色”突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三五”時期,綠色正式成為一種發展理念?!笆濉焙汀笆奈濉睍r期都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都從綠色低碳、環境改善、資源利用效率、生態安全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在新發展階段,更加強調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型。比如在“十四五”時期,要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比如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為此,更加強調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更加注重從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上發力,更強調向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型。

“開放”突出了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更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十三五”時期要求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從戰略布局、開放體制、“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進行部署;“十四五”時期則要求對外開放實現高水平、“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并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意味著,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再是單純地引進來和走出去,高水平對外開放與高水平自力更生是相輔相成的,是立足國內大循環,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管理,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服務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要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重視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強調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并與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密切相連。要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和更高水平的改革的互動,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好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共享”突出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本質下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和人的全面發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根本理念,體現在時時刻刻?!笆濉睍r期,重點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十四五”時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要求更高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分配結構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十四五”規劃《建議》還提出了要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新要求,希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注重價值導向

進入新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就必須關注其內在的價值力量和精準的指向特征。

一是從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主旨相通、目標指向一致,既各有側重又相互支撐,構成了一個系統化的理論體系,其根本宗旨體現的是堅定的人民立場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這就進一步強調了中國共產黨人推動發展的價值導向和道德訴求。我們在發展中處處想著人民,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辦出讓人民滿意的事情。進入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向著更遠的目標謀劃共同富裕,提出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這說明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們要更加尊重客觀規律,更加實事求是,要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做好就業收入分配,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服務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扎扎實實地推動共同富裕。

二是從問題導向把握新發展理念,體現破解現實突出問題的實踐精神。我國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兩個大局”的時代考驗,必須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舉措要更加精準務實,增強其針對性。在應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世界經濟衰退、美國對我們的遏制打壓全面升級這三重嚴重沖擊的背景下,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十四五”期間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化解挑戰與矛盾。關鍵是要求廣大干部樹立全面系統的觀念,克服單打獨斗思想,不能只顧一點不及其余,要遵循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重大政策出臺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不搞“急就章”,避免“一刀切”,政策不能只是掛在墻上,要切實抓好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我國面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我們要不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過深化改革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制機制保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現在要把著力點放到圍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系統集成、精準施策上來。提高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領導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是從憂患意識把握新發展理念,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增強責任擔當。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更為增強,從大國走向強國將釋放出更大的潛力和引領力。但同時,我們更要看到,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就要善于預見和預判各種風險挑戰,做好應對各種“黑天鵝”“灰犀?!笔录念A案,不斷增強發展的安全性。要深刻認識復雜的國際局勢對我國的影響,既保持戰略定力,又善于積極應變,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又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國內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隨時準備應對更加復雜困難的局面。既要敢于斗爭,也要善于斗爭,全面做強自己。這就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重點關注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局面越是復雜嚴峻,就越要用好新發展理念這根指揮棒。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要不斷提高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敢于擔當、善于作為。要通過貫徹新發展理念,及時化解矛盾風險和推動社會發展,不斷提高攻堅克難、化解矛盾、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大開放、更為安全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靖宇县| 东海县| 长岛县| 敖汉旗| 盈江县| 麻江县| 凌源市| 金昌市| 奈曼旗| 鹤峰县| 开鲁县| 清徐县| 三江| 安宁市| 三门峡市| 称多县| 宜州市| 武夷山市| 秭归县| 广昌县| 商洛市| 康定县| 南澳县| 南京市| 辛集市| 同德县| 沂水县| 清原| 宁明县| 马鞍山市| 五寨县| 江油市| 岢岚县| 葫芦岛市| 会昌县| 米泉市| 金湖县| 二连浩特市| 依安县|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