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六,行營大軍凱旋而歸,長安城霎時人如潮水,車如馬龍,無數人翹首以盼。
此戰,唐軍沒有完成滅一國的成就,自然也就沒有百官郊迎那個待遇,不過李適對于此役的戰果十分滿意,畢竟是他繼位以來的第一個大勝,意義非凡。
因此,破規格的令太子李誦前往城外慰存宣旨。
而太子李誦鶴驂一出宮,早有準備的禮部官員便忙不迭地跟了上去,非但如此,禮部的官員還貼心的聯絡了鴻臚寺、右銀臺門客省,將一眾留居京師的番邦使臣、藩鎮僚屬也拉去同迎大軍得勝還朝了。
禮部的下層小官小吏見狀也是紛紛效仿,強拉起了長安百姓,難得大勝,怎么能不讓百姓也知曉朝廷的赫赫武功?
今上的英明神武呢?
關于抵京的時辰,李晟是向朝廷稟報過的,是以太子與禮部官員、長安父老并沒有等太久,出城不到半個時辰,就見遠處塵煙滾滾,馬蹄聲陣陣,旋即便見數千步騎疾馳而來,其勢若奔雷,氣吞萬里。
一眾朝臣見了,自是欣喜不已,朝廷有虎狼之師,那是江山社稷之福啊,盧龍、成德、魏博、淄青四鎮為什么敢輕慢朝廷,不就是自恃朝廷中樞無兵,只會以藩鎮討藩鎮么。
現在好了,在殿前兵馬神策軍將帥的統籌下,各鎮精兵強將齊聚,大破吐蕃南詔聯軍,如果將來也以此模式,以神策軍將帥提領各鎮精兵,何愁河朔三鎮不能平定呢?
只要想象一下那樣的畫面,眾臣就興奮得難以言表!
百姓們亦是歡呼雀躍,代宗朝,郭子儀是打過斬首五萬級的大勝,但那是在回紇人的背刺,吐蕃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取得的戰果,不可復制,而這次對抗吐蕃南詔聯軍的大勝,卻是實打實的。
而一眾番邦使臣看著眼前這支雄赳赳、氣昂昂的凱旋之師,嘴上說著稱贊的話,面色卻凝重至極,畢竟大唐興盛起來對他們并無好處,也不是每個番邦都像龜茲(qiūcí)、于闐(tián)一樣,對唐有著文化上的認同,俯首帖耳。
大多數國家、番落實際上更希望大唐衰弱,最好是分崩離析,因為它的存在時時刻刻著威脅著周邊諸國,讓他們寢食難安。
這不是說笑,不說初唐時為李世民、李治父子滅掉的國家番落,便說玄宗時因邊將為謀取軍功擅自興師滅掉的國家,就足以記一卷了。
所以此刻,當他們發覺唐軍在這次擊敗南詔聯軍后士氣高漲,戰意勃然升騰時,心頭皆蒙上一層陰影。
與之相反,李誦笑得很開心,他雖然不曾曉暢軍事,但也能感受到眼前眼前這支軍隊所透露出來的濃烈殺機,心說不愧是剛經歷血戰,大破敵軍的雄軍。
神策軍留鎮西川了,山南軍、西川軍、東川軍三路大軍也都各回了本鎮,只各鎮遣了數百精兵來京,再加上涇原、邠寧、鳳翔三鎮發往行營的兵士本就是精銳,說實話還真有點浩蕩無匹的意思。
李誦站在車輦旁邊,目光灼灼的盯著遠方,直到數千鐵甲洪流逼近,才緩緩收回視線。
“定!”
及至近前,李晟下馬抬手虛按,數千鐵甲洪流驟止,三辰旗不動如山,而坐在車馬中,被唐軍俘虜的聯軍大將齊齊一驚,旋即就被士卒扯下了馬車。
雖然李適沒有打算殺掉他們,也沒有令禮部準備獻俘儀式,獻俘太廟,但也不介意拿他們彰顯一下朝廷武德充沛。
而在唐軍凱旋之師站定之后,禮部按照禮儀奏響了凱旋之歌,鼓聲鏗鏘有力、樂曲激情澎湃,聽得眾將士熱血沸騰。
李晟一襲錦衣彩帽邁四方步走到了李誦身前正對著的地方,單膝跪地拜道:“末將李晟,奉圣人命解劍南之圍,驅犬戎云南犯境之兵,幸地方州郡同心,三軍將士用命,方不負圣恩,有此大捷。
末將為大唐賀!
