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文為貨,武為砣,出路是讓所有人集資海上貿易!
- 大明:穿越后,被朱元璋模擬人生
- 秋蟬鳴泣之時
- 2481字
- 2023-02-11 16:00:29
朱元璋是真急了。
因為,朱棣所拋出的問題,也是他一早就預料到了的事情。
因為,大明不可能永遠有仗打,而武將一脈自古以來,都是只能從戰場上撈功勞。
開國之初,武將能和文官制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大明的江山,大部分都是淮西武將們提著腦袋打下來的。
可隨著楊憲欺上瞞下,胡惟庸結黨營私等等案件的出現,武將人數不足的弊端就初步顯露出來了。
從那時候起,他老朱就預料到了以后的情況。
大明不可能一直有敵人。
北方的蒙古各部還沒被消滅,他還能靠著那些敵人,不斷提拔朝中將門。
可總有一天,仗會打完的。
大明,也會迎來一個很長的安定時期。
在這個時期里,武將勢力只能眼睜睜的不斷凋零。
反觀文臣,卻能靠著和那些士紳階級的關系,不斷將自己人舉薦到朝堂上。
科舉就是文臣發展自身勢力的工具。
盛世來臨,也同時意味著,文官集團將在數量和實力上,迎來一個無限膨脹的契機。
到時候,大明的朝堂上,就是文官一家獨大。
甚至,沒有了武將一脈的制衡,懦弱點的皇帝,都要被文官的話語權所左右。
這也是為什么,即使是幾千年來,一直有目光長遠的皇帝預料到這一切,但卻一直無法改變的原因。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士紳階級,不愿意將國家的未來,放到與外國的聯絡上。
他們手里滿是土地,所以只愿意繼續讓國家從土里刨食。
所以,當看到模擬器里說,朱允熥很輕松的就給出了這個,讓無數帝王都為之苦惱的答案。
朱元璋如何能不激動?
一念至此,朱元璋連忙瞪大了眼睛,期待著接下來可能會有詳細的介紹。
幸好,模擬器中出現的內容,也沒有讓他失望。
【你被朱允熥的言論震驚了,你的侄子告訴你,你爹洪武皇帝其實一早就預料到了,文官后期會一家獨大的結局,所以建國之初就借著戰爭開始扶持新的勛貴。在你爹的一手謀劃下,武將貴族開始逐漸嶄露頭角,從而開始制衡文官。】
【但你緊跟著提出了新的問題,唐朝時期,在李世民的摻和之下,眾多從龍武將也掌握著大部分財富和權利,甚至一度碾壓那些掌握著土地的士紳階級,但到了唐朝中期還是出現了文官一家獨大,最終將門沒落的場面。】
【你知道,這是因為國內安定后,沒有了立功機會的武將會逐漸凋零,而士紳階級卻能夠在盛世之下持續膨脹,照這樣發展下去,大明不出五十年的時間,文官就會徹底碾壓武將,甚至可能左右皇權。】
【你害怕到了那個時候,武將都成了溫室里的花朵,而皇室宗族又都是酒囊飯袋,大明恐怕會出現文官獨攬大權的局面。】
看到這里,朱元璋是越發急迫了。
甚至,捏著座椅把手的大拇指,都已經微微發白。
老四也能想到這個弊端。
這說明,歷朝歷代的王朝更迭,都逃不過這個詛咒的怪圈。
可是,允熥那孩子到底有什么辦法?
