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帝江
- 從解析引力開始
- 努力的安天帝
- 2470字
- 2023-05-04 05:33:21
可惜如此宏大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加上物極必反,乃至于后來很長的時間內,再無上層敘事者的“誕生”。
惟有商均知道真正的原因所在,神代初期,塵世最開始有三大去往始祖們居所“上天”的途徑,
分別是“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相傳是“那位”身隕之后,其脊柱所化,猶如宏大的天柱,中間即為人間。《淮南子·道原訓》則認為不周山立于昆侖山西北,
后來共工氏在爭奪帝位失敗后,怒而撞向不周山,隨后“天柱折,地維絕”,
不周山因何命名,又是否與“周山”對立存在,這些都不得而知。但是不周山象征著不完全、災難的集合體,最終之惡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所讓人推陳出來的。
再之后則是建木,《山海經》中記載:“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淮南子》上有記述位置所在:“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都廣”即是當下的少城,古蜀的先民認為是塵世的中心,建木立于此,可以溝通“上天”。
最后乃是昆侖山,《山海經》、《禹貢》和《水經注》都有提及過,如說它是“天帝的下都”,是神靈所居的地方,更是塵世與“上天”的交接處,重要節點。
盡管如今依舊屹立在那,但已經不是上古神代的昆侖。因為那時候的昆侖動輒高達幾萬丈,
可惜這些天帝來往于世間的途徑,都在高陽氏的計策下,不是關閉,即是毀于旦夕間。
不過值得提及的是,根據資料可以推測出高陽氏是個特別容易走極端的始祖,所以又在絕地天通后殺死,或者說驅逐了其它的始祖,徹底實現了絕地天通,實力不可謂不強,
畢竟后來的虞(舜)、夏、楚都是祂的子孫,成為帝鴻氏系下與帝嚳并列兩系中的一系,乃是神州的人文共祖。
在這個時候,
神代步入末尾階段,
有必要說明的是,塵世從古至今的歷史,可以劃分為上古氏朝、中古帝朝、近古王朝,前兩者包含在內,后者已經完全屬于人的世代。
上古氏朝又分為最初的母系社會,以及伏戲氏為主的父系社會。最明顯的特征是,本該是“女媧造人化萬物”,演變為“伏戲女媧共同造人,繁衍人類”,
依次是盤古朝:君主盤古氏般瓠,立都混沌城(盤古氏令混沌氏尋城),子朝未知。
天皇朝:君主天皇氏望獲,立都天都城,分有十三子朝。處于血緣群婚的生態環境,八大家正是始于此時。
地皇朝:君主地皇氏岳鑒,立都龍門城(地鏗氏造城),分有十一子朝,字面意思上的定下晝夜、歲月,此時仍以群居洞穴血緣群婚,隨意交合而赤裸身體為生。
人皇朝:君主人皇氏愷胡洮,立都九皇城,分有九大子朝,依據暘谷為中心來以九條河流劃分了九大行政區域,這是九州(未大一統前的神州)最早的由來,在此期間,還誕生了以《九頭紀》為首的最早的非文字史書。
彼時天災橫行,地裂山崩,洪水泛濫。
大巢朝:君主有巢氏巢居,前期立都蒼梧城,后期立都石樓城。為母系社會時期,禁止同族同輩男女通婚,群婚,始祖的血統這才不再局限于八大家間。
燧明朝:君主燧人氏燧允婼,立都燧明城,紀元為燧皇元年,在分裂出弇茲朝后仍然存在。婚姻制以母糸氏族族外群婚制。
進入到中古九帝朝,
弇茲朝:古帝王織女氏,立都天墉城,為燧明朝分裂后燧人氏與弇茲氏合婚后建立的中古(神代中期)文明時代第一朝。
織女氏自立姓氏為“風”,共分風姓十部。始建“人道”的血緣婚姻制度(八大家的起始)。有文字符號記載始于弇茲朝末期,距今約九千年的文字文明記載由此開始。
伏戲女媧朝:古帝王青帝風伏戲,立都陳倉城。風女媧,為母系社會的殘余勢力,立朝78位帝王。
女媧氏與伏戲氏同屬于伏羲族團,為兩個世代聯姻的族系,兩族相互交替,共同執政。
神農朝:炎帝姜魁隗,立都陳倉城,立朝22位帝王。大部分地區仍由伏戲女媧的后代統治和管理著,只是臣服于炎帝政權而已。
并對婚姻制度進行改革的做法,男人的地位逐漸提高,女人的地位逐漸下降,社會制度開始由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轉化,族中后代也從父計算世系,女人居從屬地位。
最開始的治國原則是:
勞動者“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不分術士常人,天下人人平等。
可是到了第三任炎帝姜承時,在制度前加上別的名稱,有理由進行改革,性質發現變化,族民開始兩極分化,不談術士與常人間的,即使是術士內部也有很嚴重的傾軋現象存在。
軒轅朝:帝鴻氏立都涿鹿城,紀元帝芒元年,立朝16位帝王,有十二姓子朝,定下如今的核心區域與征服東夷、九黎族。
少昊朝:古帝王玄囂立都空桑城,立朝7位帝王。為東夷族建立的政權。
顓頊朝:高陽氏,立都空桑城,立朝12位帝王。
高辛朝:帝嚳姬俊,立都居亳城,立朝21位帝王。根據不同的行業設立不同的管理機構,使得人們井然有序。但帝嚳執政時期,社會人群的階級分化更加明顯,
青陽朝:君主帝摯姜角,立都沁陽城,立朝17位帝王。青陽朝政權的首任君主帝摯姜角是高辛朝帝嚳姬俊的十九世孫,所以青陽朝實際上是高辛朝的延續,但又與高辛朝有著本質的差別。青陽朝的先祖父系雖然是高辛朝帝鴻氏族系,但其母系血統卻完全是少昊朝東夷族系,因此,其所建政權稱青陽朝。帝摯氏代表帝嚳氏父系的下傳,青陽朝代表母系少昊朝東夷族血統。
陶唐朝:君主帝堯伊祁放勛,立都蒲阪城,以赤龍為陶唐朝的圖騰,立朝8位帝王。
至此,神代已經徹底結束,
開啟人(術士)的世代,
可在這之后,很長的歲月里始終有“夷狄”入侵,好比如竊居上帝權柄的YHYW,模仿始祖們的特質,不可讓人類直視,看到的必定死,但五帝系統之外的性質,注定了依舊改不了外神的身份,
作為萬軍之王,座下的軍隊是圣經里的天使,外形譬如舊約里如此敘述:有人的形像,各有四個臉面,四個翅膀。他們的腿是直的,腳掌好像牛犢之蹄,都燦爛如光明的銅。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這四個活物的臉和翅膀乃是這樣:翅膀彼此相接,行走并不轉身,俱各直往前行。至于臉的形像:前面各有人的臉,右面各有獅子的臉,左面各有牛的臉,后面各有鷹的臉。各展開上邊的兩個翅膀相接,各以下邊的兩個翅膀遮體。
他們俱各直往前行,靈往哪里去,他們就往那里去,行走并不轉身……
形容的正是《山海經》里的帝江,《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西次三經》云:“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實惟帝江也。”
“長城”的建立,正是為了抵御這些侵略者的存在……