為圣天子賀!”
言罷,李晟自懷中摸出半片魚符,高舉過頭頂再拜。
魚符,除了作為官員隨身之符用于證明身份,與兔符、龜符一樣,也常用于軍事,作為虎符之替代。
而之所以用魚符不用虎符,則是因為本朝太祖叫李虎,得避諱,所有叫虎的物什都齊齊改了名,于是老虎成了大蟲,虎牢關成了武牢關……
“萬勝!”
“萬勝!”
“萬勝!”
隨著李晟舉符拜倒,三辰旗、四方旗諸旗幟嘩啦一下立起,迎風招展;數千步騎則整齊劃一的按刀挺槍,振臂歡呼,吶喊聲如潮水般蔓延出去,直入長安城。
聞眾軍三呼萬勝,李誦從容地邁步走到陣列的最前端,微揚起尖削下頜,睥睨著前方數千將士,朗聲道:“吐蕃云南負恩,背盟棄約,犯我疆土,爾輩不辭辛苦,披星戴月,趕赴南疆,以三萬之羸兵,抗聯軍之勍敵,奮智勇,克兇渠,雜種畏威,遐方慕義,功蓋一時。
國朝豈能忘耶?”
李誦沒有廢話,首先就點題,表明不會忘記將士們的功勛,而后更是直接拿出門下擬的詔書
宣讀了起來。
因為山南、西川、東川的賞賜皆是由本鎮發,所以圣意很快便讀完了,而李誦緊接著又道:“著各部副將、十將、兵馬使率部暫駐城西神策舊營,靜等賞賜,勿生事端?!?
“末將等叩謝圣恩,為圣天子效命雖百死猶不悔也?!?
李晟代三軍將士上前接旨,然后依令讓各部兵馬使、十將領士卒入駐神策軍營。
至于長安城,那當然是不能讓軍士們隨便進的,哪有外軍進京師的道理,長安城歷來也只有南衙十六衛、北衙六軍、殿前射生能隨意進出好吧。
士卒們在各部將官的帶領下直去城西,李誦則又自禮部官員手中接過一道圣旨,這里面有對一眾大將、功勛卓著者的賞賜,包括李晟、曲環、韓旻、郭映等十來號人。
眾人旋即就被禮部的官員喚到了一起,按照品秩和爵位列成了一列,承旨聽封。
“門下,天下之本,敕:
大將在外,勤勞有功,或未進秩,必當加賦,更書侯社,益茂朝章。
右神策軍都將、開府儀同三司、左金吾衛大將軍、合川郡王李晟,以牧人御眾之才,膺河間郡王之任。
現事詰禁,以屏西郊。撫和其人,一乃心力。智謀奮發,忠義凜然。武能用典,師在制命。紀逖伐叛,服柔示懷。懲密人之不恭,執戎子以數罪。務於禮德,以濟威刑,關右寧謐,賴其鎮定。社稷之衛,予嘉乃勛,厚其田租,式寵戎閫,可加實封二百戶。
其妻杜氏………………。
左金吾衛大將軍曲環…………
游弈使、定遠將軍兼諫議大夫、上騎都尉、隴西縣開國子郭映,文武成器,公忠立節??v橫有謀,沈毅多勇。守能重固,戰必先登。宏變通以制用,崇取勝之嘉績。
功勛卓著,理當加官。
特擢其為太常少卿,忠武將軍,上輕車都尉,開國伯,另,封其為河北道黜陟副使。
……”
嗯?
郭映一愣!
黜陟使一職他可是太熟悉了,電視劇?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就被武則天任命為了黜陟使,說白了就是欽差大臣。
可是河北不是盧龍朱滔、成德李寶臣和魏博田悅的地盤么?
郭映心說,李適你讓我去河北,怕不是成心想讓我死是吧?
他記得歷史上顏真卿就是因為被派去勸降叛軍而被殘忍殺害的。
這…………
想想都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