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政的身后,正是蒙恬,王離,蒙毅,桓齮,屠睢,內史騰,趙佗,趙信,章邯等一干新軍核心將領。
被他們簇擁在中心的趙政邁著豪邁的步伐,愣是走出了王者的氣場、睥睨天下之姿!
別為趙政如何做到的,問就是六親不認,就是橫行螃蟹,就是對面全都是木頭人。
再加上一身運轉到極致的紫氣、九五至尊,注定要橫掃六國,建立大一統帝國的政哥,傲視群雄的千古一帝,狂霸億億點很過分么!
不過分,當然不過分啦,百官就如同看到了上古圣人,傳說人王,若非場合不對,他們就要推金山、倒玉柱,五體投地參拜了。
過分,當然是過分啊,百官里面的二五仔,卻是恨不得仰天長嘆,天不護六國、天不庇護六國??!
尚未親政的趙政分明已是一派圣雄之姿,秦國又出雄主,老天何其寵幸這馬秦,這虎狼之秦啊。
這其中,又有一人,想要取而代之,他就是成蟜:明明我才該是咸陽宮最受寵的崽,可是隨著趙政回歸,這一切都變了——拔幟易幟、取而代之!
還有一人,心中升起了恐懼,他正是昌平君:秦國累歷代之功國力已達鼎盛,再出如此虎虣,六國的未來一片黑暗啊——是時候了、青龍計劃!
更有一人,恨不得殺之而后快,他自然是呂不韋:這就是真龍么,自頭角崢嶸起,其成長就不再是凡夫能可制約的——那就唯有、行屠龍之事了!
已是走上主席臺的趙政,是不清楚身后“觀眾”的內心戲的。今天的主角可不是他們,而是即將受檢的新軍。
在在萬眾矚目下,趙政勞心勞力下鑄就出來的現代軍政校兵,出現了。
他們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每一人的步伐都是分毫不差,明明沒有組成軍陣,卻形成了比軍陣還軍陣的整體。
不,他們就是軍陣,全然陌生的方陣,僅是直線以及方塊,就在一目了然的開闊校場上面走出了方形軍陣!
如斯震撼的場面,著實令人動容,文職官員還只是震憾于他們的整齊劃一,十人成行百人成列。
但是武官卻全都深深震撼了,也只有作為內行人的他們才清楚,想要將數百人訓練成為一個集體,百人如一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在這個軍士普遍都沒有名字、僅有小名的時代,想要讓就連名字都不會寫的士兵,訓練成令行禁止都是很困難的事情。
而能夠做到這兩點,就可以算是精銳了。
至于軍陣,更是傳說中的東東。
哪怕校場上面仍有許多的百戰老兵,可是軍陣對他們而言,都從來只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東西。
就算是千歷老將,也從來不曾真正見識過,行走之中的,移動軍陣?。?
“用兵之法,教戒為先。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
蒙驁說不下去了,戎馬一生,可軍陣對他而言,仍然是一門捉摸不透的資深兵學。
可才十三歲的趙政,卻輕易地就做到了,還做到了極致。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蓖豸逡舱f不下去了,給他足夠的時間,也許他可以訓練出想要的軍種,但是滿打滿算,趙政也才練了三個月的兵啊。
兩人身后的諸位將軍啥話都沒有,也咐話都不敢說,對他們而言,趙政這種天生的兵圣,直接膜拜就對了。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666,政哥請收下咱們的膝蓋。
當然了,場面也不是一片的和諧,趙政的“政敵”還是很多的,武官那邊不敢放聲,文官那邊可就放肆開來了。
“整齊倒是整齊,可不會是花架子吧。”
“聽說軍中越是花里胡哨的東西,就越是只能胡里胡哨。”
“不經歷真實戰斗,誰知道會不會是外強中干?!?
“曾經的趙恬不也滿身的榮耀,可是現在紙上談兵都成典故了,足以讓趙恬惡名千古的那種?!?
趙政當然聽到了百官那邊的嘴碎,等著吧,待政哥兵權在所握,看那個還敢嘴硬!
踏、踏、踏!
近了,行走的移動方陣,走近了!
嶄新的輕便著裝,有著統一的樣式,他們甚至還背負著相同的行囊,這鼓鼓的物資表示,這還是一支可以馬上進入急行軍狀態的精銳之師。
同時,還是威武之師!
他們豪情萬丈,他們激情澎湃!
僅有數百人,卻走出了排山倒海的氣勢、巨龍臨空的蒼龍雄姿!
軍中大佬們更為關注這支特種新軍的精神面貌,他們面上有光,這滿臉的油光表明這三個月來,他們的的伙食不錯。
難怪趙政當初說消耗自負,不需要他們撥糧呢,這是一支需要耗費巨資才能打造出來的吞金獸,而且維持日常的吃食也必定超出精銳部隊的平均值,已有老將軍做出了判斷。
但是,這都是值得的!
將軍們可大多都還記得趙政當初的發言呢:[你們都是最為精銳的軍人
也已經算得上是做到了最好。]
[是強兵更是勇兵
然而你們卻不是孤心目中的軍隊。]
特別是趙政的豪言:
[孤心中的秦軍并非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而是擁有信仰,是帝國力量,更是華族的脊梁!]
[知道為誰而戰!]
[更知道為何而戰!]
顯然,現在的趙政做到了,這支新軍人人面上有光彩,顯然、心中已有信念!
他們不僅是擁有信念,更有信仰、知道為誰而戰,更知道為何而戰!
只需要趙政一聲令下,必定是一往無前、赴湯蹈火,既是萬死不辭,更是在所不惜!
趙政身后聽百官再也不見雜音,此時此刻的文武百官,也許都有著相同的念頭,恐怖如斯!
擁有信仰的軍隊有多可怕他們還不知道,但是已被新軍的精神面貌徹底震懾了眾人,卻寧愿趙政訓練出一批可恐的死士出來,也不想要面對如此“人人如龍”的覺悟者!
他們思想中的危害性,遠遠超出了死士。
文武百官之中不乏感官靈敏者,他們甚至從新軍中感悟到打破傳統的顛覆,大劇變要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