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父親,到紐約上空了。”
說話者是一位女子,披著真絲花邊的披肩。她略微發紅的短發齊肩,眼睛是漂亮的綠色,長相與這幾年開始嶄露頭角、來自大吉嶺的年輕女演員薇薇安·李有些相像。
“嗯,是啊。”
坐在旁邊的父親將視線從手上的白蘭地酒杯移到了窗外,一臉懷念地眺望著街道。
同樣看著窗外的女兒指著一個方向,說:“有飛機。”
父親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架與他們所乘坐的飛艇并行的機體映入眼簾。
“真的。”
父親舉起相機,透過取景器觀察。
“飛機里的人或許也在拍攝這艘飛艇呢,畢竟是‘空中的貴婦’呀。他們肯定會把這艘飛艇看作是神圣的主的作品。人類真是偉大,居然能讓如此巨大的……酒店在高空中飛行。”
飛艇內部的裝潢的確和高級酒店別無二致。
走上折疊樓梯,就是供旅客使用的中央區域。區域中有兩條走廊,分別通向左右兩側的客房。
餐廳和會客廳臨窗而設,透過弧形的窗戶可以欣賞外面的風景。會客廳中的三角鋼琴營造出優雅的社交氛圍,穿著禮服的乘務員們敏捷地穿梭在坐滿身著正裝的紳士和淑女的桌子之間。隨著廚師的拿手好菜全部上完后,會客廳祥和的氛圍中泛起了一絲困意。
“今天的牛肉真是太棒了。上次吃到這么好吃的菜,還是在日本飛往洛杉磯的飛艇上,就是帝國酒店負責準備飯菜那次。難以想象此時我們還在天空之上。”
“真羨慕您!父親您周游過世界各地吧,我這還是第一次呢。”
“是啊,不過現在年紀大了,受不了長途旅行了。”
說著,父親打了個大哈欠。
“您再堅持一下,就快到了。”
“我的人生也是一段漫長的旅途,一刻也不曾從緊張和不安中解放。如今就快結束了。”
父親摸了摸黑發。
注意到這個動作的女兒道:“也不需要染頭發了。”說完再次看向窗外。
“那里就是父親出生的地方吧?”女兒的聲音因興奮而有些顫抖。
LZ129興登堡號,與LZ130古拉夫·齊柏林Ⅱ號并稱為全世界最大的飛艇。興登堡號在上一年的三月,成功完成了首次橫跨大西洋的飛行任務。從德國的腓特烈港到美國的新澤西州,用時六十一小時五十分。回程由于是順風,只用了四十九小時又三分,速度驚人。
這次飛行包括乘務員和乘客在內共九十七人,從法蘭克福出發飛往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巧合的是,飛行后不久就是出生于博登湖畔的康斯坦茨、大型飛艇發明人齊柏林伯爵 一百周年誕辰的日子,即一九三七年五月六日。
漫長的大西洋之旅過后,興登堡號的雄姿出現在了美國大陸上空。但紐芬蘭島上空的風力太強,導致延誤了十二個小時。之后飛艇繼續朝著新澤西州方向前進,終于抵達了有機場的萊克赫斯特。可此時雷聲大作,天氣并不好。飛艇在機場上空盤旋,尋找著陸的機會。很快機組就下定決心,興登堡號慢慢進入著陸狀態。
飛艇這個龐然大物漸漸進入地面工作人員的視野中。緊接著,人們耳邊響起螺旋槳的轟鳴聲,壓艙物依次被丟了出來。站在地面上的人們這才看清了印在興登堡號垂直尾翼上的反萬字符號。
但就在飛艇上的工作人員從三百英尺 的高空將系泊繩放下的瞬間,尾翼就像是被惡魔路西法附體了一般,突然開始噴火。
飛艇的后半部分迅速被火焰包裹,一眨眼的工夫,尾部便開始墜落,原本水平的船體傾斜成了四十五度。
當被火焰包裹的尾部撞上地面時,船頭還在半空中兇猛地噴吐著火舌。
興登堡號墜落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世界。人們守在收音機前,聽著聲音有些激動的廣播員轉述事故現場的情況。
“根據剛剛收到的消息,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五月六日,從法蘭克福出發的興登堡號飛艇,在即將著陸于新澤西州的萊克赫斯特機場時突發原因不明的火災,燃燒中的飛艇撞上了地面。包括乘務員在內船上共有九十七人,其中大部分人員在該次事故中身亡!”
此次事故轟動了全世界,不單單因為很多人失去了鮮活的生命,更因為人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慘劇。
當時,美國擔心其他國家將商業用氦氣用于軍事,制定了《禁止氦氣出口法》,所以興登堡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了危險性較高的氫氣,這一點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慘劇的發生。
引發事故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人說是蘇聯的陰謀,也有人說是落雷引起的,總之眾說紛紜,而到現在真相依然不明。
事發當天,收音機整整一天都在報道這件事。第二天,報紙上刊登了遇難者名單,不過是一串串羅列在一起的毫無感情的鉛字。而其中就有斯通父女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