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游”新說十三講

緒論

《西游記》是一部影響久遠、風格獨特的古典名著。一方面,通俗、淺顯,所包含的童話元素“老幼咸宜”;另一方面,自問世以來,歧解紛紜,特別是其獨樹一幟的話語形態,引發了種種相差懸殊的解讀。

明清兩代的數百年間,闡釋者紛紛挖掘《西游記》的微言大義,或言“《華嚴》之外篇”,或言“合二氏之妙而通之于《易》”,或言“證圣賢儒者之道”,或言“金丹奧旨”。這種種說法,到新文化運動興起,被魯迅與胡適一掃而光。應該說,《西游記》的基本屬性是文學,是一部通俗小說。從這個意義上講,魯迅與胡適的“掃蕩”是有道理的。但是,也還有一個困惑,二位當年似乎沒有想到:同一時代,同一文體,同一類型,同一長篇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與《西洋記》,為什么沒有這樣熱鬧紛紜的“深化”解讀呢?特別是《封神演義》,其傳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較之《西游記》均不遑多讓——尤其是在“舊時代”,卻也沒有類似的解讀現象。

原因只能從文本本身去找。也就是說,《西游記》文本具有“誘發”深入解讀的成分,這種文本現象是這部小說所特有的。

從這個角度考察《西游記》的作品,學界尚不多見。

由這個角度延伸出去,就面臨著兩個根本性難題待解:一個是作品的話語系統與敘事態度之間的矛盾。作品在敘事過程中使用了大量道教內丹學的話語,甚至抄錄了為數不少的全真道詩詞、文章。但是,小說的故事情節卻有很多對道教不利,甚或敵視的安排。對此,學界大多持回避的態度,視如不見。如何解釋這一矛盾現象,既是闡釋文本無法回避的話題,又與另一個“主旨”問題密切相關。作品的主旨問題則是解讀《西游記》的另一個大難題。我們歷來把“大鬧天宮”當作反抗昏聵的天庭統治來理解,甚至有“折射農民起義”的說法。但是,這就與后文的悟空皈依,特別是皈依后剿滅其他魔怪的情節產生了邏輯上的矛盾。現在對此矛盾的一般解讀辦法就是“兩截化”,各說各的。但這樣繞過矛盾來解讀一部長篇名著,畢竟不是謹嚴、有說服力的做法。

本書就是要解決這兩個難題,故靦顏名之為“新說”。

由于思維慣性,也由于知識結構的局限,人們對于自己不熟悉的方法、不理解的觀念,有時會不假思索地拒斥。“新說”可能也會面臨如此境地——但愿只是杞憂,阿彌陀佛!

惟此杞憂,饒舌兩句,望學界朋友稍加留意:

本書立論,秉胡適名言:“拿證據來。”“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材料有承諸前輩學人者,也頗有“自家鑿破一片田地”(嚴滄浪語)的;

對已有材料的解釋,設若有數種可能,當取邏輯圓通、自洽者,當取簡潔、明快者。此為數理學科之通例,“他山之玉”,人文學科似宜借鑒之。

一點說明:本書所引《西游記》之文本,均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5月第二版的整理本,行文中不再一一注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武陟县| 辽源市| 咸宁市| 渑池县| 改则县| 慈利县| 卓资县| 蓬莱市| 新竹市| 冷水江市| 吉木乃县| 大城县| 永丰县| 长沙县| 莒南县| 淳安县| 枣庄市| 富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潜山县| 平罗县| 宜川县| 泗水县| 和田县| 蛟河市| 固原市| 买车| 洮南市| 忻城县| 南阳市| 安达市| 收藏| 龙岩市| 鹿泉市| 江西省| 稻城县| 南开区| 溆浦县| 凤冈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