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黨爭初現

  • 大明公敵
  • 全村希
  • 3126字
  • 2023-02-05 20:13:12

“當年曹操平定荊州后,率八十萬大軍欲踏平江東,孫權作為江東之主,面對滅頂之災,是戰是降,便成了江東軍團最大的問題。”

王凡并沒打算就這么打啞謎似的點到為止,他不去搭理荊州文臣一派,看向張游等荊州武將,向他們解釋起來。

赤壁之戰,乃是三國的第一等的大戲,相對于官渡和火燒連營,張游這些武官們最是喜歡這出戲。

畢竟這場戰爭中,魏蜀吳三家精銳盡出,三國里最受人喜歡的諸葛、周瑜、關羽、趙云全都亮相,說書先生們說的天花亂墜,他們也聽的如癡如醉。

因此要說這些武將們對三國哪一段最熟悉,非赤壁之戰莫屬。

王凡只是一提,張游等人便跟著點頭,不少人心里更是把整個赤壁之戰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只覺得當年劉備勢弱,面對曹操,關老爺等猛將也未曾怕過,我們現在也處于劣勢,豈能不像關二爺和張三爺還有趙四爺那般,為王爺拼死殺賊?

想到此,只覺得渾身燥熱起來,原本被劉商二人打壓的消極士氣慢慢消散。

眾將的變化王凡自然是看在眼里,他不急不緩的繼續說道:“當時江東雖占據長江之險,但兵少,糧食也不如曹操多,而且皇帝還被曹操囚困,表面上看,大義與實力都不在孫劉聯軍。”

眾武將們對赤壁之戰滾瓜爛熟,王凡說話慢條斯理,他們腦子里早就過了好多遍,甚至有人都把華容道在腦海里演了一遍。

越是回憶赤壁之戰和琢磨王凡說的話,眾將領越覺得有些不對勁,似乎好像似曾相識的感覺。

王凡繼續引導:“唯一慶幸的是,孫劉聯軍中,劉備乃是皇帝的叔叔,不至于一點大義也不占。”

他故意一頓,胡大忍不住插嘴:“可不就是,說書的都是叫他劉皇叔!啊?”說到此,像是想起什么來,猛的一拍腦袋,看向朱柏:“我家王爺不也是皇叔么?”

胡大這一嗓子,算是徹底讓剛剛總覺得有些不對勁的武將們徹底想通了:“當時孫權和劉備的處境不就和我家王爺現在的一模一樣么?”

更有人忍不住高聲把心思叫出來:“仙長,赤壁之戰某家不敢說倒背如流,但也算閉著眼也知道的。那些說書先生們只是說些群英會蔣干盜書,黃蓋苦肉計,關老爺華容道義釋曹賊,卻從不像你這般說兩家的對比。你這么一說,俺方才明白過來,我家王爺此時可不就是與當年的孫劉兩家處境一般么?”

“對啊,咱們也有長江之險!”

“咱們人也不如他們多!”

“咱們王爺也是皇帝的叔叔!”

“咱們王爺若是劉皇叔,那仙長,可不就是諸葛亮周瑜么?”更有今晚對王凡的計策無比佩服的人激動起來。

孫劉聯軍最后是獲勝的,這對于一幫要造反的人來說,無異于最好的彩頭,因此其他人也都跟著附和:“確實如此,俺們都和仙長一樣聽過赤壁之戰,卻全都想不到這些。人說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咱們這幫子臭裨將捆在一起,卻是連仙長一半都比不上,那仙長可就不是比諸葛亮還諸葛亮?”

“如此說來,那就叫三個諸葛亮,才頂一個王仙長!”

眾武將興奮的語無倫次,嘰嘰喳喳吹噓起王凡。

王凡在他們心中確實很了不起,放在尋常,眾人誰也不會真把他和諸葛亮相比。

此時一反常態,爭相吹捧,卻是為了各自的心理安慰。

在他們看來,自家主公是劉備孫權,王仙長是比諸葛亮還厲害的人物,那豈不就是說劉備和孫權以后能當皇帝,王爺也是能當皇帝的。

對于已經決定造反的人來說,這種類比的心理安慰,要比賞賜千金萬金還要讓他們開心。

別說是他們,連湘王聽到這話,臉上也露出難以抑制的笑容來,看向王凡,只覺得這道童可不就是自己的諸葛亮么?

相對于荊州武將們的興奮,以劉知府為首的荊州文官們則個個面色難看,心里暗罵武夫果然粗鄙不堪,又看王凡多了七分厭惡:這小道童是哪里蹦出來的東西,也敢和諸葛公相提并論!

“諸位將軍抬愛,小道童和諸葛丞相相比,那可真是螢蟲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這等話,切莫再說。”

王凡嚇了一跳,趕忙止住這幫人的吹噓,諸葛亮可是他最尊敬的歷史人物之一。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更是他寫在書簽里的座右銘。

面上雖然惶恐,可是能被人和諸葛亮相提并論,心里還是有些得意自豪的。

諸葛亮乃是武廟十哲之一,更是歷朝歷代儒家士大夫們心中立志學習的榜樣,劉知府等人見王凡如此惶恐,心中略微消氣:“你小子還算有點自知之明!”

