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1章 授田分地真忙

  • 南明太子復仇錄
  • 遠方之心
  • 2246字
  • 2023-06-09 23:01:53

龍州城農牧司司長鄧凱,在徒弟智明的陪同下,站在一個高臺上,大聲對臺下黑壓壓的民眾百姓,宣布本次授田的相關規定。

規定主要有如下幾條:

1、每戶人家,其所授田土,都以田契為主?,F在的軍兵人家,皆是授田10畝,并且因為各人俱是軍兵家庭,為表彰各位一直跟隨太子之功,皆優先授于上好品質且易于開墾的拋荒田土。然后,再按人戶,分發耕牛與種子。

這些耕牛與種子,是朱慈煊為表彰軍兵們的功勞,特地交待手下的商人,從暹羅國中買了過來,再分別贈予他們。從購買到下發,分文不收。

2、軍兵與其家屬處理完畢,接下來,又發布了針對招募流民的新規定。那就是,對于這些新招來流民家屬,每戶授田6畝,并要求每戶流民家屬至少有4口人,以保證耕作勞力充足。至于流民所使用的耕牛,則以每10戶人家,有一頭耕牛為基準。且這些耕牛,均需要他們自己自掏費用,到時再從糧稅中扣除。

3、至于流民們進行生產,所需要的各類農具和水稻種子,亦不用他們操心,全部由朱慈煊交待當地商人,統一從云南或暹羅等處買好,然后平價售予每戶家庭。

4、而為建好基層,朱慈煊發布了一個獨特的規定。那就是,每十戶人家設一名里長,由年長且品德端正者擔任。平時,由里長負責保管耕牛,分發農具種子,以及協調這十戶人家之間的日常沖突。同時,作為最基層的負責人,里長有傳達上官命令,督促納稅等事項。同時,再從這些里長中,按不同村落聚集的位置,選出一名村長。而這些村長里長,皆屬于龍州半官方性質的管理人員,平時受到當地鄉鎮的民政所監管。

5、每戶人家,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一畝地收二斗糧。從此之后,一年收夏秋兩次,以實物交納,不用折成銀子。而到了明年,則一畝地收五斗糧,一年收兩次。自此以后,永為定例,再不增加糧稅。

這個納糧稅的數額,則是朱慈煊與農牧司仔細計算過的。

這是因為,現在科克河北部平原那些荒地,雖然因為戰爭而長期拋荒,但這些荒田積累了大量腐殖質,土壤肥沃,又地處熱帶,一年可種兩季稻,甚至三季稻都不成問題。

所以,這些荒田除了前期開發有一定困難外,其產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要知道,在永歷年間,鄭成功在臺灣墾殖時,每畝稻田每次產稻可到2至3石,一年便是4至6石的高額產量。

因此,正是因為稻田產量有這般高,與北方那些畝產五六斗的旱地,可謂天壤之別,將來的一戶流民家庭若是分派了6畝田土,便足夠繳納賦稅以及養活一家老小了。

其實,朱慈煊給移民安排的這個稻田畝數,是相當優惠的。要知道在當代中國,比如主要的農耕地帶湖南,很多農家每戶只有一畝多地,也是足以供應全家吃糧,并繳納糧稅了。

隨后朱慈煊規定,因為今年這第一年,早稻已過了農時,便只需交晚稻的稅賦,每畝稻田今年只交稅兩斗便可,這樣每家只交一石二斗的糧稅。

而待到了明年,這些拋荒的稻田皆可正常耕作后,每畝稻田則一次交5斗,一年交二次,總計一石。這樣一來,每戶流民家庭若是一年兩種的話,則要共交六石糧稅,以每畝產糧為2石至3石來算,一年兩次獲得收成,則另有18石至30石糧食,可以供自家食用,或轉賣給糧商。

據史料統計,明代時,一個壯年男子一年需要3.6石米,而一個小孩需要1.8石米,就以一家五口人來算,哪怕他們全是飯量極大的成年男性,一年每畝2石的最低糧食產量,也足以讓全家人填飽肚子。

而若是這些民眾勤快一些,讓每畝田地的產量達到3石,甚至愿意不休不歇地一年三種的話,那他們種糧的獲益當會更高,也會給自己家庭帶來更多的收益與財富。

鄧凱此番言畢,立刻引發了臺下民眾的熱烈歡呼,高喊殿下萬歲的口號,頓是不絕于耳。

臺下每戶軍兵家屬,都用熱烈欣喜的眼光,看著正在臺上微笑端坐的朱慈煊。

太子朱慈煊給手下將士的諸多優待,讓這些軍兵家屬們,每個人在心中,都更加堅定了追隨朱慈煊的心愿。

此時,他笑著向臺下的百姓們揮手致意,看到自已的政策能受到軍民百姓們的擁戴,心下亦是莫名的歡欣。

中國歷代王朝傳統的村鎮鄉紳管治,被朱慈煊以這種方式,改變為與后世相仿的鄉鎮制度。朱慈煊確信,通過這樣的手段,應能對鄉村治理,實現強有力的管控。

被民眾們熱烈反響所感染的鄧凱,又一臉笑容地望著下面群情振奮的百姓們,又繼續大聲說道:“各位,現在下發之田土,皆為我軍公田。爾等不得棄耕,不得轉賣,如確有家屬不愿或不能耕作,可交還地契至農牧司,由農牧司重新安排新戶耕作。各位可聽明白了嗎?”

“明白!”下面又是一片歡欣的叫喊。

“好,下面開始下發地契,請聽到名字的,上臺來領取地契。各位注意了,這可是擁有田土的重要憑證,需得好生保管,若萬一有遺失,需立刻到農牧司補辦。”大聲說道。

“我等明白。”臺下又是熱烈的叫喊。

隨后,1500戶家屬戶主,喜孜孜地走上臺前,從農牧司人員手中,接過早已制作好的,六開大用厚實牛皮紙寫了田地地界和戶主姓名地契。各家的戶主收下地契后,都是小心翼翼地將它揣入懷中。

朱慈煊看到,下發田契后,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至極的笑容。

在中國這個古老的農耕國度中,擁有自已的田土,讓一家老小有個安身立業之處,是這塊土地上的百姓永恒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在這里得以實現,如何不令人歡喜之至。

而有了豐足的糧食,對于太子朱慈煊來說,更可謂是意義重大。

因為他想在將來發展工業,就一定要以足夠的糧食供應為基礎,才能支撐起眾多的脫產人員,象什么軍兵,工人、政府官員,以及將來還會有各類俘虜、流民、勞工之類,均要用糧稅來加以支撐。從這一點來說,只有能維持足額的糧食供應狀態,才能支撐起朱慈煊雄心勃勃的工業計劃與擴軍計劃了。

錢糧在手,天下我有。

朱慈煊確信,等到有了充足的錢糧之后,他的雄心與夢想,將會再不受到任何制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高青县| 杭州市| 淮南市| 琼中| 方正县| 怀宁县| 绥化市| 四平市| 武宁县| 陆丰市| 富宁县| 蕲春县| 临武县| 昆明市| 临夏市| 石嘴山市| 芷江| 万年县| 灵石县| 台东市| 旬邑县| 赤水市| 大田县| 敦化市| 罗源县| 连南| 汕尾市| 星座| 孟州市| 上蔡县| 龙川县| 都江堰市| 南京市| 屯留县| 贵阳市| 杭锦旗| 平远县| 德化县| 定南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