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囊里的“妙計”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決定出兵攻打南唐。他把曹彬叫到皇宮里,對他說:“這次攻打南唐,我打算讓你做主帥,潘美和曹翰當副帥,你覺得怎么樣?”
曹彬心想:這潘美雖然是個領兵打仗的好手,但他個性蠻橫,不太講理。而曹翰雖是自己的侄子,人品卻連自己這親叔叔都不敢恭維。之前有一次攻城,他不僅縱容部下大肆搶掠,自己更是搶了20多車的財物并悄悄運回老家。這兩個人在我手下,肯定不會乖乖地聽命于我。想到這里,曹彬就高興不起來了,欲言又止,一副糾結猶豫的樣子。
宋太祖也知道那兩個人的德行,他看到曹彬為難的表情,就知道他在顧慮什么。所以,第二天,他當著潘美和曹翰的面,親手交給曹彬一個封口的錦囊,囑咐說:“愛卿放心,朕今天特賜你一個錦囊。有關將領在外違反軍紀的處罰規定,已經全部寫在里面了。軍隊里只要有人違紀,不管是副帥還是普通士兵,你只要打開錦囊,依著規定處罰就是了。”
聽了這話,曹彬的顧慮馬上煙消云散了,他用警告的眼神看了身邊的潘美和曹翰一眼,喜滋滋地把錦囊接了過去。潘美和曹翰兩人心里頭的警鐘敲得當當直響,臉上卻都賠著笑。
曹彬回到家,忍不住拿出錦囊瞧了又瞧,心想道:“聽皇上的意思,這錦囊里的東西,威力堪比尚方寶劍呢!但凡有誰敢亂來,我就來個先斬后奏。”有了這個寶貝,曹彬的心里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再也不愁管不住那兩個副帥了。“不過,這錦囊里到底是怎么樣一個東西呢?”他一時好奇,就悄悄地打開錦囊一看,先是大吃一驚,接著就把錦囊縫回去,心中一個勁地念叨:“陛下英明……”
曹彬有了錦囊,率軍打仗的時候就不用分心。他率領宋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南唐。南唐地處江南,繁華富饒。潘美、曹翰等人都對跳入眼簾的寶物垂涎三尺,一個個兩眼放光,千方百計籌劃著把各種奇珍異寶都撈進自己的口袋。
每當這個時候,曹彬就會一聲冷哼,然后貌似無意地拿出宋太祖賜給他的錦囊,在眾人面前晃兩下。這一個舉動就像是一個棒槌,在潘美、曹翰和其他不安分的將領腦袋上狠狠地敲了一下。想到出征之前太祖說過的那番話,這些人也只好把那份蠢蠢欲動的心思給收了回去。
在曹彬的監督下,宋軍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敢在南唐胡作非為,很快就讓南唐人歸順了。
打完勝仗,曹彬帶著大軍歡歡喜喜地還朝了。宋太祖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慶功宴。在宴席上,曹彬恭恭敬敬地把錦囊退還給太祖。

太祖哈哈大笑起來,當著所有人的面把錦囊打開了。大家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錦囊里究竟放了什么樣的處罰規定,結果呢,里面居然只是一張白紙!
太祖看著群臣,意味深長地說道:“這一張白紙,比再詳細的規則都要好用啊!”大家還沒回過神來,只有曹彬深有體會地點了點頭。
知識小鏈接
錦囊妙計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給了曹仁一個錦囊,曹仁憑借著錦囊里的“妙計”打敗了周瑜,諸葛亮也多次使用“錦囊妙計”這一招。那么,為什么“妙計”要放到錦囊里呢?
在紙張沒有發明之前,中國人在竹簡上寫字,寫一封信至少要用十根竹簡,攜帶很不方便。人們在送信的時候會把竹簡捆起來,裝在布袋子里,再把袋口扎起來,重要的信件還要用泥團把袋口封住。
后來,發明了紙張,竹簡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用布袋裝信件的方式遺留了下來,變成了后來的錦囊。在漢代官府中,重要的公文信件,都要用錦囊呈遞,并且用不同顏色的錦囊來區分信件的機密等級。
【口才大比拼】
你能根據漫畫提示,用自己的語言講一個有趣的歷史故事給同學聽嗎?比比誰講故事的本領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