【對于你提出的疑問,你的侄子朱允熥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從容不迫的拿出了一桿秤,詢問你這桿秤缺少了什么東西。】
【你看著手中沒有秤砣的秤桿子,毫不猶豫的說是沒有秤砣,可你依舊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而你的侄子朱允熥則告訴你,大明的朝廷就如同這桿秤一樣,把文官集團比作一頭的貨物,文官可以不斷通過舉薦與科舉,從士紳階級中選出新的有生力量。】
【可是,一桿秤的秤砣就那么大,文官不斷增加,就會讓天秤傾斜,反觀把武將比作秤砣,秤砣不能增加自身重量,反而會隨著時間的銹蝕而逐漸變輕。如此一來,朝廷總有一天會徹底傾向文官,到時就是徹底崩盤。】
【對于朱允熥的說法你隱隱有所察覺,而在你詢問出解決辦法后,你的侄子從背后取出了幾個可以隨意增減重量的新秤砣,并告訴你在這時候就必須要創造出新的秤砣,也就是換一個新的辦法,來創造出制衡文官的力量的集團。】
“新辦法?!”
看到關鍵的幾個字,朱元璋頓時站起身,手都在微微顫抖。
他讓徐達和藍玉等人去北伐,包括朱棣以后去北伐蒙古各部族,其實都是在創造新的武臣新貴。
其目的,就是制衡不斷闊張的文官集團。
但這方法,從來是治標不治本。
現在朱允熥卻說,要讓朱棣用新的辦法創造出秤砣?
莫非,允熥那孩子手里就有辦法?
強壓下心頭的激動,朱元璋不相信朱允熥真的有辦法。
就算是他背后的高人,恐怕也不可能強過歷朝歷代那么多能臣將相。
否則,為何不直接去輔佐朱允炆,反而選擇一個沒有稱帝之心的吳王朱允熥呢。
可接下來,模擬器里的內容,卻讓朱元璋徹底坐不住了。
【你對新辦法的說法摸不著頭腦,但你的侄子朱允熥卻告訴你,這新的辦法其實就和供養宗族,以及開發海上貿易的事情,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
【你不明白這其中有何關聯,而朱允熥告訴你,海外貿易如果是為了給國家斂財,就不能光靠皇帝一個人,否則一定是做不長久的。哪怕你將貿易的錢財,拿出一部分來供養皇室宗親,那也只是用錢來養一群造糞機器,根本沒有太大用處。】
【所以,唯一能讓海上貿易徹底發展起來的方法,就是將皇帝還有皇室宗親,甚至是以后無法在戰場上立功的武臣,全都一起拉到這輛馳騁在大海的戰車上,所有人按照比例集資出錢,制造寶船,出人、出力、出錢,一起進行規模空前的海上貿易,然后再按照各家出錢、出力的比例,每年集體進行年底分紅。】
“集資出錢?!”
朱元璋呼吸立刻急促起來,忍不住從喉嚨里擠出一句話道:“允熥這孩子,是要把整個大明的未來,全都押寶在大海上啊!”
作為大明的開國之君,朱元璋心思何其通透。
他幾乎是瞬間就想到了其中的利弊。
讓武臣、皇室宗親、皇帝,所有人集資出錢籌劃海上貿易,等于是把所有人都綁在了這輛利益的戰車上。
如果皇帝只是獨攬海上貿易的利益,最多只能出錢供養宗親。
武臣會繼續沒落,而被養成豬的皇室宗親,到時候也都是一群酒囊飯袋。
文臣集團,卻可以不斷累積疊加。
此消彼長之下,到時候滿朝文臣把持朝政,皇帝還能靠誰?
外戚?
還是宦官!
那樣的大明,遲早要和其他王朝一樣,步入三百年亡國的詛咒。
但按照朱允熥的計策,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
誰說制衡士紳階級,只能靠不斷扶持武臣新貴。
大明完全可以選擇另一條路,用發展海上貿易的利潤,將皇室宗親和沒了立功機會的武臣,給加持起來。
執棋者還是皇帝,皇帝解除海禁,開發海上貿易,他們才能成為秤砣。
如此一來,皇帝也不用怕,把那些皇室宗親,都養成豬了。
武臣勛貴,也能有實力制衡文臣集團。
好辦法!
朱元璋渾濁的老眼越發明亮,迫不及待地再次看向了模擬器里的內容。
然而,下面的內容,卻讓他更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