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堅把收拾好的東西放到后貨箱里,準備和父親回南都鄉下的家。
父親示意阿堅開車,自己在副駕車門外點起一根煙,拍拍車身:“老弟兄,這是最后的時光啦。”
阿堅啟動車輛,父親系上安全帶,“兒子,新車已經在4s店里了,等年后啊,我們再去提!”
“好的,老爸。”
阿堅開著車,想著那天下山后水哥跟他說的話,
“一切以顧家為重,但是自己的路不要留遺憾,默默努力吧,這個選擇會被很多人漠視和不看好,自己堅持下來...”
也許現在父親看不到我的努力,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試試看。阿堅不由的握緊方向盤。
水哥已經踏上集訓的道路,到4月份才能歸來,想著水哥留下了什么?
地下室里,剩下不多的貨都這次過年帶回了鄉下,就剩下一個沙袋、一根跳繩、一捆纏帶、一副拳擊手套和一雙拳擊鞋,放眼望去,一覽無遺;
至于阿堅,已經學會了站姿、步法、拳法、和防守,訓練方面也練習過了空擊、打沙袋、跳繩和路訓,如此基礎的技術擺在臺面上,亦是一覽無遺!
阿堅心里已經有了計劃,立足于地下室水哥幫助搭建的條件已經教授自己的技術和訓練方法,先練習起來,在水哥集訓回來以后,要讓他對自己刮目相看,水哥早前說,夯基礎的時間可以長一點,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拳手培養,這段時間也必定要利用起來。
話說阿堅上學時,對于看圖寫話有著異于常人的能力,這所謂能力,不是說文辭能有多優美,而是很多學生在字數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阿堅總能吹出一頁紙來,倒是現在的阿堅,有點不善言談。
不過這也使得阿堅養成了寫文字的習慣,所以這次阿堅賦予了地下室一些特殊的意義:助力我夢想起飛的地方。
阿堅決定要把這幾個月的訓練,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訓練的完成度,身體適應性和技術的改變以及整體的提升,亦或是所思所想等,反正這日記更像是賦予了地下室生命一樣,記錄這些東西就是一種交流,而這種聯結的基本方法就是接下來穩扎穩打的訓練。
阿堅根據水哥教他的安排開始在計劃之內規劃更詳細的時間,所謂訓練安排。
基于之前開貨車的時間,早上以及上午半天要送貨,阿堅準備上午回來以后以路跑和跳繩為主。
下午不忙的話,回來也差不多四五點鐘,如果有時忙一些,那就利用晚上的時間訓練吧,一周至多休息兩天用來恢復體力。
遵照水哥的囑咐,每個月要用一個回合的沙袋訓練考驗自己的步法移動、頭部躲閃以及出拳的質量、數量,來形成動作頻率的分析以審查自己訓練的效果和水平的變化。
阿堅準備在這幾個月里,每次花在訓練上的時間都要超過一兩個小時,去下一番苦心。
而每次的訓練,將以空擊開始,按照水哥說的回合制練習,前幾個回合先練基本站姿和步法,然后練習獨立的出拳和防守包括閃躲,最后試著去融合找感覺。
接著練習打沙袋,前期的訓練都以控制距離一進一出的情況下去練習,水哥說這樣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一進,出拳,一出,再加上步法,出拳后也可以繼續出拳亦或是閃躲,都可以,練習過這些基礎后,當然也可以在訓練距離上針對性練習某種拳法,或者是在基礎范圍內練習重拳或者是耐力,速度方面在這個階段還用不著琢磨。
接下來的訓練,對于一個孤獨的拳手來說,因為缺少陪練的原因,沒法去做對練和模擬項目,所以仍然是用空擊和沙袋來制作條件去練習一項針對性的技術,鞏固和提升。這一點不知道阿堅能不能在這幾個月里自己找到其他的辦法來創造條件,因為羅亮也不在,阿堅并不好繼續在送菜以外的時間找借口出入道魔。
最后就是體能訓練了,在水哥回來之前,依舊用俯臥撐和深蹲來武裝自己身體的力量。
大概的計劃在阿堅腦中初具雛形,他也想嘗試在一次訓練中打出1000個刺拳手臂會是怎么樣的感覺,他想嘗試每種訓練方法帶來的成效,他即將邁出基礎的系統化訓練的第一步,就在這地下室!
不要抱怨自己的條件,不要自責備于自己的能力,不要斥責自己的環境與身邊人沒有發掘你的能力,選擇,終究是自己來做,最重要是開始,最重要是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