但厭惡之心卻更增三分:“這等粗鄙道童,也敢和諸葛公作比!”

尤其是商師爺,更是把王凡恨的牙癢癢:“要說誰是王爺的諸葛亮,那也得是我,哪里輪到你一個小小道童張牙舞爪!”

只是湘王看起來對這道童極其尊重,王凡的話也暫時沒有繼續攻擊他們,幾人只能暫時隱忍。

待眾武將通過喧囂滿足了自己的心理安慰后,慢慢的靜了下來。

王凡方才收起惶恐,恢復原本淡然,轉頭看向劉知府等人,特別的向商師爺看了一眼。

他不是瞎子,豈能看不出對方眼中那毫不掩飾的厭惡?

尤其是商師爺怨恨的眼神更是讓他清楚,自己和這位同行雖是第一次見面,卻是不死不休絕無任何回旋余地的局面。

商師爺與自己的戰略意圖向左,讓王凡想起了一個詞:“黨爭”。

朋黨之爭,自先秦開始,歷來都是封建王朝的標配。

用古龍的話來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王凡曾專門研究過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黨爭史,從春秋戰國到清朝,千余年來,歷代封建王朝出現的大規模黨爭不下于六十多次。

比較著名的有東漢“黨錮之爭”、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新舊黨爭”、以及明朝中末期的“東林黨爭”。

規模同樣極大,但并不是很多人知道的更多,比如唐朝引發“甘露之變”的“牛李黨爭”等。

黨爭之所以會出現,原因很多,歸根到底無非就是利益不同、訴求不同,由此而體現到臺面上的,則是以輿論場上的立場對立為主體表現。

面對應對外敵,是戰是和,可以引起黨爭。

面對內部施政,是改革是守舊,可以引起黨爭。

或因為雙方,一出身世家,一出身寒門,也可以引起黨爭。

王凡曾將歷史上這六十多次歷朝歷代的黨爭深入研究之后,明白一個道理:一旦被卷入黨爭,千萬不要心存任何妥協之念,產生與對手化干戈為玉帛的念頭。

但凡是在黨爭中有這種念頭的人,最后的結果無一例外就是家破人亡,身敗名裂。

只有將對手趕盡殺絕,方才是對對方最大的敬意,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如今湘王雖然不是皇帝,但自己和荊州文官之間,已然符合了黨爭的矛盾基礎:

他們是儒家,自己是道家。

他們是世家,自己是貧民。

他們主張先降再議,自己主張一戰到底。

多年研究歷史讀來的經驗不斷在王凡腦海里提醒:切不可因為初次見面就心慈手軟,如若不然,死的就是你王凡!

因此,待荊州武將潛意識里全都站在自己這邊后,王凡將剛剛的殺招直接掀開:“諸位將軍說的沒錯,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孫劉有長江之險,我們也有長江之險。孫劉兵少糧寡,咱們也兵少糧寡。甚至于孫權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前夕,江東的文臣們還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呢!”

話音一落,武將們一片嘩然:居然還有這等事!

說書的先生為了多得賞錢,講到赤壁之戰時,基本只圍繞武將比斗,周瑜、諸葛、曹操等人斗智這些環節。

因為這些環節,大家愛聽。

而對于江東世家們投降這塊,基本忽略不講,一是因為普通百姓們沒興趣。二是因為但凡說書,都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非黑即白,人物不是忠臣就是奸臣,決不能有中間者,既不方便觀眾理解,又不符合觀眾們樸素的價值觀。

而且奸臣最后一定要死,忠臣受屈了一定要昭雪。

書文里如何定義奸臣?很簡單,只要和忠臣作對,意見不和的,就是奸臣。

雖然這種定義與“不喝椰汁就是臥底”一樣很扯淡,但架不住百姓喜歡,說書唱戲的豈敢和衣食父母作對?

張昭作為投降派,勸說孫權,在赤壁的故事里,就屬于和周瑜諸葛等主角意見不一的人,那就是奸臣,你只要說他,就得讓他死。

但歷史上他并沒有因為要投降就被孫權殺了,這就不符合說書的規矩,再加上張昭和孫權這一段文戲毫無爽點,因此說書先生干脆就不提這茬。

是以,張游等武將對赤壁之戰再熟悉也不知道還有這一段。

而劉知府等人臉被氣的煞白:好家伙,老子們這是淦了這道童祖宗十八輩了不成,怎么一照面,這小子就指桑罵槐,在湘王面前如此針對他們,一副非要致自己于死地的架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漳平市| 五指山市| 南川市| 梁山县| 昆明市| 敦化市| 罗甸县| 灌云县| 龙川县| 城固县| 玉门市| 温宿县| 疏附县| 疏勒县| 浠水县| 咸丰县| 阳谷县| 浦江县| 库伦旗| 区。| 昌宁县| 犍为县| 夹江县| 封丘县| 石城县| 调兵山市| 怀远县| 石城县| 大同市| 阿瓦提县| 周宁县| 海安县| 上思县| 安吉县| 格尔木市| 安丘市| 富源县| 辉南县| 武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