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寧死不屈的文天祥

南宋末年,奸臣頻出,朝政腐敗,大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隨時都有可能覆滅。即使在這樣黑暗的社會中,依然涌現出許多愛國將領和抗元名臣,文天祥就是其中的一位。

文天祥本來只是一個文官,但是為了保家衛國,才毅然決然地加入了抗擊元兵的隊伍。文天祥是宋末的政治家、文學家,著名的愛國將領,后世將他與陸秀夫、張世杰一起并稱為“宋末三杰”。

文天祥少年時期在一個學宮(當時的學校)里讀書求學。當時的教書先生為了勉勵學生們發奮苦讀,就在學宮里懸掛了許多先賢們的畫像。

有一次,文天祥去看學宮里所祭拜的人的畫像,當看到歐陽修、胡銓、楊邦乂等人的謚號里都有一個“忠”字時,心里十分羨慕。于是,小小年紀的他就暗暗下決心,自己長大后也要成為一個像他們一樣忠君愛國的人。

文天祥長大后,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后來還考取了進士得以在朝為官。當時北方的元軍準備大舉侵犯,妄圖吞并宋朝。看到國家處于危難之際,文天祥雖然只是一介文官,但也想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拿出自己的家產,廣招壯士,最后組成了一支擁有上萬人的抗元救國的“義軍”。

周圍有人看到他散盡家財組建義軍,就對他說:“你拼盡全力才組織了這么些人,可是敵人的數量還是百倍于你。你就這么點兵力,竟然想要阻擋元軍的虎狼之師,那無異于螳臂擋車啊!”

文天祥聽后大義凜然地說:“國家危難之際,身為大宋子民,當保家衛國。大軍來犯,如果人人只圖安生而偏居一隅,那誰來救百姓于水火?我文某雖無大才,但也要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與有志之士共赴國難!”

雖然宋朝有許多像文天祥一樣的愛國志士,但是最終還是不敵元軍,節節敗退。最后,南宋的統治者向元軍投降了,而文天祥依然帶領著士兵們進行反抗。他對身邊的人說:“我們身為大宋子民,現如今救國家于危難就猶如給我們自己的父母醫治疾病,即使難以醫治,作為兒女,我們也要全力救治,不能放棄啊!”后來,文天祥不幸兵敗被抓,被押往潮陽。見到元軍統帥時,元軍的官員見他不卑不亢,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就厲聲呵斥:“見到我軍將領,還不趕緊下跪!”文天祥寧死也不愿向敵軍下跪,元軍統帥見他如此有氣節,就以賓客之禮待他。

為了瓦解文天祥的反抗意志,元軍帶著他一起前往宋軍最后反抗勢力的據點厓山。其間元軍將領張弘范一直勸說文天祥,并讓他給厓山的宋軍將士們寫勸降信,文天祥一概拒絕,并說:“我文某不能保家衛國,還教別人背叛自己的國家,你認為這可能嗎?”

但元軍還是不死心,一直不停地逼迫他寫勸降書信。在多次強行索要書信后,文天祥大筆一揮,寫下了著名的七言律詩《過零丁洋》。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他忠心愛國的志向永不改變。元軍將領看到后,雖然很失望,但卻十分欽佩文天祥的為人,只好笑著說:“文大人果真大丈夫也!”然后讓下屬將其寫的詩文收藏了起來。

經過厓山之戰后,宋朝可以說是徹底覆滅了。元軍將領張弘范深知文天祥才華過人,一心想招降他。看到宋軍已經全軍覆滅后,張弘范認為這是個勸降的好機會,便親自探訪文天祥勸說道:“文大人身為宋臣,已經盡了忠義。倘若你真心歸順大元皇帝,以你的才學,我張某敢擔保你前途無量。”文天祥看到宋朝滅亡,眼中含淚,說:“我文天祥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如今我作為臣子,親見國亡而不能救,怎么能心懷二心茍且偷生呢?你不要再說了,我是不會做元朝的子民的。”張弘范雖是元軍統帥,但見其對宋朝如此忠心,心中不免感動,于是派人將他護送到京師,聽候朝廷發落。臨走時,張弘范還拍了拍文天祥的肩膀,說:“張某以后不能與你同朝為官了,可惜,可惜啊!”

來到京師后,元朝的統治者也深感于文天祥的為人,就問他:“你現在還有什么愿望嗎?”文天祥一字一句地說:“文某深受大宋的恩德,不愿侍奉二主,如今國滅,我也不想茍活,只愿賜死。”

文天祥就這樣從容赴死,據說他臨死時也是跪拜向南,朝著故國的方向。

忠者說……

文天祥面對破碎的山河,帶領著將士們奮起反抗。兵敗后,依然心念故國,從容不迫地慷慨就義。他這種忠心愛國的精神不僅感動了當時的人,而且穿越時空激勵著如今的愛國志士們。有的人死了,但是他還活著。文天祥的忠義精神將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奮勇前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侯马市| 玛纳斯县| 高州市| 同江市| 祁东县| 拉孜县| 东山县| 上蔡县| 秭归县| 荔浦县| 綦江县| 昆明市| 汕尾市| 松桃| 甘肃省| 台北市| 郸城县| 瑞安市| 辽源市| 乡宁县| 平果县| 舞钢市| 潜江市| 泰顺县| 巨鹿县| 禹州市| 温泉县| 洛扎县| 瑞安市| 嘉禾县| 沛县| 治县。| 道真| 文安县| 丹巴县| 赣榆县| 定结县| 老河口市| 加查县|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